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治疗流程个案管理是指“一个保证患者得到系统、有效和高效率服务的过程或者方法”。个案管理的目的包括:1.连续照护保证患者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全面的服务。2.无障碍确保患者可以使用他们所需要的服务。3.可靠性为提供服务承担责任。4.有效益的服务是以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的。治疗流程1转介精神疾病发病形式多样,患者入院后,精神科医师对患者要进行精神检查,对患者做出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控制症状是康复的先决条件。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缺损和精神残障,要达到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复发率和改善社会功能的目的,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康复和社会支持性干预的有机结合。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此时精神科医师可以对患者进行病人转接,下达病人转接单,将患者转接给作业治疗师,由作业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及训练。2收集资料作业治疗师在接到由精神科医师下达的病人转接单后,在进行各种评价之前,应首先收集患者资料。(一)采集病史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职业、婚姻、家庭状况、入院日期、病历号、临床诊断、临床治疗过程等尽量从患者病历中摘取。此外,患者的生活方式、康复目标和期望、职业和家庭情况亦不可忽视,采集病史除参阅病历,与患者交谈,可以向病区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了解。(二)检查与测量检查与测量是收集资料的重要手段,包括物理检查以及各种功能性障碍、功能性活动障碍和社会参与障碍等。3初次评估作业治疗评估(evaluationofoccupationaltherapy)是作业治疗的前提。精神康复科的初次作业治疗评估(初次面谈)是应用MOHO理论为基础的体系对精神残疾者的意志、习惯、表现能力和环境进行评估,促进制定作业治疗计划的过程。4问题汇总和确认病人需求通过初次评估的结果,分析个案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确认病人的主观需求和治疗需求的过程。通过确认个案的问题和需求,用以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5制定目标在评定过程中将各种有价值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分析其残存功能,确定妨碍恢复的因素(恢复阻碍因素),从而预测出可能恢复的限度,这就是预测目标的设定。6设计活动(制定治疗方案)在详细了解残疾程度及功能障碍基础上,可确定出大体上能达到的目标。为此制定一个包括预防对策在内的,为达到目标的治疗程序,这就是治疗程序表的制定。确定治疗程序之后,对每一近期目标提出具体的作业治疗方法,并用简明的形式表示出来,这就是活动的设定。7治疗的实施(开展活动)根据确定的治疗程序表,按照医师总的治疗方针,并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师可依评定时的结果和自己的补充评定,结合制定的治疗方案和自己的经验及技术水平旋转最佳治疗手段。可以分步骤、分阶段完成。8活动中的评估/活动的修正根据处方或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但也有可能与预期相反,并未接近目标。因此要进行客观的复评,要不断观察并记录,这就是再评定。要定期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检查,并和原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方法是否正确。如未能完成预定目标,要检查原因,修正治疗方案。9治疗的结果/最终的评估在为期两个月的治疗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最终的评估,对病人的进步和变化和前面的评估做出一个对比,确定治疗的效果。对病人的功能和能力做一个评定,决定病人的去向。10总结/反思总结和反思是指在完成一个个案或者一次治疗之后对整个治疗过程的一个回顾,在回顾过程中总结出治疗师做的好的和不好的方面,并指出纠正的方法。比如:评估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活动时考虑不周、在开展活动时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和反思是治疗师积累治疗经验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不可以轻易舍弃。以上就是OT治疗的一个主要流程,希望对大家的临床工作能有一定的借鉴及帮助。本文参考文献:ModelOfHumanOccupatio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