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熟时节乡村游
麦子熟了,石桥子大地上到处呈现着金灿灿的丰收气象。
5月30日,在夏日盛热的气息里,我们踏上了这片广阔平坦的沃土,感受这里独具魅力的乡村风情。
石桥子地处诸城市的西北部,肥美的土地养育得她丰腴秀丽,渠河荆河两水滋润得她灵动毓秀。
在她热情的招引下,我们马不停蹄、风尘仆仆,从上午到下午,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先后游观了英雄的村庄刘家庄、挡驾乾隆的晏驾山、仙龙为王的龙脊岭、祝英台的出生地祝家楼、里丈河北的梁祝冢、春秋构筑的斗鸡台等文化景观。
我们对这片文化厚土的热爱之情,如同田野里旺盛生长的庄稼,也在盛热的天气里热烈生长着……
小英雄福春
李晓
这是我们第二次采访刘家庄老支部书记刘世好。
当他谈到年支前,母亲李瑞兰拄着拐杖迈着小脚,在崎岖不平的乡村土路上,每天来回走四十多里去区委驻地石埠子汇报工作时,眼睛不禁湿润了。
当他谈及兄长福春牺牲时,竟然哽咽起来。七十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火似乎又浮现在眼前。
福春就是在年那场保卫战中牺牲的。
敌人经过六次的冲锋,终于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打开了南围墙。自卫团的队员们与敌人展开了巷战。
李瑞兰带着一些孩子与妇女躲藏在一家民房里,最终还是被敌人发现了,两个鬼子与一个翻译闯了进来。鬼子对着屋里的孩子们气急败坏地喊道:“你们的老子打死了我们三十多个人跑了,这笔血债就由你们来偿还。”鬼子朝门口的一个女孩开了枪,子弹打穿了女孩的头部后,又射进李瑞兰的膝盖。鬼子看着倒在血泊里的女孩,狞笑着吼叫道:“这就是你们反抗的下场!哪个小兔崽子还敢站出来?”李瑞兰知道,敌人已经丧心病狂,要是再没有孩子站出来,屋里的所有人将无一幸免。她低声问趴在怀中的儿子说:“福春,你怕不怕他们?”福春摇头说:“不怕!我跟着父亲上山连狼都不怕。”“那你就站出去,无论他们怎么打你骂你,你都不要吭声!”见福春点了头,李瑞兰就把他推到鬼子前面。只见鬼子把枪一晃,刺刀立马挑破了福春的棉裤,接着又凶残地朝他屁股连捅了几刀,福春的屁股顿时一片血肉模糊。但福春紧咬着牙关,忍受着剧烈的痛疼一声不吭,最后倒在了母亲的怀里……敌人撤退了。母亲抱着福春问:“疼吗?”
福春却问母亲道:“娘,你疼吗?”
母亲凝视着儿子煞白的脸,热泪盈眶地摇着头。福春吃力地问:“娘,你说他们都是什么人?这么凶残!”母亲咬牙切齿地说:“他们是一群豺狼!我们的仇人!”福春声音微弱说:“我长大了,一定去找他们报仇!”说完,福春就闭上了双眼永远也睁不开了!一个刚刚盛开的生命之花,却在开春时悄无声息地凋谢于战火硝烟中。一个刚刚九岁的孩子,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敢与坚强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朱龙河的故事
张秀珍
刘家庄环绕着一条河,叫朱龙河。流淌不息的朱龙河每天都在诉说着一段故事。
话说洪武年间的大移民,刘姓人家的先祖,在移民过来的时候,便落脚在被这条朱龙河环抱的村子里,给庄主打长工。只不过,那时这个村子还姓朱,叫朱家庄。当时,这个庄的庄主家大业大,地多田广,可以说是富甲一方。而且子孙在外地当官做生意的都混得不错。
一路逃荒过来的刘姓先祖,兄弟个在移民动身之前,就在祖宗跟前发誓。老大说,我有一口吃的,就绝不能歇着兄弟的牙!老二说,我身上有一片麻线缕缕,就绝不会冻着兄弟;老三说,好兄弟苦难同当,甘甜共享;老四说.....
