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鸿摄
忠县天气(来源忠县气象局)
忠县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12月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多云间晴天,气温5-11℃。
12月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多云,气温7-12℃。
12月28日夜间到29日白天,晴天到多云,气温5-12℃。
每日箴言:
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快、更有效地达成目标。
1忠县县城到磨盘村有了公交车!忠州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刘雪琴)12月24日,城区至忠州街道磨盘村正式开通路公交线路。该线路起点站为长江大桥,终点站为磨盘村,全程历时1小时,沿线多人告别“出行难”。
据悉,在城区范围内乘坐公交车的价格为1元,不过,因该线路较长,超出城区后乘车价格将按里程计算,但比乘坐班车便宜。目前,早上6:30发车,下午16:00收车。其去程和返程线路如下:
去程:长江大桥-县卫计委-医院红星分院-老鹰沟-忠州四小-蓝泊湾-郑公居委-云河-罗家桥-看守所-特殊教育学校-打靶场-李家丫口-岔路口-大面村-孙家田-堰塘湾-脱硫厂-灯树居民点-李家嘴-杨家田-周家湾-斑竹林-磨盘村委-梅高湾-打桥坝-张家湾-燕子窝-磨盘村(井场坝),全程29站。
返程:磨盘村(井场坝)-燕子窝-张家湾-打桥坝-梅高湾-斑竹林-周家湾-杨家田-李家嘴-灯树居民点-脱硫厂-堰塘湾-孙家田-大面村-岔路口-李家丫口-打靶场-聋哑校-看守所-罗家桥-云河-郑公居委-蓝泊湾-忠州四小-老鹰沟-医院红星分院-国税局(长江大桥),全程27站。
来源:忠州新闻网
2医院“六心六比”强筋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队伍庞大、医药关系复杂的卫生计生系统,如何找到一条党风政风、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提升的治本之策?
年6月,一场深入的调查思考后,各方面的智慧和决心凝结成一副外贴内服的药方——“六心六比”“五个专项整治”。这副药立足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信仰缺失的问题,重塑一切为人民的价值取向;解决贪腐的问题,打造干净队伍;解决素质不高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解决技能不高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
随着“六心六比”活动和“五个专项整治”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深入开展,医卫系统持续提素质、增能力、激活力,呈现出精神状态更好、服务质量更优、医疗技术整体水平越来越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切实缓解的新气象。
忠心向党比思想“比”出作风
一名中层干部,因五一假期总值班未接工作电话被免职,他每月绩效减少元。
一名急救车司机,与已离开医院的患者家属相互谩骂,被处扣除一个月绩效、医德医风扣5分。
医院从严治队伍,是忠县卫生计生系统开展作风整顿、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个缩影。
医护人员对党忠诚,就是要把党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中。
这几年,医院医院综合改革、整体搬迁建设等多项繁重任务下,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全局,在近名职工中扎实开展县卫计委部署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党性为核心的“忠心向党比思想”活动。院党委中心学习组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各科室每月一次政治学习,全体党员每月末周四下午电教学习。各种各样的的学习教育纳入督查考核,并与绩效挂钩。院方还不时开展法治、医德医风、业务技能等方面比赛。特别是在劳动纪律、会风会纪、行为规范、服务态度、执行力等方面的正风肃纪专项督查,更是重拳出击。迟到半小时扣元,超过1小时算旷工。
