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今天是10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第六个节气,也是最后一个节气。到了霜降节,晚上将会打霜,在植物或物体上面蒙上一层白色的粉末状冰颗粒,称之为“霜”。霜的形成是,白天大地在太阳暴晒辐射下,土地上的水分蒸腾到空气中,到晚上,气温骤降,下降到0℃以下,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遇低温,凝聚成细小的冰颗粒,在地球的重力场中,漂落在地表植物和物体上,早晨起床后,便发现屋外植物和物体上,蒙上一层粉状物的“霜”。这就是霜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一年四季之中,打霜是在霜降节气期间开始的。霜降节气之前,晚上空气的温度均在0℃以上,空气中的水蒸气是不会凝聚成霜的,这个时候只有露水。只有在霜降节气到来后,空气中的气温才会下降到0℃以下,才能使空气中漂浮的水蒸气凝聚变成霜而降落下来。因此,形成霜降的主要原因是,晚上气温的下降。霜降节气的到来,告诉人们,秋季已经快要结束了,冬季即将到来,提醒大家,早晚气温低,要多穿点衣服,农村要做好不耐低温农作物的防寒防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减少经济损失。~~农村俗语“霜降不见霜,冬季暖洋洋”,是农民描述霜降节气到来后,气温没有骤降,仍然保持秋季温暖的状态,入冬后,气温下降非常缓慢,冬季开始的时候,非常暖和,没有严冬的感觉。冬季农作物在温暖的条件下,非常适合作物正常生长,如冬小麦、油菜、越冬蔬菜等等,有利于培育壮苗,安全进入寒冷的严冬,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因此,农民在霜降那天或者之后,仍然没有发现霜降,说明晚上气温要高于0℃,晚上气温不是很低,说明寒冬到来十分缓慢,冬季开始的时候,气温很高,天气温暖,是一个温暖的初冬。但是,霜降节后迟迟不能见到霜降,并不能说明,整个冬天就是完整的暖冬,毕竟地球的运动,当进入数九寒天的时候,气温必须要下降的,这是客观规律。所以说,农村俗语,“霜降不见霜,一冬暖洋洋”,并不是全对,只能预测到初冬时候的大概气温趋势而已。~~总而言之,霜降节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过了霜降节,每天的气温逐渐下降,告诉大家冬季即将来临。农村俗语“霜降不见霜,一冬暖洋洋”,说明霜降节日期间气温偏高,晚上露水不能够形成霜降,是农民判断初冬气温的重要方法,这句农村俗语,并不能说代表整个冬天都是暖洋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bd/1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