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育种是鸽友们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说简单就简说繁就繁,永无定数。其实,每个人只要在养鸽子的实践中注意积累总结,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养鸽方法,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才是自己最真实、最可靠、最有效的养鸽方法。但是,吸取他人之长,加以消化理解,从中得到启迪也不能说不是一条捷径,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
为了在鸽友们的育种实践活动中起到一点帮助,结合自己养鸽的体会谈一下赛鸽育种的方法,简称三要素。
所谓要素,就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就是精华,简便易行,通俗易懂。不过,我所讲的只是一些基本尝试,敬请行家里手多多包涵,仅供养鸽新手体验参考。
所谓的赛鸽育种三要素概括起来就是:血统、体型、鸽眼三大部分。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第一大要素:赛鸽血统。
所谓的赛鸽血统,是指种鸽的家族竞翔史,这是挑选种鸽主要参考依据。家族竞翔史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这路血统赛鸽的竞赛情况。比如:获奖名次,获奖概率,参赛羽数,飞行线路,飞行空距,飞行分速,参赛气候,赛鸽耐力,赛鸽毅力,总归巢率,赛鸽年龄,后代遗传等等。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所谓的赛鸽血统的重要性。
了解了赛鸽的竞赛家族史,就可以根据竞赛的需要挑选种鸽了。比如:要参加什么样的赛事,放飞多远的空距,放飞季节的天气怎么样,最容易出现是那种天气,每年的归巢率如何,分速是多少,自己所选择的种鸽是否具备了赛事的这些要求等等。一个原则,有什么样的种鸽打什么级别的赛事,这是忠告。
第二大要素:体型结构。
所谓的体型结构就是指赛鸽的身体结构比例,作为养鸽子的鸽友不可不知。体型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三角型。也就是鸽友们所说的梨形。前宽后窄,胸肌发达,爆发力强,飞行速度快。三角体型的鸽子握在手里明显有外滑的感觉。这样的鸽子前身重,后身轻,消耗体力大,最擅长公里左右的短距离飞行,不适合长距离飞行。
2、流线型。也就是鸽友们经常说的子弹型,也叫长体型。握在手里感觉鸽子身体偏长,身体中间略粗,后身平滑。这样的鸽子飞行平稳,飞行阻力小,消耗体力少,适合于—公里中长距离飞行。当然,超远程竞赛更需要流线型的体型。
3、均称型。身体各部结构与身体的大小比例适中,没有明显的超常的感觉。这样鸽子的体力与飞行空距相对称,也就是持续性与所要飞行的空距相差不多。比如说,这只鸽子平时能飞公里,一般都会飞完全程。
4、大体型。赛鸽体型比较大,高头大马,身高腿长。这样的鸽子有力量,但是飞行消耗的体力也大。如果身体结构条件比例对称在竞赛中有一定的优势。
5、小体型。所谓的小体型,就是身体结构比较小,但是很均称,比例较好,小巧玲珑。这样的鸽子比较灵巧,善于飞行,适合各种天气飞行。
6、中等体型。介乎于中小体型之间,体型不大不小。这样的鸽子的综合能力比较强,竞赛能力较强。
关于赛鸽的体型结构大致就是以上这几种。赛鸽体型的价值在于综合利用,因材施用。
知道了赛鸽的体型结构就可以直接指导赛鸽育种了。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准确判断出赛鸽的各种体型结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点就是根据骨架来判断,而不是手感,一般误区就在这里。有些鸽子前胸很宽,但实际上是肌肉发达,这样的鸽子很有耐翔能力,不能与三角体型相提并论。有一个直接有效地检验办法是看赛后状况,肌肉发达的鸽子多次飞行会瘦下来,变成了中长体型,就好像经常有鸽友感到自己的鸽子好像变了另外一只一样。这样的赛鸽特别优异,耐翔力非常强,飞速相对来讲也快。不过,一旦发现赛鸽飞到这种程度就要停赛调理了,不然会拉伤肌肉,或一去不返造成不必要损失。
第三大要素:鸽眼。
提到育种不能不提到鸽眼,这一点育种专家嘴上不说,却心知肚明,秘而不宣。那么,如何识别鸽眼?实际上我并不主张把鸽眼神话,也不要把鸽眼忽视。鸽眼在育种当中确实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鸽眼色状。
