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医家,扶阳派鼻祖郑钦安学术思想精髓

  综合郑氏书中阴证的依据,约有以下13点:

1.少神或无神。

  2.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或踡卧恶寒,两足常冷。

  3.不耐劳烦,小劳则汗出。

  4.咯痰清稀或呕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

  5.语声低弱。

  6.唇色青淡或青黑。

  7.痛喜揉按。

  8.满口津液,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即饮也只喜热饮。

  9.女子白带清淡而冷,不臭不黏。

  10.饮食减少,喜食辛辣煎炒极热之品,冷物全然不受。

  11.小便清长,大便通利。

  12.面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定多润滑。

  13.脉微或浮大而空。

  扼要地说,突出在一个“神”字,凡是“起居、动静、言语、脉息、面色,一切无神”,即是阳气虚衰的阴证。

郑钦安为什么要强调阴证

  阴证之形成,当然最重要的是体质,或者说禀赋属素体阳虚者。此外,与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有关。还有更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医者不识阴阳,不分体质,对素体阳虚者既病之后滥用、误用、多用、久用寒凉滋腻,更伤其不足或虚衰之阳。尤其是对喉蛾、血证这样的病证,阳证固多,阴证亦复不少,而医者每多忽视阴证。

  此外,郑氏几乎在每一病证之后,都要批评市医积习,这一积习便是不独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见咳止咳,见痰化痰,见血投凉,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见便秘即用大黄、当归、白芍、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见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车前、滑石之类;更视峻药如虎,力图平淡稳当。小病犹可,大病则往往误人。由此追溯郑钦安的学术渊源,其理论实以《内经》为宗,其临床则“用仲景之法”,宗《内经》则在“洞明阴阳之理”,宗仲景则“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因此他的真传就是:“认证只分阴阳”,“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阳证自有阳证治法,阴证则宜益火之源,或甘温扶阳,或破阴返阳,如此,则仲景之四逆、白通、理中诸方,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习用之方了。“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这便是他的夫子自道。

证治举隅(原文节录)

  1.喉蛾(扁桃体炎):喉蛾一证,有少阴君火为病者,或外挟风热,其证心烦,小便短赤,口渴引冷,挟风热则见发热、头痛,治当清热祛风,如导赤散、甘桔汤,重则黄连解毒汤。有脾胃积热,其人必过食厚味,多烦渴引冷,二便不利、口臭气粗,红肿疼痛等,法宜去积热,如大小承气汤之类;有怒动肝火,上攻于肺而致者,其人必胁痛,烦躁口苦,面青,法宜清肝,如丹栀逍遥散、大青饮之类。

  因肾气不藏,君火弱不能制阴,阴气上僭,逆于咽喉而致者,其人口内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惨黄淡白色,痛亦不甚,人困无神,脉必浮空,法宜扶阳,如封髓丹、姜桂饮、白通等方,皆可令服。

  近来市习,一见喉症,往往用吹喉散、冰硼散一派寒凉之品,阳证无妨,阴证有碍,认证贵明,须当仔细。

2.鼻衄: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征,如口渴饮冷、大小便不利之类,法宜清火攻下,如大小承气、犀角地黄汤、导赤散之类。

  有由元阳久虚,不能镇纳僭上阴血,阴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仅鼻血一端,如吐血、齿缝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其人定无火形可征,二便自利,唇舌淡白,人困无神,法宜扶阳收纳,如潜阳、封髓、甘草干姜或加安桂、吴萸之类。

  3.疮科:凡疮之生,无论发于何部,统以阴阳判之为准。

  阳证其疮红肿痛甚,寒热往来,人多烦躁,喜冷恶热,大便坚实,小便短赤,饮食精神如常,脉息有力,声音响亮、疮溃多稠脓。

  阴证皮色如常,漫肿微疼,疮溃多清水,流清脓,黄水、血水、豆汁水、辛臭水,其人言语、声音、脉息、起居动静,一切无神,口必不渴,或渴喜热饮,舌必青滑,大小便自利,其治或以桂枝汤加香附、麦芽、附子,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疮溃而脓不稠,用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汤。阴寒最盛者,可用回阳饮、白通汤或黄芪甜酒炖七孔猪蹄、羊肉生姜汤等。

