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在肚脐眼内的污渍看上去就像黑芝麻一样,一般只要被我们发现,就会想要去清理。但是也有不少人,因为老人说“不要扣肚脐眼”,而防止不管,不去清理的。那么,堆积在肚脐眼的污渍到底是什么呢?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肚脐内的“黑芝麻”究竟是什么?
肚脐眼内的“黑芝麻”主要由皮垢、皮脂、汗液、毛发、肥皂残留物组成的垃圾。这些物体在肚脐眼内混合,直至变硬,形成如同黑芝麻一般的黑色颗粒状物体。
由于认得肚脐一般呈凹陷状,因此比起表面皮肤更容易有脏东西,在我们洗澡时也容易忽略,因此在肚脐眼内的污渍会逐渐蓄积,形成颗粒。而且,这种黑芝麻绝大多数都位于自己无法看到的位置,所以很多人都无法自觉发现肚脐脏了的事实。
医院为患者清理肚脐
像这样,如果长时间不管肚脐内的污渍,“黑芝麻”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有的会像小棍子或塞栓一般变长,或者变硬变大,如题小石子、黑炭一般。
甚至有人自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清洗过肚脐,导致肚脐变大,可以清楚看到“黑芝麻”。在高龄层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肚脐内的“黑芝麻”比马桶更脏更臭?
有实验证明,采取了肚脐眼内的“黑芝麻”后进行调查,其细菌数为万个/g,是马桶水内所含细菌数的约倍。
这个结果虽然让人震惊,但是,请不要担心,这些菌群未必都是不干净的菌种。据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共同研究小组“BellyButtonBiodiversity(肚脐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显示,人的肚脐里面寄生着大约种细菌,其中有80%的细菌身份已得到证实,主要是无害的皮肤寄生细菌。还有种是未知细菌,有的细菌还只会在海洋中才有,有的是只有日本的土壤里才有。可见,肚脐还真是藏污纳垢的高手,稀世细菌都躲不过它的收藏。
但是,有不少人的肚脐“黑芝麻”会散发出恶臭,由此可见,因体温和汗液,肚脐内可以算上是一个菌种培养室,除了有益菌外,对人体不利的菌群也很容易繁殖。
肚脐内的“黑芝麻”很危险?会造成疾病?
肚脐内的“黑芝麻”本身就是垃圾,是无害的。但是若蓄积过多,会感染在肚脐周围皮肤上形成的创伤,引发脐炎。脐炎多见于刚刚切除脐带的新生婴儿,但是也可见成人因杂菌感染引发该疾病。
脐炎发作,肚脐会有以下症状
● 出现湿疹
● 疼痛
● 肚脐周围肿胀发红
● 化脓
化脓后,肚脐周围会有发热感。此外,若肚脐眼传来强烈恶臭者,也可能使脐炎所致。
在出现脐炎时,需要前往皮肤科就诊,对肚脐进行消毒并服用抗生素治疗。
虽然并不常见,但是若肚脐下层的腹膜感染真菌,可能会引发性命攸关的“腹膜炎”。
肚脐应该清理还是放任不管?
有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不要扣肚脐眼”,久而久之就在洗澡时不注意清洁肚脐眼了。那么,究竟该不该清洁肚脐呢?答案是,应该清洁。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过度清洁。
肚脐的正下方分为皮下组织、腹直肌、瘢痕组织、腹膜。
肚脐是与内脏距离最近的组织,周围微血管与神经密布,而胃肠分布着大量的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支配着呼吸、消化两大系统的大部分器官。当宝宝用手抠肚脐,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也会兴奋,会引起肠蠕动亢奋或肠痉挛。而老人说的抠肚脐肚子会痛或引发拉肚子,就是迷走神经被人工干预引发的后果。
适当清洁,肚脐的清洁方法
虽然不能经常抠肚脐,但是为了卫生还是需要清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止脐泥形成,预防性的在日常生活中清洁肚脐。肚脐是容易蓄积污渍的部位,因此需要在平时就形成清洁习惯。
在洗澡时清洗
养成定期清洁肚脐的好习惯,最简单的就是在洗澡时,有意识的清洗肚脐。洗澡时残留在皮肤上的污垢会吸收水分,膨胀后更容易脱落,是清洁肚脐的最佳时机。
洗澡时用浴巾打湿肥皂后,包住手指在肚脐部来回旋转,重复2~3次后即可。每周进行2~3次,肚脐就会变得干净无异味。
肚脐的皮肤薄且柔嫩,不可以用力摩擦。用尼龙毛巾或者指甲清洗会弄伤皮肤,因此建议使用棉质毛巾或纱布等质地柔软的棉布清洗。
脐泥要用甘油+棉棒清洁
若发现肚脐内有污渍蓄积,或者在深处发现了脐泥,需要尽早清除。
需要准备棉棒、橄榄油(或者婴儿油·卸妆油)及纸巾,在入浴后,肚脐内的污渍吸水膨胀时进行清理。
1.用甘油浸湿棉棒,轻柔的擦拭肚脐中央
2.用棉棒擦去浮起来的污垢
3.用新的棉棒替换弄脏后的棉棒
4.反复进行1~3次,直至污垢消失
颗粒状的脐泥要用甘油浸润后除去
已经凝固形成颗粒状的脐泥无法像表层污垢那样轻松除去。需要用甘油弄软后轻柔擦去。
需要准备棉棒、橄榄油等、保鲜膜、毛巾、纸巾。
1.仰躺
2.向肚脐注入甘油
3.用保鲜膜包裹约10分钟
4.用纸巾擦去甘油,利用棉棒取出颗粒状脐泥
涂抹润肤乳后放置一晚
还可以通过不使用甘油的方法清洁肚脐。在肚脐中央涂抹润肤乳,使用保鲜膜包裹一晚,第二天用纸巾擦去润肤乳,并用棉签取出颗粒状脐泥。润肤乳可选身体乳、护手霜、凡士林等常见用品。
无法自行清除的脐泥需要前往皮肤科就诊
过大的脐泥很难自行清理,这种被称为脐石,像石头一样坚硬,已经紧贴皮肤无法简单清除。这种情况下,若自己强行取出会引发炎症和腹痛,甚至越弄越深。正确的方法是前往皮肤科,请专业的医师处理。
容易蓄积脐泥的人群
符合以下条件的人群,容易在肚脐蓄积脐泥。
● 肚脐较深的人
● 男性
● 高龄者
● 肥胖人群(腹部脂肪层厚)
● 肚脐周围毛发浓厚者
脐带是连接母亲和婴儿的桥梁,而肚脐是新生儿的第一条疤痕。但是由于从出生后开始就没有特别大的用场,因此往往被人忽略。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注意肚脐卫生,特别是上述人群,以免麻烦的疾病找上门。
-END-
更多详情请拨打贵宾专线
--
或浏览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