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糖尿病足,一种对脚底“痛而不觉”的病,轻则足部麻木,重则溃疡、感染,甚至走上截肢的道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特点就是高致残率,大约有15%的糖尿病足患者会出现足部溃疡,其中10%—14.5%的患者会因此截肢。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的15倍。
血管病变是引发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在神经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溃疡合并感染并逐渐加重,溃疡难以愈合,最终只能截肢。
因此,我们常见的足部破溃,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能将是致命的。
周围神经病变也是糖尿病足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人一出现神经病变,对痛感就不太敏感,以前稍一触碰就有感觉,病变后可能需要针刺才有感觉,所以当足部出现破损时,无法及时察觉到伤口,从而使伤口扩大,诱发感染。
简单来说说,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较高的血糖损害了为神经供能的小血管,致使周围神经不能正常工作。
糖尿病足如何早期筛查?
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恶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早期能够正确预防和治疗,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糖尿病足筛查主要是看足部外观及肤色是否正常、有无溃疡及感染,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有无下肢血管病变。
足部外观检查足部皮肤是否正常:有无发紫或肿胀、有无皮肤干裂、破损或溃疡;
足部外形是否正常:是否有拇外翻、锤状趾及扁平足,是否有胼胝(即硬茧)或鸡眼;
脚趾、趾甲的状况:是否存在鞋袜造成压痕和发红,趾甲修剪的情况如何,趾间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周围血管评估触觉检查:可以用10g尼龙丝(或把棉花捻成尖端状),轻轻划过脚背及脚底皮肤,看自己是否可以感觉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轻触觉消失或减退。
痛觉检查:用大头针(或缝衣针)钝的一端触碰脚部皮肤,看是否有痛觉。如感觉差,表示痛觉减退。
温度觉检查:用冷凉的金属体触碰脚部皮肤,检查脚部皮肤是否感觉到冷凉;或用37℃~37.5℃的温水浸泡双脚,是否感觉到温热。如果没有感觉,表示双脚已有明显的温度感觉减退或缺失。
震动觉检查:可用Hz音叉检查震动觉。
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多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踝肱指数(ABI)、血管超声、血管造影等方法进行血管检查。
如何预防
预防糖尿病足首先需要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除了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还需要有效的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同时注意脚部的护理。
1.做好足部的自我护理及检查:糖尿病患者要穿舒适的鞋,防止脚被磨伤;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露足跟的凉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每日用温水或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洗脚前用手试测水温,防止烫伤;足洗净后,应用干毛巾轻轻擦干,防止趾间的皮肤破溃或感染。
为防止足部发生皲裂,可涂抹护肤油、膏、霜,但不要涂抹于趾缝间;不宜穿着不透风的尼龙涤纶袜,宜穿棉纱袜或羊毛袜。每天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果发现足部病变应及时求医,妥善处理。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
2.防止皮肤干燥:对足部的皲裂,尤其是足跟部,可以进行湿敷;在清洗后涂糊膏或油膏预防皲裂的加重;足部皲裂不宜贴胶布。
3.合理修剪趾甲:在剪趾甲时要格外注意,不要把皮肤剪伤,趾甲应剪成弧形,与脚趾等缘,注意不要剪伤甲沟的皮肤,引起甲沟炎。
4.不要任意修剪足部:对足部的鸡眼、胼胝等增厚部位,不要随意修剪,防止修剪不当造成损伤和感染,应请专业人员处理。积极治疗脚癣等感染性疾病。
5.避免足部损伤:寒冬时切忌用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保温,以免足部烫伤;注意足部保暖,防止足部冻伤、挤伤。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项目,将损伤的危险因素降到最小限度。
精彩推荐
梅毒的前世今生
呃啊,我胸疼
精子的进攻
卵子的等待
手术动图,让人目瞪口呆
老师,我被梅毒患者的针头扎伤了
中国为什么糖尿病人这么多?
几片感冒药引发的大抢救
请在下方写留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