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轻则溃疡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重则截肢甚至直接威胁生命。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不够重视,以及部分医师对糖尿病足的认识不到位、处理不专业,往往造成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甚至死亡。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人都得学习!
糖尿病患者必须辨明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间歇性跛行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即患者走路时,足部持续疼痛难以忍受,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而休息之后又能继续走一会,但不久又会疼痛,必须停下来休息。
脚部发凉是另一个早期信号,如果糖尿病人发现自己的足部发凉、麻木、发紫,这就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
此外,足背动脉的搏动消失或减弱,这也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患者可以自己把把这根“足脉”,其位置在足背中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同样,其中一只脚的足背动脉更弱,值得警惕。
一、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
(一)长期控制不佳的高血糖
高血糖是所有糖尿病并发症产生的基础。据统计,当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而血糖控制不佳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二)周围神经病变
躯体神经病变导致痛觉、温度觉的减退或丧失,皮肤在出现小的破损时不易被察觉;运动神经病变使小腿肌肉萎缩,导致脚部变形,增加皮肤擦伤机会;自主神经病变使下肢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燥易破裂,这样都有可能诱发足部溃疡。
(三)周围血管病变
周围血管动脉硬化导致下肢缺血,组织缺血和缺氧会促进组织坏死和溃疡的发生,并使已发生的足部溃疡长期不愈合,严重者发生坏疽。早期血流量减少,只出现一些不引起重视的症状,如小腿抽筋、足部怕冷;血流进一步减少会出现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甚至出现行走后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
(四)感染
感染不仅是糖尿病足发生的诱因,在糖尿病足溃疡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足的病人下肢动脉发生硬化和闭塞,造成下肢缺血,随着缺血的程度加重和时间的延长,糖尿病足依次出现三种症状。
一麻:早期麻木。早期和轻度的缺血,使糖尿病人感到脚和小腿麻木,挠的时候也觉得是在“隔靴搔痒”,皮肤发凉,在长时间活动后会又疼痛的感觉。
二痛:中期疼痛。间歇性跛行,早期下肢症状,行走一定距离后感觉下肢乏力、劳累、麻木,下蹲起立困难,夜间出现休息痛。随着病情的加重,就算不走路的时候脚和小腿也有疼痛的感觉,走路的时候不得不一瘸一拐。
三溃烂:晚期溃疡。长时间的营养不足,脚趾和脚底的皮肤首先发生溃疡和溃烂,并且溃疡很容易发生感染,加重病情,恶性循环,最后脚趾开始变黑,坏死,失去感觉,像一块木炭,医学上叫做干性坏疽。
二、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保持皮肤滋润
病人每天要涂抹羊脂油类润滑剂滋润双脚,并轻柔而充分按摩皮肤。病人如果是汗脚,出汗过多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建议他们在洗脚时用医用酒精擦拭脚趾缝,还可以在洗脚水中加少量醋,因为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
2、每天检查足部情况
每天睡觉前,糖尿病足患者必须要检查足部,看有没有弄伤。最好家人帮忙查找,看有没有伤口,细小的损伤也不可放过。如果病人为独居,就要准备一块镜子,每天照看,包括脚背脚底脚丫都要检查清楚。
同时仔细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检查有没有水肿、皮损、疼痛程度及血管搏动、感觉、运动、反射情况以及水泡、皮裂、磨伤、鸡眼、胼胝、足癣、甲沟炎等,若发现应及时处理及治疗。
3、保持足部卫生
脚同洗脸一样重要,每晚用温水(39℃~40℃)及软皂洗脚,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皮肤。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不要超过10分钟。洗完后用柔软吸水力强的毛巾擦干脚趾缝间。
4、控制体重、血糖、血压和血脂
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高血脂及各种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5、避免肢端皮肤受损
即使轻微损伤也可导致严重坏疽。不贴有损皮肤的胶布,严禁使用强烈的消毒药如碘酒、石碳酸等,剪脚趾甲不宜剪得太短,应与脚趾相齐。去除老皮时要以柔软的刷子或细致的浮石,海绵轻轻的擦洗。避免烫伤、勿用热水泡脚或用其他的足部保暖装置。
三、糖尿病足怎么检查?
高危足即糖尿病足的前期状态,为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对于高危足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有关糖尿病足研究人员对糖尿病高危足的筛查方法做了最新的全面综述,糖尿病高危足的筛查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筛查和足部畸形检查。
神经病变的筛查包括:压力觉检查、振动觉检查、踝反射检查、触觉检查、温觉检查等;
血管病变的筛查包括:下肢动脉搏动检查、皮肤温度检查、踝肱指数和趾肱指数等;
足部畸形检查包括:爪样趾畸形、跖骨头突出、拇外翻及叠趾、以及摇椅底畸形等。
(中崋糖友学会)
赞赏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