严厉制度下,谁也不愿与自己的钱包过不去,谁也不敢怠慢患者,谁也不敢乱开药、多开药。因为每月一次的满意度测评,患者及家属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医生的绩效。从严从实学习,从严从实要求,全院上下忠心向党、服务群众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显著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得到稳步推进。
从年1月开始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到年11月,医院共让利老百姓多万元。年6月实行按病种总额限费模式收费以来,医院限费病种达到50个,单病种付费管理64种。年,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为.39元,比上年降低1.84%;住院次均费用.37元,比上年降低2.62%;住院次均药费.59元,比上年降低8.49%。现有各项控医院位列一、二名。
精心从业比技能“比”出质量
作为医护人员,没有精湛的业务技能,对党忠诚、服务群众就无从谈起。以讲科学、讲能力、讲创新为主题的“精心从业比技能”活动,催生各级医疗机构提升业务技能的热潮。
年10月17日,全市基层卫生岗位技能竞赛刚结束,现场评委和观众惊呆了:团队一等奖被来自忠县山旮旯的汝溪中心卫生院夺走!如此大规模的专业技能比拼,参赛队伍不乏市、医院。结果虽然意外,背后却是必然。
汝溪中心卫生院的医生,病历上错写一个标点符号、医嘱上不标注页码,每次都会被扣5元。年,该院内部查处因质量细节违规的医护人员65人次、科室28个次。这里每个职工都有两本制度汇编,一本页,一本页,过程规范、学习培训、岗位职责、各项考勤,制度定得十分细致。
上岗一年拿不到执业证,必须离开临床岗位跟师学习,绩效降至60%。每月一次技术练兵,由中级职称以上医生针对医疗业务中的短板,轮流讲课,讲完当场考试,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过关者处罚50元、医德医风扣3分,一年被扣两次3分者,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严苛的要求,让汝溪中心卫生院人才辈出、医疗质量稳步提高。5年来,医院为全县培养了6名副院长,被医院、医院及奉节医院挖走了10名骨干,但总是挖不断根,连续5年,该院参加全县医护技能比赛、病历比赛均获团体第一。
医护提高技能,群众获得实惠。50多岁的张某平双侧股骨头坏死,先在汝溪中心卫生院换左侧髋关节,花费4万多元;后在县医院换右侧髋关节,花费6万多元。“用的是同样的进口材料,花费竟然相差这么大!”身为医疗器材商的张某自叹后一次“决策失误”。
两年前,咸隆场上的“老病号”涂伯清,每次慢性病发作,都要辗转40多公里到县城治疗。那时,咸隆卫生院5名医生中仅1人有执业医师资格。“六心六比”活动开展后,这个卫生院采取外送进修、临床带教、邀请专家授课等措施培养人才。2年内4名职工通过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咸隆卫生院变为拥有5名执业医师、4名执业药师、3名执业护士、1名主治医师、2名护师的技术团队。
年起,涂伯清仅需5分钟就能到咸隆卫生院治疗,当地群众再也不为常见病到几十公里外去看病了。
诚心服务比奉献“比”出真情
如今,忠县%的贫困户能享受健康扶贫的利好,每个户都有由1名医院专家、1名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所在村卫生室医生组成的专门的“医疗团队”签约服务。平时为他们检查身体,普及健康知识,出现紧急情况只要打个电话,“医疗团队”里的3名医生就会立即行动。
年9月10日晚10点左右,石黄镇石鲤村贫困户傅世玉,在家里突然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医院副院长钟光成接到电话后,立即电话指导村医谢远洋现场处理。同时,石黄镇卫生院医生杨庆飞携带急救药品乘救护车赶赴现场,及时进行抢救并转到石黄镇卫生院救治。通过视频会诊,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氧及对症处理后,病人症状很快缓解。第二天一早,钟光成赶到石黄镇卫生院,就治疗和后期康复等问题,与另外2名团队医生交流。傅世玉很快好转出院。傅世玉老伴说,要是在过去,可能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毕医院都要1个小时。
年,县卫计委结合“诚心服务比奉献”活动,创新健康扶贫模式,组建了个“三医结对”医生团队,为全县个贫困户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医疗保障。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实地查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对能在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治疗的一些常见、多发病给予现场诊疗,对病情复杂、难度较大的重急诊病人,及时医院救治。
