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②脚麻原因:
麻,经常发生,背后可能隐含复杂病症,千万不能用血路不通来看待脚麻。足踝专家强调,脚麻大致可分成血管(包括糖尿病、动脉硬化、静脉塞住)与神经(中枢神经与周边神经障碍)两方面的问题,麻的感觉也不同。不同地方的麻,代表不同的疾病:
◎如果脚的外围(脚趾头、脚盘)麻痛感愈严重,同时有刺痛烧灼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如果脚的胀痛感多于麻木感,很可能是深部静脉塞住。
◎如果是带状性的麻,从腰、大腿、小腿到脚都麻,又合并背痛,可能是椎间盘突出,属于中枢神经障碍的麻。
③脚麻可以这么做:
经常脚麻要找出根源,是鞋子太硬太紧还是站太久、哪种姿势最常发生脚麻是弯腰还是后仰。症状持续且严重时,尽速就医。
2.脚冰冷
①脚冰冷症状:手脚常冰冷,尤其晚上,甚至冷到睡不着。②脚冰冷原因:
◎脚冰冷除了血液循环不好、走路或运动量太少之外,也很可能跟其他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动脉栓塞或雷诺氏症(自体免疫疾病「硬皮症」)的早期徵兆,如果经常手脚苍白冰冷,趾甲从惨白变成蓝色、紫红色,要特别留意。
◎除了血液循环较差,也可能与自主神经的作用有关。神经系统除了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还有负责血管收缩扩张、感觉冷热、会不会起鸡皮疙瘩或流汗的自主神经。
◎如果末梢神经特别容易收缩,即使温度相同,易收缩的人手脚会特别冰冷。女性特别容易这样,真正的原因未明,但很可能是某些女性的自主神经比较容易活化起来。
◎传统医学则认为脾胃偏凉的人容易手脚冰冷,好发于活动度低(经常坐着)、吃素(荤食偏热,长期不吃荤容易让脾胃偏寒)或气血虚弱者,这样的人即使喝杯热茶可暂时温暖手脚但没多久又凉掉了。因为是靠外来东西暂时改变血液循环,自己本身气血循环仍差,根本之道是提高活动度、吃活血的药或摄取可温补脾胃的食物。
③脚冰冷这么做:
1、用40℃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泡脚改善,但不要泡太热以免烫伤,建议水温不超过40℃。也不能泡太久,研究显示20分钟最适宜,因为改变体温太久,身体会设法把温度改回来,所以如果泡太久让脚很热,身体会设法制造能量把脚部的热带走,反而消耗更多热量,心脏会受不了。
2、多运动
更积极的做法,就是运动,让气血活络旺盛。
3.脚痛
①脚痛症状:走路时脚会痛,有些人痛在脚跟,有些则是脚底痛,有时候早晨起床或休息后一开始走最痛,甚至走一步痛一步。②脚痛原因:
◎脚跟痛和脚底痛不同,如果痛在脚跟,最常见的是足底筋膜炎。脚后跟有块厚厚的脂肪垫,随着年纪渐长或受力过久或体重过重,脂肪垫萎缩,走路时脂肪垫被挤压到两侧,相对中间会变薄,脚跟着地时就会痛,愈走愈痛。
◎当脚掌、脚趾姿势不良或设计不良的鞋子使脚掌或脚趾承受的压力不平均,造成足部某些地方压力过大或跖趾关节脱位,长期压迫之下就会造成足部某部位的角质增生,最后形成硬底。
◎如果刚起床时脚踩地,一阵刺痛,走一走就好,这是因为腰髋骨不在适当的位置。早上刚起床的瞬间,髋骨仍维持歪斜的角度,稍微走动一下、又不痛了,这是因为髋骨松开了,髋骨与腰椎的距离也跟着改变。
◎走路脚会痛还有其他原因,像是长鸡眼(局部长期受到挤压、摩擦,导致表皮增厚形成的厚茧)、疣(乳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或跖痛(脚掌痛)。
③脚痛这么做:
1、常常张开、转动脚趾
多做强化足底肌肉柔软度与强度的运动,多伸展、转动脚指。选对鞋,如果鞋子太硬,摩擦也会痛,如果不适合脚型,久了脚会变形、易痠痛。
2、找出自己的脚型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扁平足或有高足弓,经常买错鞋。或足部已经变形了,例如有拇趾外翻还常常穿高跟鞋会加速外翻的角度,角度愈变愈大,增加摩擦,发炎红肿,久了长鸡眼,更严重则会挤压到旁边的脚趾。
今日小结
脚麻、脚凉和脚痛,都有可能是身体健康出了问题,我们不应轻易忽略双脚的小症状。另外还要注意双脚的保暖和清洁。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