这个朱老爷有这么好的家族基业,还是不满足。对给他干活的长工短工百般刁难,打骂侮辱,饭不管饱,衣不给穿暖,心黑手辣,贪婪奢侈,流氓成性。
兄弟几个一忍再忍最后实在忍无可忍,悄悄打了个喳喳,密谋在除夕的夜里,趁着他们的子孙都回家过年的时机,斩草除根革了朱氏满门的命。
兄弟几个掌管朱氏基业后,修桥筑路,恩泽乡里。乡邻们为了感恩,自发的把朱家庄叫成了刘家庄。曾经有人提议,干脆把庄前的这条河也改为刘龙河,刘氏先祖却不同意。他们执意要把朱龙河的“朱”字保留下来,为的是吸取朱氏教训,以此来时时警醒后人,让他们明白前车之辙后车必鉴之的道理。
刘家庄里一株兰丁少玉自古以来,战争都是由男人担当。然而,战争也离不开女人地参与。四十年代,荆山脚下一个小脚女人被卷进了战争,尽管她没有成为叱咤风云的将军,也没有成为呼风唤雨的革命家,但是,她却率领村民抗击了外敌侵略,支援了革命战争,改写了这个村的历史。——题记刘家庄原党支部书记李瑞兰
爆炸声声,浓烟腾腾。
穷凶极恶的鬼子伪军,把刘家庄南围墙炸开了一个豁口,一群猛兽发了疯似地冲进村里,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
自卫队员纷纷从围墙上跳下来,各自为战,与敌人进行着殊死地战斗。
妇救会长李瑞兰,看到一些儿童和妇女在刀枪火光中四处躲闪着,就把他们带到一处房子里隐蔽着。突然,院子里闯进两个鬼子和一个伪军。李瑞兰立即走过去挡住门口,14岁的女儿与9岁的儿子也紧紧跟着她。李瑞兰对敌人说:屋里都是女人和孩子,你们不要进来。一鬼子大喊:八格牙路,你的滚开!李瑞兰毫不畏惧,岿然不动。两个鬼子恼羞成怒,端着刺刀向女儿和儿子刺来。李瑞兰急忙救护孩子,被伪军击中膝盖,昏了过去。
李瑞兰醒了以后,才知道八路军独立营增援刘家庄,鬼子逃离了村子。她的女儿受了重伤,儿子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她的膝盖在当时无法动手术取出子弹,留下了终身残疾。
自卫战结束后,县委向刘家庄派出了工作队。
李瑞兰抹平心灵的创伤,与在战斗中被鬼子砍断胳膊而残疾的丈夫一起,向区委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战后的刘家庄,大部分干部和不少青壮年都牺牲了。面对干部缺少的现状,县长王东年动员李瑞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瑞兰不假思索,果断地说:只要组织信任,我就干!
党支部成立后,着手开展斗地主,分田地的工作。李瑞兰瘸着腿,拄着拐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打击坏人,保护村民,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斗地主分田地,是一项既灵活又原则的事情,尤其是牵扯到家族关系,事情往往比较复杂。李瑞兰在这项斗争中不徇私情,公正廉洁,把这项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丈夫刘德臣的堂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主,为了避免挨斗,带着三百块大洋来到李瑞兰家,对刘德臣和李瑞兰动之以情,晓之以钱。在家族和金钱面前,李瑞兰的公公动了心,要求李瑞兰放堂叔一马。李瑞兰不为所动,对公公义正辞严地说:爹,家里的事我听你的。堂叔的事情可是村里的事,是公事。我不能徇私情。然后她用手指着堂叔,严肃地说:带回你的大洋,去接受政府的处理吧!
