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计划启动成都游记撰写时,特意拉出一个标题单(曾被纸媒约稿的职业病),把成都游历过的所有景点做好归类。整理武侯祠时没刹住车,但这篇一定一定带着大家一口气逛完成都较为精华的人文古迹,友情提示,请大家准备好流量,此文图多字多,秉承罗猫2同学一贯的优良传统,那么,我们出发啦!
第一站
在杜甫草堂的今生前世漫步
杜甫草堂北门
约年前,为躲避安史之乱,这位中年男人携妻儿弃官来到远在西南繁华的成都,他就是大诗人杜甫。
冯至关于杜甫草堂最有名的那段描述
短暂在西郊古寺居住一年后,经过好友资助,历经离乱颠簸后的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畔寻得一块雅致之地,盖起这座可供后世人们缅怀纪念的“茅屋故居”。
虽以安居,亦可从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读到这份艰难窘迫的无奈。彼时的草堂,只是仅供一家人勉强容身的简陋茅屋,随后杜甫离开成都,这几座茅屋在自然时间的侵蚀下也荡然无存。
这是杜甫草堂的前世。
杜甫草堂东边的园林景致
五代时期,诗人韦庄寻访到草堂遗址,在原址重建茅屋表示纪念,恢复杜甫草堂的原貌。随着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宋、元、明、清历代都对草堂有所修葺。
现代的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亩,完整保留了明弘治十三年(公元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庭院整体清丽雅致,古朴幽静,后期修建一系列主题纪念展馆,成为后人可以缅怀诗圣杜甫的博物馆。
这是杜甫草堂的今生。
杜甫草堂内美丽景色
杜甫草堂的建筑布局是典型对称式园林,具有四川民间田园风光的特点,最重要的三座建筑物大廨(杜甫办公的官署)、诗史堂、工部祠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山水植物覆盖整个庭院,建筑错落有致分布其中,成为点缀。
竹林花径中闻琴声
半价30元走进草堂,寻得古筝声袅袅不绝,成都深秋色彩分明的景致引入眼帘,花径深处竹林翠,恰好应景杜甫《客至》诗句的雅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工部祠门前的横匾及对联
工部祠是杜甫在成都时,曾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尊称为杜工部,并把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工部祠”三个字是近代叶圣陶所书,祠堂建筑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
杜甫草堂长廊的灯饰以及售卖的文创纪念品
少陵碑亭是我错过的风景,曾在介绍图片上见过,茅草盖顶的亭子里有石碑一座,“少陵草堂”四个大字是雍正十二年(公元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书法笔力浑厚,笔姿秀润,若是到访的小伙伴不要错过真迹。
复原的茅屋故居
茅屋故居还原杜甫当年居住情景,最大限度保留原始格局,故意保留残败破旧感,可以让游客看得到茅屋的建筑材质。
茅屋的内部细节
屋内正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走进茅屋才能感受到当年“隐者”的抽离感,茅草盖顶,黄泥作墙,最接近田园农舍的居住环境,游客穿梭其中,发出“这种房子也能住人吗”的感慨,我也会不自主的联想,这样的茅草屋顶在北方不等八月便会被大风吹走,那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述得毫不夸张: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坐在茅屋对面的栏杆,看着游客摆出各种“到此一游”的姿势拍照合影,有那么一瞬,时空重叠,恍然看得到历朝各代来往此处朝圣人群络绎不绝,向诗圣杜甫表达敬意。
唐代遗迹的内部细节
唐代遗址位于草堂东北,也是我进入后第一个逛到的景点,年底这里挖掘出大量唐代生活的文物和遗址,进一步证明杜甫当年对此环境和生活场景的描述。