“诚心服务比奉献”活动,突出讲细节、讲实用、讲修养。医院尽可能在细节上便民利民惠民,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兴峰、任家等卫生院,新设了中药煎熬室,免费熬好后送给患者。白石、东溪等中心卫生院在病床间新增布帘、屏风保护隐私。任家镇卫生院还在护士站准备了电吹风、雨伞、纸杯、针线包等便民物品。兴峰乡卫生院把门诊、中医馆、辅检设备全部调整到一楼,医院科室间跑来跑去。
12月18日下午,罗淑媛老人躺在兴峰乡卫生院住院病房的床上,悠闲地看着电视节目,她是来护理老伴的。看到记者,罗淑媛乐呵呵地说:“房子干净整洁,铺盖毯子像新的一样,屋里还有空调,比家里还好,我都不想回去了……”
尽心尽责比绩效“比”出特色
从外观上看,任家镇卫生院十分普通。然而这个卫生院却是当地老百姓心中的一座丰碑,重庆乡镇卫生院的一张闪亮名片,多次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重庆市有关领导夸赞。这里舒适的病房、高大上的设施设备、人性化的服务,医院。
以讲严谨、讲规范、讲成效为主题的“尽心尽责比绩效”活动,让任家镇卫生院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后劲迅猛增强、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12月18日上午,铁山村村民谭伟到任家镇卫生院做DR,不到10分钟就拿到了片子。院长江明介绍,这台万元的DR设备,能自动打印胶片,比以前用药水洗片,清晰度更高,一人次至少缩短20分钟。近几年,任家镇卫生院在上级有关部门扶持下,新增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GE彩超仪等价值万元的设备,新开展了电子胃镜、彩超、DR摄片、动脉硬化监测、经颅多普勒检查。
任家镇卫生院住院病房里,升降式折叠床,中心供氧、呼吸系统、空调、数字电视、电扇、滑槽式输液架一应俱全,医院的配置标准。每个楼层、重点人员都配备了对讲机。医生要会诊、病人找医生,很快能找到。
医院的环境,却只付出乡镇卫生院的收费,医院更高的报账比例,让更多原先要到城里看病的群众因省车费、减少生活费而选择就近就医。
该院的药占比降到了30%,住院次均费用降到了元,但业务收入却一直上升,今年已突破万元,超过了几个中心卫生院。这背后是就医人数的不断增长。
洋渡镇金台村村民秦玉美右肱骨骨折,得知附近的新生中心卫生院有个骨伤特色专科后,带着东拼西凑的0元前来准备手术治疗。这里医生却告诉她,不需手术,只通过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制动等治疗9天后就康复出院,医保报账后自付不到元,秦玉美一家感动不已。
近几年来,忠县医卫系统采取“三师结对”“医联体”“师带徒”等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打造特色专科9个。“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开刀;少花钱,治好病。”成为严控医疗收费新形势下以服务质量换业务收入增量的新潮流。东溪中心卫生院的妇产特色专科顺产人均住院费用从年1元降至年的0元,剖宫产从3元降至元。
宽心为人比团结“比”出合力
石子乡卫生院护士王璇家在万州,父母均已过世,丈夫在外,2岁的女儿全靠多病的公公婆婆带。今年5月,面对难得的调动机会,王璇最终选择了“过段时间再说”。
12月20日上午9点多,石子乡卫生院观察室里坐满了输液的患者。院长刘旭东、药剂师刘友杨在帮忙兑药、挂药瓶、取针头。正忙着给病人输液的王璇说,前两年院里只有7个职工。这里每天上午三四十个人输液,她们两个护士搞不赢,还靠大家帮忙,任意调走一个,另一个根本无法应对。她想把新招的人带成熟了再找机会调。
哪里搞不赢,大家就突击。刘旭东说,石子山上,群众摸黑走山路很不方便。不能因为人手少,就让群众久等。
以合作共事为核心的“宽心为人比团结”,让医院焕发出活力,讲原则、讲风格、讲艺术蔚然成风。
一个集体,团结的关键在于领导没私心,不偏心。刘旭东认为,不管什么性格的人,只要以心换心,就能团结好。
一名医务骨干常常只干好分内事,不管别的事。他父亲在外突遇工伤去世,家里又没人。刘旭东派职工到重庆协助处理,到其老家守夜、料理后事。从此,这名骨干随时在业务上帮助同事。
选派生刘友杨,转正后本可调走,他却选择了留在这个宿舍内没有厕所、没自来水的石子乡卫生院。“我学的是药学,其他的都不会。院长和副院长手把手教我,我获得了全县医护技能竞赛一等奖。”刘友杨说,虽然这里条件艰苦,但他心里快乐。
一名新入职的女职工,有些“独来独往”。领导和同事耐心教她为人处世。这名女职工主动给群众借雨伞,把自家小孩的药品、尿不湿免费送给婴幼儿患者解难,很快受到群众喜欢。空巢老人邱孟启脚长鸡眼疼痛难忍,准备把仅有的70块买米钱用来做手术,副院长黄建军得知后免费为他割掉了鸡眼。芋溪村村民黄仕林无亲属在家,每次肺心病发作住院,护士都端水送饭照顾。
