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下的张三娃放牛历险记

一个精瘦的身影,浑身晒的像个非洲人,只有哈哈大笑时露出的两齿是白的,整天穿着破衣烂衫,成天疯玩的张三娃,生活在最底层农民家的孩子,没有背景,在农村被评为中下的家庭条件,祖辈世代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尽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生活还是过的比较拮据。

凌晨刚刚鸡鸣的时候,张三娃就拿着牵着牛,沿着山间小路离家而去,目的地就是院子后面的大山顶部,荷田人都叫狮子山,山草长得特别旺盛,是个放牛的好地方。

山间小径树影婆娑,灌木丛林不停传出蛐蛐声音,狭窄的山路两旁绿草如茵,被清晨的雨露沾湿淋淋,张三娃子穿着早已破旧的雨鞋,鞋子里头早已被露水浸泡,再说,张三娃子那双袜子已经穿几个年头了,早已被脚趾戳破了几个洞,袜子底部都已经泛黄了。

黑牛那庞大的身躯却走的稳稳当当,从来不会失蹄摔倒,突然,张三娃子双手扶着牛背,两脚一蹬,“噗通”的一下就坐到了牛身上,不停传出蹦哒蹦哒的声音缓慢前行,这下他高兴坏了,一路上哼着小曲“山路十八弯”。

到了狮子山顶后,张三娃子就把牵牛的绳索套在牛角上,让它不受羁绊的去享受口福,老家有句古话:放牛得坐,放马得骑,放羊子跑破脚板皮,放牛是最轻松的农活。

张三娃子搬起眼前的一块石头就地而坐,稍歇片刻后他冒出一个想法“写字”。由家庭负担重,对他这个只读过一年书的农家娃子来说,在村边山上没有笔墨纸张,后来他摸了摸裤兜,掏出收藏了好久的半截粉笔在石头上写字,跟一般的放牛娃不同,他是一边放牛,一边写字,充分利用放牛的时间,体会写字的乐趣。

张三娃子早已将牛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周围的群山渐渐的露出了容貌,牛的胆子也渐渐的大了起来,悄悄的拉大了和张三娃子的距离,咕...唧呦…咕…唧呦…忽然,传来了小鸟的悦耳声,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它的一点影子,无踪无影,让人很难猜到它是死是活,留下不明的遐想。

鸟儿的歌声是大自然最动听的旋律,这声音回荡在张三娃子的身边,可到了张三娃子的耳朵里,却是很不耐烦的嘈杂声,这时他心里冒出一个荒唐的想法,摸了摸脑袋想了想,自然自语的说道着:回去可以好好吃一顿,打打牙祭了…

它拿起地上的石头向树上砸去,噗通一声紧接着又“噼啪”的一声,砸到了石岩上后瞬间弹了回来,只听到“唉呀”的声音,刚好砸中张三娃子的额头,立刻两眼冒金星,此时他感觉无比疼痛,捂住伤口后嚎啕大哭了一场。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后才缓过神来,才发现牛不见了踪影!

张三娃子终于仰止不了心中的怒火,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呦呵着说:鸟没抓到,把牛给放丢了,回家不好向娘交代呀,怎么办呢?心里想了想牛丢了得找呀,于是他翻过山岭,几经辗转,累得是汗流浃背,张三娃子来到一个山头,便钻了进去,到处野刺丛生,细嫩的双手被刺头划破,血斑点点,但这娃子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找到牛早回家。

忽然,只听到脚底下“唰唰”的几声,还感觉到一股冰凉的东西从脚上穿插而过,张三娃子低头一看“妈呀”蛇蛇…这下把这娃子吓的够呛,两腿不停颤抖,嘴巴嘟嘟的响,站在那半天没慌过神来,蛇瞬间消失在了面前,他才缓缓挪动半步脚,累得气喘吁吁,肚子饿的嗡嗡叫。