大雅堂原是石草堂寺的大雄宝殿,匾额上的“大雅堂”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屋内陈列着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展示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陈列室展出不同年代不同文字有关杜甫的书籍
诗圣著千秋陈列室是为纪念杜甫诞辰一千二百九十周年而推出的陈列馆,展出草堂出土的文物,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杜甫当年的生活状态。
复原的万佛楼及出土的文物
万佛楼位于草堂最东边,是我出景区到达的最后一个景点,现有的万佛楼是在原遗址上重新修建而成,复原了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万佛楼可以爬到第四层俯瞰草堂全景,一楼防护玻璃下可以看得到遗址地基,这里出土众多文物分别在万佛楼二三层展出。
杜甫当年在草堂创作写下多首诗篇,其中包括收录到课本的《春夜喜雨》,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在杜诗木刻廊可以读到相关诗句和不同的书法作品,赏诗赏字同步进行。
这次逛杜甫草堂,走了和武侯祠一样的“逆时针方向”错误,从北门进入,路线是唐代遗址→杜甫千诗碑→茅屋故居→一览亭→工部祠→柴门→诗史堂→大廨→盆景园→万佛楼→北门出,这条路线非常遗憾错过草堂影壁那边的景致。
杜甫草堂游览路线图,图片来源自网络
所以,为避免没去过的小伙伴犯同样错误,推荐从草堂路的正门进入,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少陵碑亭→茅屋故居→唐代遗址→杜诗木刻廊→盆景园→浣花祠→影壁→大雅堂→万佛楼→情系草堂陈列室—南门(出),这条路线最合适。
仅有一张单程地铁票的草堂影壁留念
另外,杜甫草堂旁边便是四川博物馆,两处景点可安排同天游览,关于四川博物馆的介绍,会在下篇“成都三大博物馆”一文中详细描述,敬请期待啦!
第二站
在青羊宫,除了摸包治百病的神羊,还有连环惊喜小彩蛋等着我
青羊宫门票10元
12年前第一次来成都所住的地方,距离青羊宫仅有米,所以在关于成都第一层记忆中,青羊宫门口的横匾,天府广场的毛爷爷塑像以及好吃到停不下来的叶儿粑和牛肉米线并列存在。
青羊宫正门横匾
年12月,我从过去的自己身边路过,才第一次走进被称作“川西第一道观”的青羊宫。青羊宫门票没有淡季之分,统一十元。正门口横匾“青羊宫”三个字,是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是青羊宫一大文物。
青羊宫山门后的香火
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保存到今日。
青羊宫内景色
青羊宫之所以香火旺盛,是因为传说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后,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
混元殿上方的横匾
过了山门,便看到香火缭绕的第二重大殿混元殿,整体建筑重建于清光绪年间,殿内供奉混元祖师太上老君及道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真人神像。
混元殿前的《青羊宫赋》
青羊宫内的主要看点是标志性建筑八卦亭和三清殿前的单角铜羊,对于我而言,还有更好玩的彩蛋还在后。
八卦亭的秋色
参观青羊宫时,恰逢八卦亭的维修期,无法近距离参观。官方介绍如是说:八卦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天圆地方体现了道教教义特征,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是我国罕见的石雕艺术珍品,所以没有拍摄到建筑细节还是十分遗憾。
维修中的八卦亭
拍摄这张八卦亭照片时,在我身后的是一群举着壮观的长枪短炮的老年摄影团,我手持的这款变焦靠腿的小微单在他们的器材面前彻底失去存在感,好想凑近看看他们拍的片子呀,不想当器材党的我一直特别好奇,这些昂贵器材拍出来的作品到底是什么样,摄影这个事情嘛,器材是加分项,若是没有很好的审美意识,多贵重的器材也都是浪费,这是题外话,有机会单起一篇,嗯,继续给自己挖坑。