领导讲管理艺术带活一个队伍,职工讲服务艺术赢得群众拥戴。在这个常住人口不足的地方,石子乡卫生院业务收入由年的62万元增长到年的万元,每年递增30%。药占比从年的57%下降到年的43.23%,住院人次从年的不超过人次增长到年的人次。
兴峰乡卫生院9名职工兼职2项以上的工作。负责防疫的汪玉兰常常要代理护理、药房,代理1天分别只有12元、8元的补助,但她毫无怨言。从江北公招来的一名女工,父女俩相依为命。考虑到她父亲经常发病,院长江宗明和副院长黄文芳动员将她父亲接到兴峰场常住,以便大家帮忙照顾。团结出生产力,上级规定一个月完成的居民健康档案录入,兴峰乡卫生院每天早、晚全员参与,20天就率先完成任务。农户签约服务实现户多人,走在全县前列。
公心办事比清廉“比”出活力
多年前,白石中心卫生院是全县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也是乡镇不少医护人员向往之地。一度时期,这面旗帜不仅褪了色,还成了职工留不住、领导不愿去的单位。
年前,作为一个区级中心卫生院,这里院坝杂草丛生,整个住院部只有两名缺乏经验的医生。全院50多名职工,全年业务收入不及一个普通的镇卫生院。早已完工的综合楼一直不装修,20多名职工在外租住在没有室内卫生间、洗澡要靠桶提水的房间。职工基本福利得不到保障,一名班子成员基本不上班却照领工资,多项工作没人做,基本公共卫生排名全县末位,职工为休假经常吵架,一年之内有6人离开……
如今的白石中心卫生院,院容院貌焕然一新,职工住进了新房,各项管理井井有条,各项工作政令畅通,职工责任心、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等多项考核指标排列全县前十名。
巨变,得益于扎实开展的“公心办事比清廉”活动和作风建设、医疗领域不正之风、药械招采用、基本建设规范管理、院务公开等“五个专项整治”。丰富多彩的廉政教育活动,从形式走向职工内心,让法治、纪律、规矩等意识融入职工血脉,演绎成队伍建设、医疗质量提升、规范医疗服务的强大力量。
年11月的一天晚上,一名经过全县统一采购的基药供应商,将5万元的红包硬塞给院长陈世健,说这是一年到头的一点心意。陈世健和颜悦色地告诉他:“如果你还想继续做下去,你就拿回去。不拿回去也很简单,我就交给办公室充公,从今以后你不要再踏我院的门槛。我工作一年的收入有10多万,收了不该得的钱,我这一辈子要丢掉多少个10万?”这笔清晰的账把对方算服了,那名供应商带着红包安心地离去。
“对于一把手而言,公心办事、个人干净的带动力,绝对超过个人业务能力。”年8月被“一纸调令”逼到白石中心卫生院的院长陈世健,到任一个月后,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会风会纪、劳动考勤、绩效考核、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制度。比如,上下班迟到早退首次处罚10元,上班期间打游戏首次处罚50元,没穿工作服首次处罚20元,第二次开始均在前一次的标准上翻番处罚。
一名副院长养成了一遇周末开会就不到场的习惯。当第三次缺会被处罚元之后,他的习惯就彻底改掉了。年12月,陈世健因工作接待任务,导致参加本单位的会迟到半小时,按照制度处罚了自己50元。
上行下效,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的转变。一名值班护士吃午饭时,一位老奶奶带来看病的小孩眼巴巴地盯着她的饭碗,这名护士就一口一口地喂小孩饭吃。来自永丰镇的方某英做股骨头手术,给手术医生涂秀兰、肖波各送元被婉拒。
“公心办事比清廉”,成为县卫计委医治“病医院”和“医院病”的一剂良药。白石中心卫生院在清廉与公平中起死回生,住院病人次均费用元内,低于上级2元的规定指标;药占比32%,低于上级45%的规定指标,而业务收入却从年的万元跃升到年的万元。
一个个基层的事例,一组组基层的数据,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分级诊疗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来自:忠州新闻网
3忠县2.5亿元贷款助力交通建设忠州新闻网讯(通讯员陈建挺)12月20日,由万元贷款支持的三元至丰收公路改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今年,农发行忠县支行结合国家扶贫政策,积极争取到2.5亿元路网建设贷款,主要用于兴峰三元至官坝丰收公路改建工程、周家溪滚装码头至县交巡警大队公路改造工程、忠(县)梁(平)高速公路马灌互通出口等9个交通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
来源:忠州新闻网
如何爆料?
进入忠县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