大地主刘德富,欺压百姓,罪大恶极,村里准备召开大会公审他。刘德富的儿子刘世贵,早已跑到潍县参加了还乡团。村里准备公审刘德富的消息传到潍县后,刘世贵暴跳如雷,对李瑞兰恨之入骨。他把一颗子弹放在一个盒子里,派人送给了李瑞兰。李瑞兰接到后,家人很惶恐,劝李瑞兰避开这个事情。李瑞兰用拐杖戳着地,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遇到艰险的事情就退让,能对起党组织的信任吗?我个人的生死都无所谓,我不能让我们奋斗多年的事业停滞不前。
在村民大会上,李瑞兰把这颗子弹踩在脚下,铮铮地说:我腿上已经有一颗子弹了,我不怕第二颗子弹,有种的就来吧!共产党即将夺取江山,反动分子就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李瑞兰坚持原则不怕邪恶的行为,增强了村民土改的信心,村里的反动分子却又怕又恨,他们寻找机会,伺机报复。
一天,李瑞兰和丈夫去县上开会,只有女儿一人留在家里。地主刘德富的老婆获悉后,纠集其他地主家的女人一起到了李瑞兰家,把李瑞兰的女儿打得体无完肤。李瑞兰回倒家,看到奄奄一息的女儿,她悲痛无比,义愤填膺。丈夫要带着民兵去报仇。李瑞兰强忍着愤怒,压抑着情绪说:我们是党的干部,不能公报私仇。还是让政府去处理吧。
分了地主的土地后,老百姓种地的热情高涨了,上交公粮支援前线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天刚麻麻亮,村民已经在田野里忙着收割小麦了。
李瑞兰拄着拐杖,一步一瘸地行走在阡陌小道上,查看着麦收的情况。热情地和村民打着招呼。
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万丈光芒照亮了大地。李瑞兰迎着霞光前进着,她像一株高雅的兰花,美化着大地,散发着馨香。
挡
驾
李坤元石桥子镇西魏家庄子一带,有一道岭,该岭并不高,其名却叫摩天岭。岭西南,有一个不大的小村,其名叫鸭湾。岭东南,有一座山,山俗名不俗,竟叫晏驾山。当初,起名者缘何要起上这样的名字呢?是草有根,是事有因。传说,清朝年间,诸城逄戈庄刘墉在京里为官,他在和皇帝闲聊时,常好夸耀家乡诸城。一天,他又滔滔不绝地夸赞起来了。乾隆皇帝听后道:“那好,百闻不如一见,朕不妨去游上一游,赏赏诸城美景儿,一饱眼福。”刘墉见他似在说冒话开玩笑,便探虚实问:“万岁打算何时去?”乾隆道:“时下,正值春暖花开,要去,宜早不宜迟,可择个吉日,于近期去,你看可不可?”刘墉见他真的要去,心一惊:哟,言多必失,这可不好。他一旦去,免不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这且不说,时下,正是家乡锄小苗子的时候,一人忙成仨。在这当口,若安排迎驾接驾,都弃锄去服劳役,一旦贻误了农时,到时候荒了地不打粮食,秋后吃什么?我这岂不是献媚取宠害民卖民!事后被家乡父老知晓,人能不哭着骂我刘某!不行,决不能让他去。说时迟,那时快。他眼珠子一转,马上有了主意。遂把两手一拱:“在下乞求万岁恩准,让我提前一步赶回老家诸城去,以便及早安排迎驾接驾!”乾隆却道:“不必多此一举,届时同去就行。”刘墉说:“不,万岁有所不知。御驾一旦进入诸城边界,迎面遇上一道峻岭。那岭高可触云,名叫摩天岭,岭道狭窄险要无比,单行人过岭攀葛援藤爬行。需我赶回去募集石工凿岭拓道,要不,御轿难以通过。”乾隆道:“那好说,可弃岭择道转路走。”刘墉胸有成竹,紧接道:“若转路走,必经一湾,那湾名叫鸭湾。