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患者我们的(yiyao)后留言,说脚上长了鸡眼,自己买来鸡眼膏贴了好几次,一点也没有好,反而越来越多,问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医院做了检查,检查后发现,他认为的“鸡眼”实际上是跖疣。大家对鸡眼耳熟能详,对跖疣却知之甚少。事实上,跖疣的发病率远远超过鸡眼,几乎近99%的患者把跖疣误当成了鸡眼,自购鸡眼膏外贴,或拿小刀、剪刀试图将其削除,结果往往导致跖疣进一步扩散或自体接种,越来越多,甚至继发感染。
跖疣(俗称“刺瘊或瘊子)”是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多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从而越来越多。发生在足跟、跖骨头或跖间的赘生物,是寻常疣的一种。
跖疣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现代医学认为跖疣的发病机理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所致(亦有自身接触),外伤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人类乳头瘤病毒可以通过皮肤的细小破损而直接接种并传染,因此皮损越来越多,再加上足部每天受力和鞋的摩擦,从而加重病情,使治疗起来难度加大。
那么,鸡眼与跖疣如何区分呢?
事实上,鸡眼和跖疣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都是不一样的。鸡眼是一种物理性皮肤病,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压迫引起的皮肤角质增生性损害。而跖疣则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大家区分鸡眼和跖疣:
1、生长位置:
鸡眼以受力点处为主,跖疣生长位置不固定,可以在任何位置上。
2、断面光泽度:
用刀削去角质层(老皮),可见鸡眼断面光滑;跖疣断面粗糙,有黑色出血点。
3、数量:
鸡眼数量少,一般只有一个,刺激(用刀刮、刺、挖、手抓、搔等)不增多;跖疣数量一般较多,多的可达几十个,刺激后会增多、增大。
4、传染性:
鸡眼不传染,跖疣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5、出血:
用刀削去角质层(老皮)时,鸡眼不出血,跖疣特别容易出血。
6、大小:
鸡眼一般较小(如米粒、豆粒),跖疣有可能很大(如刺激后增大至整个足根)
7、疼痛感:鸡眼压痛(用手按住患处向下压)较明显、跖疣则挤捏痛明显(拇、食指捏住患处两边挤压)。
温馨提示:跖疣一定要正规治疗,否则极易导致自身接种传染,越来越多,越多就越难治疗。它的治疗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冷冻、激光、微波、内服药物,中药外洗、艾灸等方法,但是必须根据疣体的大小、多少、生长的位置等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杜一生皮肤专家!
我们即可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加盟商满意度问卷调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治疗白癜风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