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疣九问
病毒疣一般指的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引起的良性赘生物,常俗称为“瘊子”,临床上常见的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等。
1
为什么会得这些病毒疣呢?
HPV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唯一宿主是人,其感染的靶细胞是皮肤和黏膜的上皮细胞,所以HPV不会通过血液传播。此外需要注意的是,HPV感染需要侵犯到基底层[1],也就是表皮的最下一层,因此,外伤及皮肤破损对HPV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肛周、生殖器疣大多通过性接触传染。
2
都说HPV病毒会致癌
那病毒疣会癌变吗?
目前大家都有所了解的是,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HPV-16、18亚型是最常见的HPV致癌亚型。一般而言,皮肤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关,黏膜高危型包括16、18、30、31、33、35、39、45,与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有关。可能具有致癌性的包括26、53、66等。但目前HPV-2、27、57和HPV-1、4是引起寻常疣最常见的类型[3],HPV-1、HPV-3、HPV-4是引起跖疣最常见的类型[4]。而HPV-3、10、27、41是引起扁平疣最常见的类型[1]。这些都属于皮肤常见的低危型HPV感染,一般不会引起癌变。而对于尖锐湿疣,有报道称外阴处尖锐湿疣可在5-20年后转为鳞状细胞癌,但比较罕见,且癌变更常见于高危HPV感染者[5]。
3
常说的“刺瘊”、“瘊子”长什么样?
“刺瘊”、“瘊子”是等都是寻常疣的别称,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黄豆大小的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可呈乳头瘤状增生,界限清晰。其中,发生于指(趾)甲周围称为“甲周疣”,发生于甲床者称“甲下疣”,细长突起呈丝状的寻常疣称为“丝状疣”。
寻常疣?
丝状疣?
甲周疣?
甲下疣?
4
“鸡眼”、“跖疣”和“脚垫”如何区分
“跖疣”是位于足底的寻常疣。其典型表现为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周围绕以稍高起的角质环。除去角质层后其下方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小黑点。可自觉疼痛或无明显自觉症状。(下图)
临床中,患者常常难以区分跖疣、鸡眼与胼胝,其实,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这三者还是比较容易区分开来的。
鸡眼
跖疣
胼胝
好发部位
足趾、足缘等易受挤压部位
足跖,非受压部位也可见
足跖前部、足跟
表现
圆锥形角质栓,外围透明角质环,表面较光滑,可见皮纹
圆形灰黄色角化斑块,中央凹陷,或有小黑点,表面粗糙无皮纹
蜡黄色角质斑片,中央稍厚,皮纹清楚,边缘模糊不清
数目
单发
多发
1-2片
自觉症状
压痛明显
自觉症状较轻,挤压时明显
无或轻微
图片
5
扁平疣长什么样?
好发于青少年,皮损多发于面部、手背、前臂,其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扁平隆起丘疹,表面光滑,呈圆形、椭圆形,境界清楚,多骤然出现,可密集分布或由于局部搔抓而呈线状排列,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自觉轻微瘙痒。(下图)
扁平疣有时需要与汗管瘤相鉴别:汗管瘤多见于女性,好发于眼睑及额部皮肤,尤其是下眼睑。皮损为对称分布。本病为良性,不影响健康,如美容需要,可电凝或激光治疗。
6
尖锐湿疣长什么样?
尖锐湿疣常发生于性活跃人群,潜伏期一般为1-8个月,好发于外生殖器、肛周等部位,其典型皮损表现为菜花样、鸡冠状、乳头状、蘑菇状、肉刺状,但少数也可以表面光滑。大多数呈皮色、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大小不等,数目不定,但妊娠时可明显增大或增多。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有异物感或性交不适。
7
如何诊断尖锐湿疣?
一般的尖锐湿疣通过临床表现即可确诊,少数不典型皮损或亚临床感染可能需要做醋酸白试验协助诊断。因为尖锐湿疣属于性传播疾病,一旦确诊,最好做相关检查排除梅毒、HIV、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避免漏诊延误治疗。
8
病毒疣能自愈吗?
一般而言,病毒疣具有一定的自愈性,约65%患者在2年内会自然消退,且儿童比成人容易消退,但具体消退时间因人而异,临床上常见数年甚至十几年不能消退的患者。当疣体出现瘙痒、发红、增大,则有可能是消退的预兆。但因为疣具有传染性,有可能会越长越多,甚至传染给他人,因此建议及时治疗。
9
得了病毒疣,应该如何治疗?
中药口服和外洗治疗病毒疣临床疗效甚佳,创伤小,复发率低。此外还有物理治疗(冷冻、激光、手术切除或光动力等),局部外用药物(水杨酸、5-氟尿嘧啶、咪喹莫特、干扰素等)。病毒疣由于HPV病毒较难清除,往往容易复发。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应及时就医,主动向医生说明病情,谨遵医嘱,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大多数病毒疣都能取到一个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赵辨,徐文严,毕志刚,等.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
[2]乔友林,赵宇倩.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预防[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11(02):1-6.
[3]Bruggink,S.C.,M.N.deKoning,J.Gussekloo,etal.Cutaneouswart-associatedHPVtypes:prevalenceandrelationwithpatientcharacteristics.JClinVirol,.55(3):p.-5
[4]阮英,任翠华.跖疣的治疗近况[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4(2):62-63.
[5]吴泳,黄一锦,杨萍娥.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7(30):-.
作者
胡雪晴李建红
编辑
王文钰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