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糖尿病,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糖尿病是由于某些因素致使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导致机体多种物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是致命的。
糖尿病并发症遍及全身,心、脑、肾、眼、下肢等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尿毒症、失明、足坏疽等严重后果。
一般说来,当机体某一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常会暴露一些蛛丝马迹——要么是异常的症状表现,要么是异常的检查结果。
正是凭借这些临床上的异常信号,我们才得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
那如何看出糖尿病并发症的蛛丝马迹呢?
1.来自眼睛的信号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或眼前黑影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年老眼花,这很可能是长期高血糖引起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所致,医院检查,排除糖尿病眼病。
2.来自口腔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出现牙龈萎缩或肿痛、牙周感染或口臭、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时,都可能与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欠佳,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钙质流失有关。
3.来自皮肤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皮肤及外阴顽固性瘙痒、皮肤真菌感染(如手癣、足癣、股癣、甲癣等)、毛囊炎或疖痈、皮肤不明原因地起水疱,且反反复复、久治不愈,要想到这可能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所致的糖尿病性皮肤病变。
4.来自四肢的信号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两侧对称性的肢端麻木、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疼痛感,或者是痛、温、触觉减退或丧失等感觉异常时,往往提示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5.来自汗腺的信号
有些糖尿病患者特别爱出汗,即便在大冷天也是如此,往往一吃饭或稍微活动一下就大汗淋漓,而且出汗还有个特点,就是头面部和躯干大汗淋漓,但四肢一点汗也不出。出汗异常说明患者调节汗液分泌的自主神经受损。
6.来自消化道的信号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腹部饱胀、顽固性便秘;或是出现顽固性腹泻,但又不伴有发热、腹痛及脓血便,这很可能是长期高血糖损害胃肠道自主神经,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
7.来自肾脏的信号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尿液泡沫增多、夜尿增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往往提示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
8.来自心血管的信号
正常人往往活动时心跳比休息时快、白天比夜间快。而某些糖尿病患者则表现为休息状态下心跳过快(我们称之为静息心动过速),并且白天与夜间的心率变化不大(我们称之为固定心率),出现上述症状说明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受累。
9.来自性腺的信号
糖尿病可以导致周围血管及末梢神经病变,可导致性欲减退、阴茎勃起不坚的症状,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可逐渐发展成完全性阳痿。因此,性功能减退也常常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信号。
10.来自骨骼的信号
当糖尿病患者感觉腰酸背疼,且有明显驼背时,很可能是骨质疏松所致。骨骼是以蛋白质(胶原蛋白)为基质,大量的钙沉积于上而形成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血液中的钙也随尿大量流失。此外,由于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因此,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每年做这4个检查,早期发现并发症
1.眼底检查
糖尿病病友无论视力有无问题,医院检查眼底。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建议:
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在青春期开始(12岁后)筛查眼底,此后每年一次;
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伊始筛查眼底,每年随诊一次。如果被检查出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那么,患者需要3~6个月查一次眼底。
2.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临床可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确诊的同时,以及1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均应该开始该项筛查,以后6~12个月筛查一次。
3.心血管检查
糖尿病患者没有心脏病症状并不说明心脏就一定没有问题,定期进行心血管筛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非常必要。
4.足部及下肢血管检查
足部及下肢血管检查包括:
检查足部皮肤有无紫绀、皲裂、擦伤及破溃;
足部有无胼胝、鸡眼及畸形;
患者肢端神经感觉(主要指痛、温、触觉)是否正常。
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6~12个月进行一次系统的足部检查。
半导体激光对于糖尿病的作用
实验证明,高血黏度、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会引起糖代谢障碍,而糖代谢的障碍又会使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加重血液的粘稠度,正因如此,糖尿病病人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导致死亡。国内外研究及临床治疗证明,目前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不能克服胰岛素抵抗,更不能防治并发症。而激光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使用美益康“洫通”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鼻腔照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起到降低血糖,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变红细胞变形指数,防止出现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造成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作用。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