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病虫害是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也是果农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
了解病虫害的种类以及用药对于苹果的种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那苹果树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又该如何防治?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病害1.轮纹病
这是苹果树种植过程中多发的一种病害,一般集中在多雨天气。秋季多雨,轮纹病多发。
危害特点:
树枝的皮孔周围会出现近圆形的、近深红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出现树皮开裂、树皮呈现粗皮状的现象。
树皮
幼果时期出现轮纹病的状况较少,一般其多发期在果实成熟期之后,严重时果树在短时间内出现腐烂的现象。
果实轮纹
防治:
1.树干上发现病斑时及时刮除。
2.药剂防治,重点有3个时期。
5月上旬初侵染时;5月到6月上旬,重点喷保护剂如:三乙膦酸铝+多菌灵、代森锰锌;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碱式硫酸铜等。6月上旬病害侵入和初发期;保护剂与治疗剂复配:如三唑酮+乙蒜素乳油;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异菌脲+多菌灵、戊唑醇;恶唑菌酮+氟硅唑等。6月下旬至7月中旬时期。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氨基酸水溶肥。2.轮斑病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果实。
叶片染病,叶斑多集中于叶缘。
病斑初期为褐色至黑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
叶缘病斑呈半圆形,叶中部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且有明显的轮纹。
后期病斑中央部分呈灰褐色或灰白色,上边散生着黑色小粒点,病斑常破裂或穿孔。
高温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
果实染病,病斑黑色,病部软化。
药剂防治:
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多氧霉素、乙蒜素、碱式硫酸铜等。
3.圆斑病
多在气温低时发生,黄河流域4月下旬到5月上旬始发。
5月中下旬进入盛期,一直可延续到10月份。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叶柄、树梢和果实。
叶片染病刚开始出现黄绿色至褐色边缘清晰的圆斑,病斑与腱部交界处呈紫色,中央有个小黑点,像鸡眼形状。
果实染病,果面会出现不规则稍凸起暗褐色不规则或呈放射状污斑,斑上具黑色小粒点,斑下组织硬化或坏死,有时龟裂。
药剂防治:
在落花后发病前用:
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多菌灵、丙森锌、1:2:倍式波尔多液等。
4.炭疽病
果实坐果后便可受侵染,果实生长后期也是发病盛期。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枝条。
初期果面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褐色或深褐色,表面软腐下陷,果肉腐烂呈漏斗形,可烂至果心,具苦味,与好果肉界限明显。
炭疽病初中期后期
中期表面形成小黑粒点,后变黑色,成同心轮纹状排列。
后期严重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使全果腐烂、脱落。有的病果脱水成黑色僵果挂在树上,经冬不落。
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喷碱式硫酸铜胶、代森锰锌等。
发病初期可用异菌脲、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
5.褐斑病
又称绿缘褐斑病,是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危害症状:
病斑有三种类型:
①同心轮纹型。
病斑圆形,四周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周围有绿色晕。
②针芒型。
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
病斑小而多。
③混合型。
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点,但无明显的同心轮纹。
有时果实也受害。病斑褐色,圆形或不整形,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点。局部果肉褐色,呈海绵状干腐。
防治措施:
(1)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及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
(2)一般5月中旬开始喷药,隔15天1次,共3~4次。
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注意:在幼果期喷用波尔多液易产生果锈。
6.斑点落叶病
斑点落叶病是在苹果树的成长阶段多发的病害。
多发于春季、秋季两个阶段,气温不是特别低的时期。
若发生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加重发病。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苹果的幼叶、新梢进而会影响苹果的果实,造成果树减产。
首次发病多发于5至6月,在果树的出叶时期,主要会影响苹果树的幼叶与树梢。
后期发病多发于8至9月,为果实将熟期,这一时期主要会造成树叶大面积枯黄、掉落,从而影响果实的发育情况,进一步影响果树的产量。
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喷:多抗霉素+代森锰锌、丙森锌;多抗霉素+克菌丹等。
发病初或发病较普遍时可喷:宁南霉素、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等。
7.腐烂病
主要表现为溃疡型和枝枯型,以危害苹果枝干为主。
危害症状
溃疡型:
