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肾综肾衰竭尿毒症,慢性肾病的误区

  

  一、前言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超过10%,尿毒症的患病率大约万分之3~5,我国大概有超过万尿毒症病人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目前已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有20~30万人,以每一名透析患者每年需花费10-15万治疗费用计算,国家每年支出的费用和患者家庭持续10年支付的费用,都是非常巨额的。

  因此,对于肾脏病,早防早治,始终是上策。

 慢性肾病防治八大误区

  ①:夜尿多没啥关系

  眼睑小腿水肿、血尿、尿液颜色加深、尿中泡沫增多、高血压、夜间小便次数增多、夜间双腿抽筋这些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夜间小便次数增多或是肾小管再吸收功能下降。

  ②:3毫米的肾结石不算啥

  超过2毫米的肾结石可通过B超发现,尽管GFR正常,但已有肾损伤,属于CKD分型第一期,不能掉以轻心。

  ③:尿蛋白一个加号没什么大不了

  尿蛋白一个加号表示尿蛋白在0.2g~1.0g/L,持续的阳性结果特别是加号较多时提示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应引起注意并应进一步检查或复查。

  ④:血肌酐不要紧

  国内检测肾功能最常见的指标是“血肌酐”,常见通用的指标范围是44-umol/L,患者认为只是高了一点点,他们根本不知道其危险性。当我们发现肾功的验血治疗出现异常时、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异常时,其实肾功能的损失已经不足50%了,也就是说两个肾脏相当于坏死了一个。

  ⑤:吃利尿药、降尿酸的药没什么事

  慢性肾病的发病诱因多种多样,但临床证明以下人群的肾脏病发病率较其他人群要高:假如肾功能检查发现血肌酐超过3umol/L,患者一定要小心利尿药、降尿酸等药物,此外,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素等)也易患肾脏疾病。

  ⑥:肾病患者感冒一下没事的

  在我们日常接诊的患者中,有一种叫做“IgA”肾病的慢性肾病,经过问诊大多数患者表示在发病前的很短时间内存在“感冒”(专业称呼为“上呼吸道感染”)等,医学研究也证明了感冒这种常见的“小小疾病”却存在着诱发肾病的巨大风险,总之,肾病患者怕感冒。

  ⑦:肾脏不好,吃吃杨桃没什么

  肾不好要少盐、低蛋白饮食,这个大家都懂,但一些肾病患者吃杨桃导致病情恶化或复发也存在,因此,肾炎患者最好少吃或不要吃杨桃,此外,南方地区人们“海鲜、老虎汤、啤酒”的饮食习惯,致使南方地区出现高尿酸血症,即“痛风”的比例较其他地区高很多,继而引起的痛风性肾病、肾衰竭也很高,要注意饮食平衡。

  ⑧:水肿消了、尿蛋白正常,肾病就没了

  很多患者经过医生一段时间的用药后,发现水肿消失了,尿蛋白也正常了,于是就不再接受治疗,这是大错特错。在临床医学上,蛋白尿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被称为疾病完全缓解,只有这种状态持续2年还不复发,才能叫做治愈,而且对CKD早期、持续的治疗是预防肾衰竭的有效方法,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要继续保持。

  医院专家提醒患者:肾脏病高危人群需定期尿检.尿液检查价格便宜、操作方便:价格不过10元左右、特殊项目最高的不过30元左右;留取尿液不用抽血等等。

  一旦尿液检查如出现尿蛋白、潜血(隐血)、红细胞、管型等异常指标,应该立刻找肾病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

赞赏

长按







































鍥涘窛鐧界櫆椋庡尰闄?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幓鍝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5.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