乍听起来,似乎湾甚小,其实,湾甚大,水很深,水面尚有湍急漩涡,投掷上一羽鹅毛,眨眼沉底,水甚险恶。也需我赶回去募集能工巧匠日夜为万岁打造渡湾龙舟。”“除此,别无道路可择?”“有。”“有就行,可弃湾择道转路走,朕不嫌多走路。”刘墉见连使两招儿不灵,要使出绝招儿。即告道:“若再转路走,必经一山。那山天下黎民百姓皆可路过,唯独万岁不宜过那山。”“因何?”“山名儿不雅。”“叫何名儿?”“在下不敢冒然说出口。”“可说与朕听,恕你无过。”刘墉伸手使食指在龙案上虚划了三个字:晏驾山。过去皇帝咽气死了,曰晏驾。乾隆一看这仨字,顿时眉头一皱皱,眼皮一耷拉,如霜打残叶,半晌,方扫兴道:“朕不去啦。”哎,好,我正等你吐这句话。刘墉又把两手一拱:“在下从命。”因为这番涉及诸城的事儿,诸城人尤爱耳口相传。给那岭那村那山所命上的名儿,原本是从刘墉口中取来的。至今,民间尚留传下这么一首歌谣:摩天岭,晏驾山,鹅毛沉底鸭儿湾。乾隆不来诸城玩,多亏刘墉他会编。(选自《李坤元民间文艺作品选》、原载年第48期《诸城日报》)龙
脊
岭
张秀珍
从吴家楼水库往东南方向看,在群峰争翠的山岭带里,有一座小山,叫龙脊岭。龙脊岭的脚下,泊着一汪清水湖,叫龙湖湾。龙脊岭的山头上自东到西横卧一条岭脊,这条岭脊上的石头,嶙峋清奇,裸露于山岭表面,有些半伏半露,有些深深蛰伏于岭土之下,宛如一条蛰龙。据说,这是掌管这一带水系的仙龙的化身。仙龙掌管的龙脊岭这一带。其中,有个人通过巧取豪夺,聚集了很多很多的财富,他又利用这些财富,拉起一支队伍,并且自封为“皇”。他带领着这支队伍,整天欺男霸女,肆意妄为。就不断有人向仙龙告状。本来不爱多管闲事的仙龙也看不过眼了,就用计谋把他诱骗到龙脊岭脚下东北处的一个湖泊里,然后尾巴一摆,从岭脊岭的东南处卷过一座小山,压住了那人。关于龙脊岭,还有一个名字叫大车岭。据说,仙龙在驾着龙辇飞天西度路过此山,突然困意袭来,按下云头的时候,趔趄了一下,有点像是从云头跌落的样子。因此,这个山就被称作“跶车岭”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卧着仙龙的大车岭,祥瑞之气自是难逃有造化之人的法眼。在某朝某代的某一天,生活在大车岭下的一对老夫妻,在去自家的瓜田里摘瓜的路上,救起了一个昏倒在路边的行人,行人在老夫妻的精心照料下,很快恢复了健康。这人为了报恩,在临走的时候随手在两个又小又瘦的瓜上一摸,然后叮嘱老汉,从今天起,你一刻也不要离开这两颗瓜,等它们熟透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会有一辆装满珠宝的马车从这里经过,那个时候,你就赶紧摘下来朝着马车砸过去。马车只要晃一晃,掉出来的珠宝就可以让你的万世子孙永享富贵安康。切记,切记。那人说完,一晃,眨眼间就消失不见了。老汉看到此,不由肃然起敬,谨慎小心的伺候着这俩个瓜宝贝。可是世间的事就是这样,你越是宝贝它,它就越是给你个样看看,不管老汉怎么尽心尽力,这两个瓜祖宗就是不长个,不变色。老汉见天的不离开瓜田,可就苦了老婆,家里家外干不完的活,还得按时给老汉送饭。就撺掇着老汉说,你把它们摘下来,放在胸前的棉衣里捂着,不也是寸步不离吗?怀里暖和,不还比在这冻天冻地的山里熟得快?老婆说一遍,老汉不听,可是抵不住老婆天天在耳朵跟前叨叨,就听从了老婆的话。瓜摘下来的当天夜里,一辆豪华气派,车身雕刻着龙凤呈祥图饰,周身镶满金珠宝石的、由六匹骏马驾驭的马车,从冉冉升起的月亮里,缓缓驶来。