  4.痿躄:东垣、丹溪道《内经》“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治痿独取阳明”之旨,专主润燥泻火,但《内经》所论,当是肺热叶焦之由,起于阳明也。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生精生血,化气行水之源也,《内经》谓阳明虚则宗筋弛,明是中宫转输精气机关失职,精气不输于脏,则痿生。以此分处,则治痿独取阳明一语方成定案,即不能专以润燥泻火为准。即有邪火太甚,亦未见即成痿证,果系火邪为殃,数剂清凉,火灭而正气即复,何得一年半载而不愈。法宜大辛大甘以守中复阳,中宫得复,转输如常,则痿证可立瘳矣,如大剂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参附、芪附、归附、术附,皆可酌选。

治验选录

  《医法圆通》所载治验无多,且都散见于原文中,从未见有人引用,因此如同浑金朴玉,阅之,弥觉可珍,爰选录四则,以飨读者:

  予尝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空,精神困倦,少气懒言,半载有余,予知为元气散漫也,即以大剂吴萸四逆汤治之,一、二剂而胀鼓顿失矣。

  又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实,坚如石块,大小累累,服破气行血之药,已经数月,予知为阴积于中,无阳以化之也,即以附子理中汤加桂、蔻、砂、半、丁香,一、二剂而腹实顿消。

  一人病患咳嗽,发呕欲吐,头眩腹胀,小便不利,余意膀胱气机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剂小便通,而诸证立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免费下载

参透合谷穴,连银屑病都能治?

顽固痛证不好治,就加天南星

上热下寒,根子是这里堵了!一揉二补,打开淤堵、让身体寒热对流!

潘德孚:《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读后的感想

中成药治病总结表,选对药效果立见!

最全五行系统对照表(值得珍藏)

10种通脉中成药,如何辩证选用?值得收藏

中药治疗颈椎病的15个验方,保存下来仔细研究

国医大师经验方:一款适合现代人的减肥方,1月减12kg

耳鸣难治,试试此方,调治1月听力恢复未复发!

经方,治疗全身各种疼痛的思路

值得收藏: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症”的6对经验药对

后背刺血?对很多疑难杂症都有效!

每天锻炼这两个动作,比吃钙片更管用,耳聪目明、腿脚灵活

小米,五谷中的“谷神”,最养中国人的胃!

膻中穴:人体中的“出气穴”,专治各种不开心!

什么药,能把土地的精髓都吸收了?

透过癌症看人生,别等大病之后才明白!

世上所有疾病都是假象,读完醍醐灌顶!

大横穴:癔症性昏厥急求穴!

晚上睡觉有这4个异常,十有八九要脑梗,一个不占就要恭喜了

一个小方法不打针不吃药,对膝盖好的不得了,你快试试!

虚→寒→湿→凝→瘀→堵→瘤→癌!赶紧学两招,救救你垂危的身体!

治肝病、护颈、阳痿,国家泰斗级中医关幼波的私家方子公布!

请收藏!从头到脚的防癌重点,每个人都要知道!

收藏!15名老中医医治病绝招

来感受一下:经方的魅力(附:民间中医人自学经方之路)

李可老先生谈肿瘤的病因及治疗

朱良春辩证使用“对药”治疗心脏病临床经验介绍

足部鸡眼,如何艾灸?

儿童遗尿如何灸?

女人不要老生气,从肝郁到肿瘤只需6步!

《问中医几度秋凉》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小郎中学医记)

中医在线视频课程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动态图解)

高清舌诊图谱(收藏)

“七方”、“十剂”、“八阵”,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更多内容尽在文章排行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