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卦文明简说月份与十二地支

学习《易经》必须联系实际,许多人学习《易经》根本就脱离实际,把易卦、卦爻与时空割裂开来。这样的结果是单纯地学明白了卦爻辞,不知这个卦怎么去用,甚至把卦爻辞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到处套用。这样的学易方法古往今来都普遍存在。还有人根据孔子《易传》记载采用蓍草通过“四营十八变”来模拟天地起源成卦。用这种方法得出的卦对应你所求问的事。古人认为:蓍草揲蓍所得的卦与你所求问之事此时已经同气,而得到的这个卦遁藏你所求问之事的所有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观卦象知晓所求问之事的任何秘密。这种方法古人称为算卦或者叫卜筮。自古以来,易学家根据《易经》原理发明了许多占卜的方法。例如:火珠林、相面、测字、风水等等方法。

古人认为把《易经》用于占卜是大材小用。一部分易学家认为《易经》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我们不能违背《易经》。他们用《易经》的法则来判断过去今天和未来;他们用《易经》的法则和秩序来指导做事;他们用《易经》的法则和秩序来制器。他们不认为自己应用《易经》的方法是占卜,而是必然。用今天的话讲:《易经》就是终极法则。

《易经》使用的历法是夏朝干支历。而不是使用我国的阴历。阴历也称农历,实际是阴阳历,需要平气、合朔、建正。平气指每个月固定两个节气;合朔指每月必须符合晦望朔的月相规律。建正指的是正月必须是寅月。农历用于算卦的不多,梅花易数使用的是这种历法。夏朝的干支历是《易经》使用的历法。

必须熟练记住夏朝的干支历。寅月为一月(也称为正月),卯月为二月,辰月为三月,巳月为四月,午月为五月,未月为六月,申月为七月,酉月为八月,戌月为九月,亥月为十月,子月为十一月,丑月为十二月。记忆方法最好先记住四季,春天为寅卯辰;夏天为巳午未;秋天为申酉戌;冬天为亥子丑。

现行农历,每月有两个节气。春天三个月,寅月立春雨水,卯月惊蛰春分,辰月清明谷雨。夏天三个月,巳月立夏小满,午月芒种夏至,未月小暑大暑。秋天三个月,申月立秋处暑,酉月白露秋分,戌月寒露霜降。冬天三个月,亥月立冬小雪,子月大雪冬至,丑月小寒大寒。

农历每月节气从节开始,而《周易》使用的节气每月从气开始。农历的每月第一个为节,第二个为气。所以,我们要记住《周易》使用的节气分布。冬季三月,亥月小雪大雪,子月冬至小寒,丑月大寒立春。春季三月,寅月雨水惊蛰,卯月春分清明,辰月谷雨立夏。夏季三月,巳月小满芒种,午月夏至小暑,未月大暑立秋。秋季三月,申月处暑白露,酉月秋分寒露,戌月霜降立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yy/12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