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疼痛难忍,黑色的小种子,是治疗鸡眼的

鸡眼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身边常常能看到脚上有鸡眼的病人。西医上讲鸡眼是足部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又称“肉刺”。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群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治疗时最常用的就是贴鸡眼膏,或者是外用腐蚀剂,最后使鸡眼脱落。其实在中医认为,鸡眼是由于足部长期受压,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生长异常所致,同时会有湿热之毒的聚集,那么脚上有鸡眼中医怎么治呢?

可以取一些鸦胆子,捣烂用茶油浸泡一周以上,然后将泡好的茶油和渣子一起敷在患处,用创可贴固定,两天换一次药,直至鸡眼脱落即可。

这个鸦胆子其实就是苦参结的种子,也有称其为“鸭蛋子”的,味极苦,性寒,《医学衷中参西录》称之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其归经为大肠经与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截疟止痢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痢疾、疟疾,外用则可用于鸡眼、赘疣,而由于其本身稍具有腐蚀性,再加上它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所以古方中记载用作内服药时都是用龙眼肉包上,以防止过苦引起呕吐,一颗龙眼肉包裹七颗,以七七四十九为剂,如果病稍重,则以八八六十四为剂。

上面已经说到,鸦胆子除了可治疗鸡眼,因其为“凉血解毒要药”,所以还可用于很多热毒之邪引起的疾病,第一种是痢疾,确切的说应该是热性赤痢,这种痢疾是血液中的热与肠道中的热太过严重,肠道破裂,导致二便因热下血,而鸦胆子正好清血分之热与肠中之热,进而防腐生肌以止痢。可以单味服用。

第二是“花柳毒淋”,《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方“毒淋汤”,里面就有鸦胆子,主治“花柳毒淋,疼痛异常,或兼白浊,或兼溺血”靠的是鸦胆子的化淤解毒的功效。

第三是慢性鼻炎,《中医外治杂志》上收有此方:将鸦胆子油涂于双鼻腔下、鼻腔粘膜前后端和游离缘,2~4天1次。

第四可用于毒蛇咬伤,《岭南草药志》记载取鸦胆子、半边莲、七枝莲、对面针各适量。掏烂敷患处。

第五可用于疟疾,可治各型疟疾,以间日疟及三日疟较好,可单味服用。

由于鸦胆子气味厚重,药力较强,所以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4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