张三娃也是个经得住繁重劳累的孩子,没有丝毫放弃找牛的念头,歇了片刻后,继续找朝一个地另外一个山头奔去了过去,这一片山林比之前去过的地方要阴暗些,灌木丛林中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一丝阳光。

顾不了这么多了,加快步伐走了好远,由于张三娃子身着解放鞋,脚底打滑,一不小心摔下了几米高的水沟。身上多处受伤,特别是左手大拇指划了一道又长又深的伤口,流血不止,张三娃子又禁不住号啕大哭!然而四顾无人,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只好默默爬起走回原地。

晨光慢慢退尽,天空变成了淡红色,周围的山峦显出了它的光彩!狮子山巅上的灌木丛迎着曙光,摇摇摆摆,似乎散发着草木的清香,在这样的天气熏染下,张三娃子终于疲倦了,最终放弃了找牛的念头,找到一块草丛仰天躺下,几分钟后…鼾声如雷“呼呼呼”熟睡的鼻息在循环。

半个小时后…张三娃子正在沉睡的美梦中,被一阵叮咚声吵醒,他眨开眼睛那一刻,牛既然回来了,出现了在自己的面前,张三娃子又一次仰止不住自己怒火,拿起地上的一条树枝,嘴里叨叨的说:今天非教训一下你不可,挥着树枝连续抽打了牛儿十几下,可这老牛也不是吃素的,有时候也会攻击人

果不其然,不一会那老牛双眼透红,被斗红了眼,对着张三娃子横冲直撞,用尖尖的牛角把张三娃子顶倒在地,重重地摔到了地上,久久动弹不得,牛占了上风,却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

恰逢这时,不远处传来哟吼声,张三娃子抬头一看,是一位过路的老人,老人选择了一颗带杈的树,将牵绳绕过树的杈子,强迫它的头搞搞抬起。被它顶过的人上去,先用手握住它的角,在用石块使劲的敲打,直至它嗷嗷叫着求饶。黑牛不但嗷嗷的叫,两只眼角还流出了牛眼泪。

张三娃子虽然年纪小,没读多少书,还有一点叛逆,要是说这娃子也懂事,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拱手答谢道:多谢前辈救命之恩,老人打量着张三娃子,见他神色诚恳不带半点勉强之意。方才笑嘻嘻得道:娃子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张三娃子回道:我是墩屋村一组人,我叫张三娃子。

紧接着老人又问道:娃子你这么小就放牛,你爹你娘呢?你家几兄妹?张三娃子一听说老人提起这些事立马眼泪充满眼眶…小声说道:我爹几年前得了癌症去世了,我上有一个姐姐两岁时不幸夭折,我与我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平时有邻居帮衬,但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

老人家说道:哦,真是苦了你这孩子了

张三娃这孩子确实苦,他当时对这个社会的仇恨达到了顶峰,因为没有钱给他父亲治病,而且医疗费特别贵,根本不是这样的家庭承受得起的,痛恨这个社会,痛恨医疗系统。

经过和老人家几番对话后,张三娃子听的津津有味,当老人问起贫困户时张三娃子“摇了摇头”细声说道:没有。

老人长叹一声后说道;有些村干部把“精准扶贫”改成了“关系户变成贫困户”和村干部有亲戚关系,并且有小洋楼,开着豪车,这种现代社会的小地主反而变成了贫困户,而精准扶贫却没有落实到真正贫困户手上,这种恶劣的现象在我们农村普遍存在。

夜幕低垂,张三娃子和老人挥手告别而去,各自回家,张三娃子把牛安顿好以后,准备进门就听到娘喊了一声:“三娃子”才回来,娘看到三娃子脸上划出一道道裂痕,心里滋味难言感受,张三娃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娘的辛苦早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己也算是一个壮劳力了

张三娃娘又回头看着儿子的“狼狈不堪”相,擦了一下他脸上的汗,对儿子说:“歇歇吧!千日的苦好下,一日的苦难吃!”牛娃应了一声,心想“马上都是七尺男儿了,没有理由看着娘受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接娘去大城市享几天福。

潇湘溪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zljy/5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