此时,月色朦胧,天地如墨色清浅的画卷,仙乐似有若无,而马车里的珠宝们,却又仿佛耐不得深闺寂寞的少妇一样,在六匹训练有素,节奏感超强的马蹄的嘚嘚嘚、嘚嘚嘚的欢快声里,相互交头接耳,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老婆看到此,呆愣愣地瞅着一点点向着他们驶来的马车,直接傻眼了。还是老汉理智,赶紧哆嗦着双手,探进怀里,摸出俩个瓜,使出吃奶的力气,瞄准马车就砸了过去,当第一个瓜砸在车身上的时候,车纹丝未动,等第二个瓜快要砸向车身上的时候,这六匹马却突然同时发力,快得像火箭一样,一溜烟窜进大车岭里不见了。因此,有些人就把“跶车岭”说成了“砸车岭”,还有些人谐了“跶”的音,说成了“大车岭”。祝家楼村前合影
祝家楼在吴家楼水库西面,离枳坊村二里路,传说是祝英台的出生地。由于祝家人自古以祝英台为耻,故不承认该村有其人,我们只好到它南面的枳坊村采访,
向里丈村村民了解梁祝冢梁祝冢在里丈村的河北。据说,当梁山伯向祝英台家提亲遭到拒绝后,他回家殉情而死。家人按照他的遗嘱,把他葬在渠河北岸通往马家庄子的大路旁。当祝英台出嫁走到这里时,就要求落轿祭拜梁山伯亡灵。她想着三年与梁山伯朝夕相处的难忘情景,不禁悲痛欲绝,撞碑而死。人们就把她与梁山伯合葬在此。
美
丽
乡
村
鲁昭公与“都吉台”
张瘦石我打开《孔子世家》,不知不觉,研读至深夜,顿感老眼昏花,昏昏迷茫中,忽然,又为之一震。春秋时期,顽劣的鲁昭公,竟为“斗鸡台”上,一场小小的斗鸡游戏,失国出齐而后亡,真可谓让天下人耻笑。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年),鲁大夫季孙意如(即季平子)与鲁大夫郈恶(即都昭伯),在“斗鸡台”上斗鸡,为了取胜,各自都耍鬼花招。
传说,鲁国达官贵人经常在“斗鸡台”上斗鸡,为了取胜,鲁大夫在斗鸡之前,季氏偷偷先将芥末面洒在鸡翅上,欲以辣坏郈氏鸡眼想取胜,而郈氏则将辣粉偷偷涂在鸡冠和鸡嘴上,但双方都未取胜;之后,季平子又给鸡套上护甲想取胜;而郈氏则在鸡爪上暗缚铜钩,欲以利爪想斗赢。最后,双方“斗鸡”的结果为:季氏鸡大败。季平子因怒而侵犯郈昭伯,郈昭伯也恼怒季平子。臧昭伯的弟弟会用诈言谗害臧氏,躲藏在季氏家中,臧昭伯囚禁季氏家人。季平子恼怒,囚禁臧氏大臣。臧氏和郈氏向鲁昭公告难,昭公竟为“斗鸡”儿戏,立即兴兵讨伐季氏。季平子请囚、请亡,皆不许。季氏遂联合叔氏、孟氏三家共伐鲁昭公,鲁昭公大败而失国出齐,郈恶亦被孟氏所杀。
后来,晏子劝齐景公,不要挽留这样的人,因为愚蠢的人总好悔恨,不贤德的人总认为自己贤德。被水淹着的人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的人不打听道路,淹着以后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以后再打听道路。这就好像面临外敌入侵,灾祸烧身才急忙去铸造兵器,吃饭噎着才急急忙忙去挖井,即使很快,也来不及了。于是鲁昭公逃到晋国,在晋国乾侯死亡,终年五十一岁。
读书至此,实为昭公可悲!又可叹!在扼腕叹息之余,仔细想想,又觉得鲁昭公荒唐可笑。笑过之后,慢慢细品,又被斗鸡游戏中的“学问”所折服,这种“学问”就是不择手段,就是耍鬼心眼子,去取胜对方,如同今天赌场上的豪赌一样。
又据明万历《诸城县志》记载:“斗鸡台在城阳城东北,高两丈,圆六百步,春秋鲁昭公25年(公元前年)季氏与郈氏斗鸡处。”可见,当时的斗鸡多为赌博,各出赌注,以两鸡相斗结果决定输赢。一场小小的斗鸡游戏,却把自己的国家都赌进去了,在春秋历史上,也许只有鲁昭公一人能做得到。
以史为鉴,玩物丧志,这就是鲁国有名的斗鸡内乱,既荒唐又可笑,否则,也没有诸城今天的“都吉台”。