要研究鸽眼,首先要能分辨鸽眼的色状。所谓的鸽眼色状就是鸽眼的颜色。鸽眼主要有以下几种。
黄眼,也叫鸡黄眼。眼纱色状呈浅黄色,有如鸡眼的颜色,但是比鸡眼色彩浓烈丰富。
黄眼
砂眼,也叫桃花眼。眼砂色状呈粉白色,有如桃花,所以也称为桃花眼。
砂眼
血眼,也叫牛眼。眼砂色状呈黑红色,所以称之为血眼。
血眼
鸡加桃眼,也叫鸡隔桃眼。就是介乎于黄眼与砂眼之间的鸽眼,色状比较淡。
有关鸽眼还可以细化,比如阴阳眼,也可以说是鸳鸯眼等等,不过普遍看到的就是这几种。
2、鸽眼结构。
鸽眼的结构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是面砂,二是底砂。
面砂。所谓的面砂是指在鸽眼表面成浮离状的细小砂粒状的物质,它是由细微的毛细血管组成。面砂有粗细之分,所谓的面砂粗细实际是针对毛细血管的管径大小而言,还有就是鼓凸程度而言。面砂的粗细、鼓凸与赛鸽的飞翔能力与距离有关。一般飞中距离以下的鸽子面砂较为平坦,上下起伏不大。同时,眼砂又与赛鸽的品种有关。血统比较纯的鸽子接近瞳孔的面砂较稀,有大块不规则的露底,也就是能看到底砂。此外,同一品种的鸽子也有相同的特征等等。
底砂。所谓的底砂就是指覆盖鸽眼眼球玻璃体表面面砂以下的细小颗粒状的物质。底砂镶嵌在玻璃体表面,可以看到细小的颗粒,有的底砂可以浮在面砂之间,或在面砂之上,这种现象在超远程赛鸽的鸽眼中普遍可以看到。
3、鸽眼的育种价值。
研究鸽眼的目的就是应用。如何利用鸽眼育种,是信鸽育种的一大课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一般比较明显的育种规律是:黄眼配砂眼,满砂配稀砂。
优异配对方案
血统比较纯正优异的砂眼种鸽
这两种选配方法属于差异交配法。当然,使用这种方法育种要在综合血统、体型结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才有更高的价值。
另外,鸽眼中还有很多复杂的结构和形状。比如:眼痣,血影,影血之说,什子,石碑之说等等。在我的育种实践中发现好的优秀种鸽都有什子闪现,漂亮的什子犹如镶嵌在底砂上的一颗宝石闪闪发光,尤以紫色、紫红色为多,白色的光亮无比,尤为少见珍贵。
不管是育种前的种鸽保健调理,还是进入育种期种蛋挑选,雏鸽的筛选、幼鸽的筛选、家飞训练、路训等手段,都是一个目的,就是淘汰弱者,选出强者,产生王者,这就是赛鸽致胜的自然法则。
下面着重就以下环节,谈谈个人的建议,仅供参考。
要想做出好的赛鸽,第一步必须确保种鸽健康
当选定种鸽配对以后,为了达到最佳的育种目的,不管是雄鸽还是雌鸽,身体一定要健壮、精力旺盛、性欲强烈。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产出优质的种蛋,保证种鸽的遗传和种蛋的质量,以及雏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保证种鸽的健康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各人有各人的妙招。不管采取什么样的保健方式和手法,从什么时间开始,使用什么样的保健品进行调理,不用刻意地去追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养鸽环境和经济条件来决定。但是,有一个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种鸽强健的身体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做好育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础。
种鸽孵化
第二步,种蛋的选择
种鸽配对后,正常的情况下,十天左右即可产第一颗种蛋,隔一日,第二颗种蛋产齐。这个时候即可进入淘汰阶段。
种蛋淘汰有三种检查方法:
一是淘汰畸形蛋
方法是从外观上淘汰,淘汰那些过大、过小,或不是椭圆形的,比例不对称的畸形蛋。过小的种蛋,比如像麻雀蛋、鹌鹑蛋一样的种蛋,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种蛋,一般来说是雌鸽身体状况不良产生的。特别大的种蛋,是雌鸽卵巢状况不正常造成的。此外,还有一种是种蛋胎身形成的。比如说,双黄蛋等。
畸形蛋,一般来说都不是正常健康的种蛋,应该坚决予以淘汰。
种蛋大小不一
二是根据蛋体质地淘汰,也是外观淘汰的一种
