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也可这样治
山西洪洞县/蔡晓刚
鸡眼俗称“肉钉”“肉刺”,其实就是局部倒圆锥形角质增生,常常发生在足底、趾间、趾背和小趾外侧等长期受摩擦和压迫的部位。鞋子不合脚,足部长期摩擦、受压,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是主要原因。由于其黄豆大小,稍高于皮肤,中央呈浅黄色,周围颜色深一些,长得形似鸡的眼睛而得名为鸡眼。疼痛,特别在走路时更为明显,是鸡眼的主要症状。鸡眼的治疗方法不少,但效果不一定理想。从简单、经济、实用、有效的角度给各位读者介绍几个治疗鸡眼的针灸方法。
雀啄灸:先用约40℃温水浸泡患足使皮肤软化,用干毛巾搽拭干。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患部充分暴露,碘伏常规消毒皮肤,再用一次性无菌手术刀片削去老皮(以不要削痛及出血为度)。医者手持纯艾条将艾条点燃端对准鸡眼处,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落一起、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灸(当艾条点燃端接近鸡眼处,应以患者感到有“灼烫”为将艾条点燃端提起的信号),灸至患部出现深红晕湿润、患者自感患部深处灼热为佳。一般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施术中如患部不慎起泡可以停止治疗,绿豆大小的水泡过几天会自行吸收,不必做特殊处理。泡过医院由外科医生处理!
火针:先用约40℃温水浸泡患足使皮肤软化,用干毛巾搽拭干。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患部充分暴露,碘伏常规消毒皮肤,再用一次性无菌手术刀片削去老皮(以不要削痛及出血为度)。术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直径约1毫米的中粗火针,将针身倾斜45度置于火焰上,烧针尖端至发红透白亮时迅速、准确地对准鸡眼中心坚硬如钉处垂直刺入达根底部(此时针下阻力明显增加,患者有明显疼痛反应),当术者觉针下有落空感或伴有少许白色分泌物冒出时留针,约1分钟后起针。再次碘伏常规消毒,嘱患者针刺处禁湿水3天。如果两周后患部无变化可重复上述操作。
毫针: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患部充分暴露,用碘伏常规消毒皮肤,以鸡眼根底部为中心,术者持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由鸡眼周围12点、3点、6点、9点位以45度角斜刺,当术者觉针下有落空感时施以大幅度捻转手法各约1分钟,留针30分钟并每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起针时摇大针孔,令其自行出血至止。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特别提醒:在实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临床时应细致认真,需与跖疣(瘊子)、胼胝(脚垫子)、掌跖点状角化病相鉴别,防止误诊、误治。对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身体特别虚弱、胆小怕针者应慎用。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对血小板有抑制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或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禁用,糖尿病患者绝对禁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2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蔡晓刚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jtzyy
.中科白癜风寒假感恩回馈中科白癜风寒假感恩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