“斗鸡台”,顾名思义,为斗鸡的场所。古遗址位于在诸城市区,西北25公里的都吉台村。该村多户,多口人,南北东三面环水,为渠河与荆河的汇流处。村前,建有临淄夯土高台一座,故取其谐音“都吉台”,实为“斗鸡台”。台子南北长米,东西宽22米,总面积平方米,文化层厚8.5米,下层为龙山文化,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存,上层有汉代遗物和唐宋遗存,内涵十分丰富。
据说,都吉台村坐落在汉平昌故城遗址上,此地曾多次发现西周、春秋、战国及汉代墓葬,出土了饕餮纹饰的铜尊、双耳铜簋、铜鬲、爵等器物,其造型厚重,纹饰古朴,具有商代特点,是诸城地区发现最早的完整铜器。
年,在遗址南部一春秋墓中,出土了一批铜器,内有一件刻有20多个铭文的大铜盘,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年,在遗址北部一处春秋墓中,出土了车马器、鼎、鬲、盘、壶及一套完整的编钟,皆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考古价值。最为令人惊异的是,在这些文物以及墓中棺椁上,均包裹着一层白色物,为植物做成,有粘性,质轻而薄,有专家疑为原始纸浆。如果这一猜测被证实,那么原始造纸出现的年代将会大大推前。
当然,这里也出土了大量汉代以前,乃至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说明早在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可以说,这里又是山东半岛地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该遗址对研究龙山文化、商周遗存及春秋战国时期齐、鲁、莒等诸侯国的势力范围、疆域、文化交流情况,对研究东夷文化,以及山东半岛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年,该遗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斗鸡台”,郦道元的《水经注》亦有记载:“浯水经平昌城北,城之东有台……名为斗鸡台。”
台下有井,传说井内有龙出入,故又曰:“龙台”,此井在乾隆11年下大雨时坍塌,已是枯井。据村人相传,曾有人早上发现,台上有鸡相斗,说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据出土的大量陶器、铜器证明,早在西周时,此地便有人烟,是诸城最早的聚落遗址之一。此地,汉代为平昌侯刘印封国,即平昌故城。
临了,又听老人说,平昌故城几经兴衰。清初,这里就形成村落,村名“斗鸡台”。清咸丰10年,土匪骚扰,民不聊生,当时斗鸡台已成为较大村庄,有民团又有圩墙,较为安全,因而不少外村人来此避难。民团首领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进士,他组织民团等加固圩墙,增岗设哨,并宣布保护外来难民,在难民中如有作乱者,他有先斩后奏之权。由于措施得力,土匪未能骚扰该村,村庄安全,百姓无恙,盛传“都吉”“都利”,有口皆碑之意。后来,人们根据此意延伸,把“斗鸡台”改称为“都吉台”了。
不管怎么说,鲁昭公竟为了一场斗鸡,把自己的国家赌进去,实在令笔者摇头叹息。呜呼,哀哉!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