把蛋壳光亮润泽,单体坚硬的种蛋留下孵化。将麻壳蛋、蛋壳质地不均匀,有螺旋纹理的种蛋遗弃。出现麻壳蛋和有螺旋纹理的种蛋,说明种鸽身体素质没有调理好,不具备育种条件。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雌鸽身体的营养成分和钙质没有达到育种指标所致。这样的种蛋既达不到育种的目的,也不能保障孵出健壮的雏鸽,因此要淘汰处理。
麻壳蛋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蛋内部蛋黄、蛋清的分布状况淘汰
这种方法要借助灯光或太阳光照射,逆光观察。具体方法:可用手掌的拇指和食指握成圆形夹住种蛋,掌心朝向灯光或太阳光方向观察。第二种方法是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挖出一个略小于鸽蛋的圆洞,一只手拿住种蛋,另一只手拿着准备好的有圆洞的纸,把种蛋放在圆洞外面,逆光观察。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清种蛋的内部结构了。然后,根据种蛋内部形状,把那些蛋黄饱满、凝聚紧凑、质感较强、蛋清饱满清亮的选出来孵化。把那些蛋黄质感不强,有松散感、蛋清浑浊,大头部分与外壳之间空隙较大的淘汰。
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种鸽含量配比的遗传规律来选择种蛋。
也就是说决定要第几窝蛋,或者决定那一窝的那一颗种蛋。当然,这种选择方法只有具备一定育种经验才有把握,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种蛋胚胎发育前期
第三步,是胚胎发育期的淘汰
胚胎发育期的检查方法与种蛋内部查看方法一样,也要借助灯光或太阳光来查看。
胚胎发育的检查主要是观察雏鸽胚胎发育期情况和胚胎形成过程,胚胎发育期是指种蛋开始出现血丝,转向胚胎的这一时期。主要检查的是胚胎在形成过程中的胎形,也就是血丝强弱的变化。把血丝饱满、分布清晰、生命力旺盛的种蛋留下,把血丝细小偏弱,看上去生命力不强的种蛋淘汰。当然,雄鸽、雌鸽的胚胎形状有所不同,强壮大小也不一样。因此,要区别对待。
也就是说,两颗种蛋的血丝形状是不一样的。但是总的要求是一致的。比如饱满程度、清晰程度、生命力的强弱等,这些基本要求是一样的。两颗种蛋胚胎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雌鸽与雄鸽的胚胎表现形式不同,雄鸽血丝分布较多,也比较强壮。雌鸽血丝相对来讲比雄鸽偏弱,血丝构成的形态也不一样。所以,根据这一现象,也可以从胚胎的形状上分辨雌鸽与雄鸽来。
种蛋胚胎期
胚胎期的血丝分布
胚胎初型
胚胎发育期
雏鸽即将发育成型
第四步,雏鸽的选择与淘汰
种蛋孵化到18天,第一颗种蛋的雏鸽应该破壳而出了,第二颗蛋的雏鸽一般隔日破壳。
雏鸽破壳的第一时间就要进行选择淘汰,这一选择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看蛋壳破口痕迹是否整齐
具有很强生命力的雏鸽,破壳痕迹在一条水平线上的,表明雏鸽嘴缘破壳有力,出壳也快,说明这样的雏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相反,破壳较慢的,破壳痕迹残差不齐的,或者不能破壳的,说明生命力不太强,雏鸽的身体也应该不是很强壮。这样会影响雏鸽的哺乳与发育,应该在淘汰之列。
雏鸽艰难破壳状态
二是看蛋内营养物的吸收
主要观察蛋壳内的血丝吸收情况,强壮的雏鸽出克后,蛋体内光滑干净,血丝痕迹很少。比较弱一点的雏鸽出壳后,种蛋体内往往会有一些血丝留在其中,而且还会有白色物质残留。血丝和残留物质越多,越说明这只雏鸽没有完全吸收蛋体内的营养物质,体质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应在淘汰之列。
蛋内营养吸收及正常的破壳状态
另外,雏鸽出壳后,身体上的黄色胎毛清晰可见。这个时候就可以观察胎毛的稀密,长短的一些变化。胎毛密集、较长、毛色较重的发育较好,稀薄、比较短的相对要弱一些。
专业定制鸽舍名字+电话号码开口卡环,
颜色:白,黄,绿,黑,粉,红,蓝。当天定订单,当天发货,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包邮到家)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包邮到家)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包邮到家)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