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最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
足部位于人类的下肢部位,患有糖尿病之后,患者的血糖过高,使得糖分最易沉积于人类的肢体的最底部,也就是足部,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足部缺血,再与神经病变共同发展,就会造成患者的足部感觉几乎消失,足部受伤也不易被患者发现,在感染的催化后,更易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疾病的困扰而使得伤口不易愈合,只要出现伤口,如果治疗不当,就会形成感染,从而加速糖尿病足的恶化。老年人的足部本就不灵敏,再加上患有糖尿病与老年人的反应迟钝等各种因素,以及老年人本身与家属的忽视,使得糖尿病足逐渐加重。
以下图片来自于青医院内分泌科里真实的糖尿病足病例,给您造成的不适感表示抱歉!
50床许大姨,每一次足部换药都是一次撕心裂肺,每每许大姨疼的受不了的时候,我们就紧握大姨的双手安慰她:“大姨,马上就换好了,您看,现在您的脚比以前好多了,看看这是新生的肉芽组织,脚在开始长新肉了...”许大姨说:“都是我的不在乎害了我的脚,没想到就是被钉子扎了一下还能把脚烂成这样,来你们这治疗算是取得“真经”了,要是早知道这些糖尿病知识,我就不会遭这份罪了,要是早知道我就早点来咱这看医生了,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52床陈大姨,看着破损的脚趾皮肤,后悔的说道:“早知道穿一双鞋子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我早就把那双鞋子扔了...”
每当听到这些话语,我的心情就很沉重,心想普及老百姓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太重要了,医院就医,如果他能多一点糖尿病的知识,一切都不是这个结果了...
今天我就给广大“糖友们”宣教一下糖尿病足的一些相关知识:
糖尿病足知识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溃疡和截肢,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证实,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溃疡。溃疡和截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治的。教育是预防糖尿病足最重要的措施。国际糖尿病中心(IDC)提出:通过对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对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对糖尿病足病的早期诊断和积极管理,90%以上的截肢是可以预防的。
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
“促进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危险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病程(超过10年);
血糖控制差;
保护性感觉缺失;
引起足底压力升高的足部畸形、胼胝(脚底厚的茧子)、关节活动度受限;
下肢皮肤的干燥皲裂;
既往有过足溃疡或下肢截肢史;
肥胖;
吸烟;
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肾功能衰竭或心血管疾病病史;
视力差,难以发现足部疾病;
穿不合适的鞋、袜,足的卫生保健差;
个人及社会经济因素(老人或独居、顺从性差或疏忽、社会经济差、缺乏教育)
由符合因素情形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足,需要引起患者本人及家属的足够重视。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发生呢?
温馨叮咛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均应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足,有足病危险因素的应该检查更加频繁(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糖尿病足可防可治,预防胜于治疗,正确的足部护理非常重要:
(一)足部日常护理方法
1.洗脚用温水(不超过37℃),不要泡脚。
2.用中性肥皂洗净足部。
3.用浅色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要注意指缝间的皮肤不要擦破。
4.干燥的皮肤应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
5.修剪指甲应选在洗脚后,要学会正确剪指甲的方法。
6.切忌赤脚行走和赤脚穿凉鞋、拖鞋。
7.冬天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及加热烘脚,以防烫伤。
(二)进行足部检查
养成每天检查足的习惯。检查内容包括:色泽、温度、有无鸡眼、胼胝,趾甲内陷、水疱或皲裂;有无擦伤、裂伤、抓伤、及水疱等异常情况,指缝间是否有破溃。如有任何问题,应及时请教专业人员。
(三)选择适合的鞋袜
适合的鞋子应该是鞋尖宽大、不挤压脚趾、透气好、能够系带的平跟厚底鞋。买鞋的时间应选在下午或黄昏。购置的新鞋,初穿时应先试穿半小时,检查足部没有挤压或受摩擦处,然后逐步增加穿用时间。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小砂粒等异物,鞋子有破损要及时修补,以免伤及足部皮肤。袜子应选择吸水性好,松软、暖和,浅色纯羊毛或棉制的,袜腰要松。避免穿有破洞或有补丁的袜子。袜子应每天换洗,保持清洁。
(四)足部伤口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学会正确处理小伤口的方法。对于小水疱、小面积擦伤,应先用清水彻底清洗受伤处,避免使用碘酒等刺激的消毒剂,也不要使用紫药水等深色消毒剂,严禁使用硬膏、鸡眼膏或有腐蚀性药物接触伤口,以免发生皮肤溃疡。切勿自行处理伤口,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供稿:庄玉群
审核:薛冰华
编辑:法少丹
青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