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运动、长时间站立、走路、奔跑的人群,由于脚与鞋子频繁摩擦和压迫,脚上很容易长鸡眼。为此,青年人成为鸡眼的“重灾区”,尤其是喜欢探险或者经常走山路的人。
鸡眼是由于皮肤超负荷受压、摩擦而形成的疙瘩,一般如绿豆、黄豆大小,有的甚至更大如蚕豆大小,呈淡黄或深黄色。鸡眼会刺激真皮层浅层的神经末稍,因此,站立或行走时会引起疼痛。
鸡眼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角质增生,针头至蚕豆大小,呈淡黄或深黄色,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因角质栓尖端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站立或行走时引起疼痛。鸡眼好发于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头处、砪趾胫侧缘,也见于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间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
本病根据损害特点及好发部位一般诊断不难。应鉴别如下。
1.跖疣
不限于足底受压部位,表面呈乳头状角质增生,皮纹中断,常有黑色出血点,挤压痛明显。
2.胼胝
见于跖部压迫处,不整形角化斑片或条状,表面光滑,边缘不清,行走或摩擦不引起疼痛。
3.掌跖点状角化病
掌跖部多发性孤立和圆锥形角质物,不楔入皮内,不限于受摩擦部位。
由鸡眼的成因得知,减少摩擦和挤压可以有效预防鸡眼。
1
一、穿着柔软舒适的鞋子
尽量选择舒适、宽松、鞋底柔软的鞋子,减少走路时鞋子与脚的挤压和摩擦。平时选购鞋子时,要穿鞋多走两步,感觉下是否舒适。生活里最好常备几双鞋子轮着穿,让足部受压的部位得到轮换,以免足部同一个地方持续受到压迫而形成鸡眼。
鞋靴宜柔软合脚,鞋内可衬厚软的鞋垫或海绵垫。女士做好少穿或不穿高跟鞋。
2
有条件的坚持每天泡脚
坚持每天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软化鸡眼和脚垫。洗完脚后,对于容易长死皮、硬茧的部位用磨脚石多磨几下,可以有效地去除死皮和硬茧。最后,再涂抹些润肤露,滋润脚部皮肤,软化肌肤,防止鸡眼的形成。
3
及时到专业的手足护理机构修复护理
根治鸡眼最为常见的方法是用膏药封包修复。由于膏药使用时,操作过程复杂,建议不要自己操作,最好到专业的手足护理机构进行康复。
鸡眼修护过程中,患者应穿宽松、鞋底柔软的鞋子,减少患部的受压和摩擦。鞋内可放置柔软加厚的鞋垫,在长鸡眼处的鞋垫上可挖个洞,以保护鸡眼再次受到摩擦和压迫。
识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