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头鞋酒杯跟现代缠足

中国女子缠足之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说法不一,较常见的说法是,南唐后主有宫女嫔娘,纤丽善舞。乃命作金莲,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璎珞,中作品色瑞莲,令嫔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以后,此风从宫内传向宫外——有些人认为这就是女子缠足之始。

到了宋代,女子缠足就逐渐从宫廷推广到了民间,到了宋朝末年,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以大足为耻”的风气。到了明代,女子缠足的风气更盛,都认为这是时髦。

  小脚也叫缠足,是古代女性习俗。女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在缠足时代,部分妇女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直到成年后骨骼定型了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关于缠足的起源从明清时期起便众说纷纭

  缠足后的一双小脚,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种种不便,而且在整个裹脚过程中,妇女要承受极大的伤残痛苦。这种毫无实际效用,又使承受者极端痛苦的事普遍流行,成为社会风俗,绵绵数百年。

  女子缠足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民国初年才逐渐禁绝,但是直到全国解放后,少数边远地区仍有存在。

  有人说孙中山小时侯看到妈妈在给姐姐缠足,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后来他接受的新思想具有革命精神,在他当上大总统有条件时首先要废除的就是残害包括他姐姐在内的妇女陋习,时间的推移,我们很难再看到拥“三寸金莲”的老奶奶了。更多的00后也许都没有听说过什么是“裹小脚”,更谈不上亲眼见过。

从“金莲”到“高跟鞋”

  高跟鞋的引进本为现代时尚在中国流行的表现,与缠足风气的没落恰成反差和对比,被当时舆论认为是上流社会取代缠足的象征性标志。

  但是,据了解,现在女性患脚病的比例比男性高出十几倍,这与女性穿鞋不合适有关。据介绍,人的负重在站立时,脚跟和前脚掌各承受一半的重量,其中拇趾又承担了前脚一半的任务。在行走时,脚拇趾和第二脚趾担负着主要的承重任务。将脚放在一双跟高、头尖、底硬的鞋里,特别是那种形似酒杯跟的高跟鞋,不仅改变了脚步承受体重的合理比例,使脚趾受到挤压,而且不能减轻因行走、跳跃而产生的冲击。

  为追求所谓“美”,把好端端的脚缠成“病足”,可称为“现代时髦的缠足”。“怪鞋”的危害有许多:长期穿高跟鞋,会对膝关节、脊椎带来不良影响,造成这些部位的骨质增生或腰椎间盘突出;尖头鞋头尖窄,脚趾相挤,将成拇外翻、拇囊炎、锤状趾,脚底会出现鸡眼、胼胝;久穿高跟鞋后,足趾关节长期背屈,足底筋膜将被拉松,容易造成平足畸形;长期穿着高跟鞋者可有跟腱挛缩;孕妇穿高跟鞋者腰椎前凸,骨盆前倾,腹压增高,容易流产;青少年穿尖头鞋,由于其足关节柔软可塑,即使穿鞋较紧,亦能屈趾将就,但时间一长,将成固定性畸形,严重症状要到中年才出现,所以其危害有较深的隐蔽性。

  脚是人类的“第二心脏”,脚部保护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所以,爱美的女性一定要记牢了,尽量少买形状特别的鞋子或高跟鞋,若非买不可,尽量避免长时间穿着,而且穿后一定要做好足部的放松护理工作。

赞赏

长按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zjjy/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