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绛天气冷的要命,
寒气侵袭人体,
想要这个冬天健康又温暖,
那么三九贴必须贴起来!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医院三九贴开始预约啦!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三九即将来临,你想好要去哪里贴三九贴祛病、强身了吗?
医院针灸推拿科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传统理论,针对“夏病冬防”开展三九贴疗法,赶紧来预约吧!
-
李国栋:
贺敏
提供(姓名+电话+三九贴预贴)即可
三九贴是怎么回事?
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敷的传统中医疗法,一般说来在每年的“三九”天里的第一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磨成粉末,并制作成药饼,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九贴和三伏贴区别
传统中医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伏天是利用一年当中最热的三天进行治疗,以便达到冬病夏治,而三九天为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在节气上属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在这时候进行治疗,能强身,扶正祛邪。
相同点
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敷的传统中医疗法,一般说来在每年的“三九”天里的第一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磨成粉末,并制作成药饼,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根据传统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论,分别在夏季三伏贴、冬季三九天进行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刺激,来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不同点
三九贴,
是对三伏贴疗效的补充和巩固,与之配合,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增强体质、保健强身的功效。正所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此属于“冬病冬防、冬病冬治”。
还能够对夏季三伏贴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保健目的。
三伏贴,是在农历“三伏”期间,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充沛、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敷贴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祛除寒邪、宿疾、提高卫外功能,此属于“冬病夏治”。
三九贴的好处是什么呢?
三九天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诱发虚寒之症的时候。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内病外治”的理论,在“三九”时段采用具有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温通经络、温补阳气的功效,扶助人体的阳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去除疾病的目的。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通过三九贴进行调治,贴敷的药物通过穴位循经络直达病所祛除疾病。
三九贴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容易感冒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
虚寒疾病:肾虚腰腿痛、四肢寒凉怕冷等
亚健康调理:体虚易感、易于疲劳等
三九贴连续贴敷三年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可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和提高疗效。
三九贴贴敷时间:
三九前加强预贴:
12月13日——12月21日
一九:
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
12月31日——年1月8日
三九:
年1月9日——年1月17日
三九后加强贴:
年1月18日——年1月26日
三九贴贴敷注意事项:
1、“三九贴”药饼贴好后要注意保暖,因遇冷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吸收,也别出太多汗以免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
2、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
3、贴敷期间忌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品。
4、贴敷后皮肤一旦出现水泡要注意保护好创面,不要抓挠,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会痊愈。
5、适宜人群:两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6、禁忌人群:孕妇、发烧、皮肤过敏、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等。
医院针灸推拿科开展中医特色微创和物理疗法
微创疗法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是把针刺疗法及西医的外科手术有机结合起来,既有针灸的性能,又有手术刀的作用,能够直达病所,松解粘连组织,具有简单方便、疗效显著的特点。临床对软组织损伤的疼痛性疾病,疗效确切,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网球肘、腱鞘炎、骨关节病、肩周炎等疗效卓著。
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症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的优点是治疗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损伤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患者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是使用羊肠线对穴位进行植入,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区域,经过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者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
目前主要用于各种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针灸治疗者。如颈、腰椎退行性病变、慢性肠炎、胃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等,也常常用于美容、减肥、保健等项目,将这种疗法用于治疗痤疮、黄褐斑、肥胖以及人体疲劳综合症等。
物理疗法
火龙药灸
火龙药灸疗法,是根据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及王焘著《外台秘要》及民间火龙(热敷)疗法基础上,运用最新科学方法,将名贵中药加工提炼而成的中医火龙增温液结合传统火烧疗法,通过与皮肤的广泛接触、浸润,由表皮吸收渗透到体内肌肉、血液及骨骼中去,直达病灶根源,具有快速镇痛、消炎、消肿的神奇功效。
对于风寒湿邪痹阻所致的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疗效卓著,对于寒凝中焦、脾胃不和所致的急、慢性胃炎等胃肠疾病疗效显著,对于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效果尤佳。
通督灸
督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外治法,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特点,通过经络、腧穴、药物、艾灸、发泡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直对病所以火攻之,充分发挥了经络、腧穴、艾灸、药物及发泡的综合治疗作用,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其主要治疗范围为:
1.强直性脊柱炎,腰痛等骨关节疾病。特别是对强直性脊柱炎,在发病部位通过中药、艾灸、经络的治疗,直达病所,效果显著。
2、虚寒性月经不调、痛经、月子病等妇科的常见病。
3.预防、保健与抗衰老、增强抵抗力。
督脉与任脉、冲脉三者同起于胞中,督脉行于腰背部,任脉、冲脉行于腹胸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身诸阳;诸阴经通过经别的联系合于阳经;因此认为督脉可以沟通全身经络。督灸作用于督脉上,通过督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火针
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火针治疗各种风、寒、湿疾患。该针在摄氏度高温下,不退火、不断裂、不弯曲、不变形,能保持施针时所需的硬度和韧性。在治疗时强调发挥火与针的特异性及其针法的整体性治疗作用,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针法具有“自然疗法”的特点。该针具有针与灸的双重功效,防止出血,发挥疏通经脉,调节气血的作用,临床使用很广。
治疗范围:适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科等近百种病症: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腱鞘囊肿、胃脘痛、慢性结肠炎、肩周炎、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鸡眼、寻常疣、带状疱疹等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