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双足占全身体表面积不到2%,却包含了26块骨头、29个关节、42条肌肉和25条肌腱,负起支撑身体的重任,一生中,双足走的路,大约等于环绕地球5圈,无论是足部皮肤、肌肉、肌腱、筋膜或者骨出现问题,患者在活动甚至休息时会有不适的感觉,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甚至致残。
02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踝关节(包括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俗称“烂脚”。
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危害需谨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预后很差,甚至比大多数癌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还高(除肺癌、胰腺癌等)。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截肢患者更是高达22%。
如果早期正确预防和治疗
至少一半以上的患者可以免截肢
03识别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1.病史以往有过足溃疡或截肢;足畸形,如鹰爪足;老年人,尤其独居者;赤脚行走;失明或者视力严重减退;合并肾病变;糖尿病知识缺乏。
2.神经病变出现异常感觉:下肢的麻木、蚁行感、刺痛或疼痛,尤其是夜间的疼痛。
出现感觉迟钝或缺失:对冷热不敏感,对损伤无知觉。
3.血管状态长期糖尿病可影响下肢和足部的血流供应。通常早期的表现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与体位有关的皮肤呈暗红色。
糖尿病患者常伴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出现足背或者胫前皮肤色素沉着,行走时小腿胀痛不适。
4.皮肤颜色呈暗红、发紫;温度明显降低;水肿;趾甲异常;胼胝;溃疡;皮肤干燥;足趾间皮肤糜烂;毳毛消失;皮肤变薄;湿疹;趾间肌肉萎缩;胫前或者足背皮肤色素沉着;胫前可见曲张静脉。
5.骨/关节畸形鹰爪趾、榔头趾、骨性突起、关节活动障碍。
6.不合适的鞋袜04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1.感觉评估:判断是否有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的感觉缺失。●10克尼龙丝检查(弯曲45°,持续2-3s,10个点,2个或者以上)
●Hz的音叉检查震动觉(第1趾关节内侧,内外踝)
●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
●棉花絮检查轻触觉
●足跟反射
●温度觉检查
每季度随访时,均应进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
2.周围血管评估●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
●多普勒超声检查踝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正常值0.9-1.3):ABI<0.9提示有缺血,ABI0.5,若不改善血供,足部皮肤不能愈合;ABI>1.3也属于异常,提示动脉有钙化或者血管壁僵硬
●必要时做经皮氧分压、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
3.双脚形态和功能评估检查足部畸形及功能障碍
05预防足部感染,防患于未然1.养成每天检查足的习惯●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形部位
●检查内容:各种损伤、擦伤、水疱;皮肤干燥、皲裂;鸡眼和胼胝(老茧);皮肤温度、颜色;趾甲异常;肿胀、溃汤、感染;霉菌感染。
2.学会正确的洗脚方法不要浸泡双脚多于10分钟;使用中性的肥皂;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用浅色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检查有无出血和渗液;保持脚趾间干爽。
3.保持足部皮肤健康使用皮肤护理膏或霜,注意不要将护理霜涂抹于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同时适当按摩足部;严重的足跟皲裂,可使用含尿素的特殊皲裂霜。
4.细心修剪趾甲●剪趾甲时应注意:确保能看得很清楚;直着修剪,避免边上剪得过深,不要剪破硬茧和鸡眼;剪去尖锐的部分,并用锉刀将边缘修光滑;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
●出现问题及时找医生。
5.选择正确的方法运动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有足部损伤或开放性伤口时仅限做无负重运动,可做上肢锻炼(如有疑问,请咨询运动师)。
6.选择舒适的鞋袜●合适的鞋子是指有足够的空间,透气性良好,鞋底较厚硬而鞋内较柔软,能够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
●合适的袜子要选择天然材料制成的袜子,不穿过紧或有毛边的袜子,每天换袜子,不穿高过膝盖的袜子。
7.正确买鞋和穿鞋●糖友买鞋不选外露脚趾的、带孔的或夹趾的凉鞋或拖鞋。最好选择下午时间买鞋,先用既往合脚的鞋垫试鞋。需穿着袜子试鞋,两只脚同时试穿,站起体验。
●穿鞋前,应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穿鞋时动作要慢,不要赤脚穿鞋。
8.避免其他意外损失做好足部保暖,防止冻伤。不用热水袋或电热器直接保暖足部。任何时候都不赤脚走路。不去踩鹅卵石健身。
06正确预防和处理皮肤皲裂真菌感染俗称癣、脚气●预防:每天洗脚,更换鞋袜,穿着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
●处理:用抗真菌软膏
鸡眼及胼胝●预防:穿着合适的鞋、袜,必要时定做特制减压鞋
●处理:避免继续摩擦,去医院请专业人员修除鸡眼或胼胝,避免使用鸡眼膏等化学制剂处理胼胝
皮肤皲裂●预防:每日洗脚使用润肤膏保持皮肤湿润
●处理:真菌感染者用抗真菌软膏,干裂者可贴愈裂贴膏
水疱●预防:穿着合适的鞋、袜,穿新鞋超过半小时应检查双足
●处理:避免继续摩擦
●提醒:不能弄破水疱,以免细菌感染,医院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治疗。
07遇到以下情况需及早就诊●双下肢感觉减退或者感觉异常,如双足麻木、皮肤针刺样疼痛等。
●行走时出现双下肢乏力、间歇性跛行、双下肢胀痛不适等。
●出现夜间静息痛。
●双足皮肤发凉、颜色暗红或者足趾颜色改变。
●出现双下肢肿胀。
●出现皮肤破溃、分泌物溢出。
刘云霞副主任护师
医院护理部主任
糖尿病专科护师
曾医院进修学习糖尿病教育
多次赴台湾学习糖尿病教育与管理
负责并参与美国哈佛joslin糖尿病中心合作项目4年余,发表糖尿病教育相关论文10余篇,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三项
本文若干图片取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撤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