主要危害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发病盛期在冬春季和夏秋季,主要危害衰弱树。
初期病部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肿起、圆形至长形病斑,质地松软,手压凹陷,有黄褐色汁液流出;剥开病皮,整个皮层组织红褐色腐烂,有浓浓的酒糟味,较易剥离。
枝枯型:
病部组织褐色或暗褐色,松软糟烂,边缘不清晰,不肿起,不呈水浸状,病组织腐烂,略带酒糟味,感病枝条失水干枯,后期病斑表面产生很多小黑点。
药剂防治:
腐殖酸+硫酸铜;硫磺+福美双等。
8.黑点病
苹果落花后10天~30天易感病,七月上旬开始发病。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
发病初期围绕皮孔,出现深褐色至黑褐色或墨绿色病斑,病斑大小不一,小的似针尖状。
病斑形状不规则,稍凹陷,果肉稍有苦味,周围有红色晕圈,与苹果痘斑病相似。
防治措施:
(1)果实套袋,可减轻病害发生
(2)套贷前喷药,可选择的药剂:甲基硫菌灵、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多菌灵等。
9.小叶病
主要是由缺锌或不合理的修剪造成的。
危害症状:
两者造成相同点:
主要表现为病枝春季发芽较晚,抽叶后生长停滞,叶片狭小,叶缘向上卷,质厚而脆,叶片呈淡黄绿色,病枝节间短,叶细丛状簇生。
不同点,表现部位:
缺锌表现在一片或一个区域,不是整个植株,症状有轻有重,表现由轻到重的过渡。
不合理修剪症状出现在个别植株或个别骨干枝上。在锯口或环剥口以下大多能抽生2~3个强旺的新梢,大多为隐芽萌发,而缺锌小叶病植株枝条后部较难萌发。
防治措施:
(1)增施有机肥,便于锌吸收利用,合理修剪。
(2)缺锌的补锌元素,在树上或树下增施锌肥。
如发芽前树上喷施3~5%的硫酸锌或发芽初喷1%的硫酸锌溶液,当年效果比较明显。
10.花叶病
危害症状:
主要在叶片上形成各种类型的鲜黄色病斑,其症状变化很大,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
重花叶型:
夏初叶片上出现鲜黄色后变为白色的大型褪绿斑区。
轻花叶型:
只有少数叶片出现少量黄色斑点。
沿脉变色型:
沿脉失绿黄化,形成一个黄色网纹,叶脉之间多小黄斑,而大型褪绿斑区较少。
条斑型:
病叶沿叶脉失绿黄化,并延及到附近的叶肉组织。有时仅主脉或支脉发生黄化:变色部分较宽,有时主脉支脉小脉都出现较窄的黄化,整个叶片呈网纹状。
环斑型:
病叶上出现鲜黄色环状或近环状斑纹,环内仍然是绿色的。
防治:
(1)对病树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有机肥,适当重修剪,增强树势减轻为害。
(2)发病初期可选药剂:混合脂肪酸、盐酸吗啉胍+乙酸铜、三氮唑核苷、宁南霉素等。
11.黑星病
早春是病害的发生主要时期。
果实一般从膨大期开始发病,膨大后期发病最严重,成熟期发病较少。
该病菌可随蚜虫传播。
危害症状:
苹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叶片枯焦,易早期脱落。
叶柄、叶脉及果实等上的症状都与梨黑星病相似,特点是后期在病斑上均覆盖一层黑霉。
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及时排水,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
(2)发病之后可喷:氢氧化铜干悬浮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
12.锈病
一般在春天苹果树开花前后,天气温暖,气温在17~20度,如遇阴雨连绵易发生。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
叶片初患病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的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
发病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
新梢发病,刚开始与叶柄受害相似,后期病部凹陷、龟裂、易折断。
幼果染病后,靠近萼洼附近的果面上出现近圆形病斑,初为橙黄色,后变黄褐色,病斑表面也产生初为黄色、后变为黑色的小点粒,其后在病斑四周产生细管状的锈孢子器,病果生长停滞,病部坚硬,多呈畸形。
药剂预防:
可选药剂有:多菌灵、三唑酮、萎锈灵、烯唑醇、氟硅唑等。
13.锈果病
主要是通过农事操作传染,5~7月是发病高峰期。
一般与梨树混栽的果园或离梨园较近的果园多发。
危害症状:
(1)锈果型:
病果在落花后约一个月,顶部先发生深绿色的水渍状变色部分,逐渐沿果面纵向扩展,并发展成为与心室顶部相对的五条规整的斑纹。
此后五条斑纹逐渐木栓化变成铁锈色病斑。
随着果实的生长、锈斑龟裂,果面粗糙,甚至果皮裂开。
(2)花脸型:
病果在着色前无明显变化。
着色后在果面上散生很多近圆形直至成熟时也不变红的黄绿色斑块。
至果实成熟后,变为红、绿相间的花脸状。
(3)锈果花脸型:
病果上表现有锈斑和花脸的复合症状。
病果在着色前,多在果顶部发生明显的锈斑,或在果面散生零星斑块。
着色后,在未发生锈斑的部分或锈斑周围发生不着色的斑块,呈花脸状。
预防措施:
此病最根本的方法是栽培无毒苹果苗。
清除病源:发现病苗及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锈果不严重,不忍心拔除的,则必须在病树周围开沟断根,防止根部接触传染;轻病树可试行高接抗病品种。
修剪工具消毒杀菌,减少农事操作人为传播等。
果实花脸主要是由虫害引起的,防治时除加杀菌剂外,每次喷药加上阿维菌素,既可提高杀虫效果,也可兼治花脸病。
14.霉心病
一般开始侵入果心的时间是5月下旬。
果实开始发病的时间是6月下旬。
危害症状:
苹果霉心病主要为害果实,造成果实腐心和早期脱落。
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绿色或粉红色霉状物,从心室逐渐向外霉烂,果肉味极苦。
外观症状不明显,较难识别。幼果受害重的,早期脱落。
防治:
发芽前喷撒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用0.3%的五氯酚钠,铲除病菌,减少田间病原。
花后及幼果期可喷药剂有异菌脲、甲基硫菌灵.磺、多菌灵等。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临走前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大家会感谢你的!
学技术、懂营销长按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医院收费低关于白癜风治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