三清殿殿门
八卦亭的前方,是青羊宫的主殿三清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年),殿前有太极八卦图和十二生肖石刻。
十二生肖石刻
三清殿前的两只铜质青羊是青羊宫最重要的象征。
这就是那只著名的单角铜羊
左侧这只独角铜羊,原在明末张献忠进成都后因战乱失去,清雍正年间,大学士张鹏翮在北京古董市场上发现一青铜兽类很象青羊宫旧时铜羊,花重金购得,专门赠送青羊宫以弥补其失去的铜羊,便是这只。
它的造型十分奇特,混合拥有十二属相的特征,鼠耳(子)、牛鼻(丑)、虎爪(寅)、兔背(卯)、龙角(辰)、蛇尾(巳)、马嘴(午)、羊须(未)、猴颈(申)、鸡眼(酉)、狗腹(戌)、猪臀(亥),这也是它如此神奇的缘由。
换个角度再仔细看看单角铜羊的细节
真迹的单角铜羊胸前有块方形疤痕清晰可见,这是被切割后镶上去的痕迹,据说此处原有隶书“藏梅阁珍玩”五字阴刻之处。有专家考证“藏梅阁”即南宋左丞相贾似道在杭州西湖畔故居中的“红梅阁”。
当时杭州是南宋政权的首都,这只独角铜羊是贾似道红梅阁“半闲堂”中的一只熏香炉。南宋政权垮台后,这只造型奇特的羊形熏香炉被作为古董贩卖,后辗转到北京,出现在清朝的古董市场上,接上一段的描述,被张鹏翮购买放到再青羊宫。也有人说是明代官宦人家的熏衣器,所以关于这只神奇铜羊的出处有一种说法是南宋左丞相贾似道的家藏宝物。
单角铜羊的头部
据清嘉庆《四川通志·寺观》记载:清康熙年间,四川巡抚张德地在重修青羊宫时,发现原遗址上“有殿曰青羊、三清、五凤、万寿,有台曰紫金、八卦、降生、说法,有堂曰真武、纯阳、三官,以及左右庑、山门、垣墉之属”。说明清朝以前青羊宫内建有青羊殿,供奉有老子化身的青羊铜像,张鹏翮购铜羊就是为了使青羊宫更加名符其实,以补青羊宫是老子留下的这一遗迹。
又有传说三清殿这对铜羊为青帝侍童所化,能治疗百病,只需摸摸羊身上与自己的病痛相应的部位,便能减除病痛,所以这只单角铜羊被人们摸得锃亮。
配对的另外一只双角铜羊
右侧那只双角铜羊,则是在道光九年(年),为合于道家阴阳之数,成都张柯氏特请云南匠师陈文炳和顾体仁,精心再铸造一只双角铜羊,敬献给青羊宫,与先前的那只独角铜羊,完美配成一对。这只双角铜羊昂首蹲坐,有人形容它“神情若语,似讲五千之文”。
近距离感受下“神情若语”的眼神
年6月,在成都国际道教文化节之际,青羊宫特按原青羊比例放大三倍,制造新一对铜羊,在隆重的“神羊现世开光典礼”后,恢复摸铜羊习俗,也就是现在摸到的那两只。而真迹已被陈列至二仙庵文物展览室,仅供参观。
青羊宫内认真修行的道长
摸完铜羊,走入三清殿内,比起我曾去过其他的道观,这里三清殿建筑规模的确宏伟,大殿正中供奉的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圣像,中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就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太上老君),背面供奉纯阳演正天尊(也是我们熟悉的吕洞宾祖师),太乙救苦天尊,钟高祖师(钟高权祖师)神像,两边塑有十二金仙。
除了著名两只铜羊,还有幽冥钟、吕祖碑、三丰碑、明代化钱炉等珍贵文物,小伙伴们参观时可以注意一下。
斗姥殿殿门
穿过三清殿,来到斗姥殿,此殿为明代悬山式全木建筑,算得上青羊宫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殿内供奉道教女神斗姥,据说她拥有三目四首八臂,掌管人间生死罪福,生有九子,各为星宿,分别是天皇,紫薇,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她身旁边的小仙女,是我们熟悉的女仙之首西王母娘娘。
在斗姥殿后面的三官殿门前,我遇见青羊宫的第一枚彩蛋。
青羊宫的第一枚彩蛋
青羊宫除共游人参观膜拜,也是道教协会所在地,随处可见道长和道姑。我在拍摄三官殿景色时无意看到本应认真修行的小道姑不看眼前书本,却举着手机一脸认真自拍的场景,小道姑拍完马上低头摆弄手机,想必是在修图,这个非常具有“反差萌”的动作是青羊宫最意外的惊喜。当时特别有冲动想去问问小道姑的治疗白癜风的费用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