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究竟是扎刺还是病毒?去鸡眼难道真的要在脚底挖洞吗?
经常会有病人来咨询,鸡眼儿是怎么回事,有人说鸡眼儿是因为脚上或手上扎了刺导致的,有人说鸡眼儿是病毒,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其实我自己也长过鸡眼,大约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没有医学知识,只医院治疗,那里的医生用手术刀在我的脚底挖了一个大洞,导致我在床上躺了很久。如果你或周围朋友也患了鸡眼,还需要在脚底挖个洞吗?
鸡眼这个疾病,在中医的古代文献中除了叫“鸡眼”之外,还有个名字叫“肉刺”,早在《诸病源候论·肉刺候》中记载:“脚趾间生肉如刺,谓之肉刺。肉刺者由著靴急,小趾相揩而生也。”而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此证生在脚趾,形如鸡眼,故俗名鸡眼,根留肉里顶起硬凸,疼痛步履不得;或因缠脚,或著窄鞋远行,皆可生之”。也就是说,鸡眼这个疾病大多是足部因长期摩擦、受压、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而引发的。
这种症状形成是由于长期反复的摩擦、压力作用于皮肤,皮肤为了自我保护,防止水泡反复产生,角化细胞过度增殖,引起棘细胞层和角质层增厚。角质层本身具有保护作用,但是长期反复的物理型损害,会引起一些细胞激素的释放,刺激角质层的不断形成,厚度不断增加;并且由于外力作用在非常小范围内的皮肤,最终会在中心形成坚硬的角质刺。它会刺激乳突真皮层,引起疼痛。
鸡眼常发生在脚部有骨突起的部位,包括:脚掌和脚趾上端、侧面。由于过度运动、足畸形等原因,骨突起部位会和皮肤在局部形成反复的摩擦、压力。
鸡眼怎么治疗?
提到治疗,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贴鸡眼膏,但鸡眼膏不是万能的。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它的疗效不好,而是因为很多人的贴法不正确,或者鸡眼位置较深,鸡眼膏未能渗透到基底部,导致鸡眼周围的正常皮肤组织被腐蚀了,鸡眼却“纹丝不动”,让人疼痛难忍。
除了鸡眼膏,目前临床上还常采用激光、冷冻、手术切除法等,效果都不错。中医治疗鸡眼也是毫不逊色的,比如毫针刺、火针、针刀等,方法多种多样。
鸡眼的中医治疗,患者可以选择中药材来进行外敷治疗。选用蓖麻子外敷治疗鸡眼,用蓖麻子1枚去外壳,灰内埋烧以爆炸为度,患处以热水泡洗,刮去表皮,蓖麻子用手捏软,乘热敷患处,鸦胆子捣烂后局部外敷,用药前以有孔胶布保护损害周围皮肤,将药涂于皮损上再盖胶布固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