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鸡眼的鉴别,一文读懂

跖疣与鸡眼由于好发部位、早期皮损性状相似较易引起混淆,故在此将跖疣和鸡眼在临床表现上的区别进行总结,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区别

鸡眼

跖疣

部位

多发生在易受压和磨擦的部位: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

非受压部位也可见

传染性

不传染

有传染性

数量

一般单发

常多发

形态

针头至蚕豆大小的黄色局限性角质增生,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稍透明,与皮面齐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其上皮纹与周围正常皮肤皮纹连接完整。

初起为针头大小角质性丘疹,逐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而形成圆形、椭圆形灰黄或褐黄色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角化、粗糙,边缘绕以稍高增厚的角质环,境界清楚,皮纹消失。

黑点

常有散在小黑点。若看不清楚,可适当刮除表面角质层,下方有乳白色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后的出血点或因血液外渗凝固形成的小黑点。

生长速度

缓慢,至少三五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形成。

迅速,一般数天~1个月就可以长大。

痛感

压痛感明显

捏痛感明显

(鸡眼,图片源自网络)

(跖疣,图片源自网络)

讨论

鸡眼和跖疣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皮肤病,鸡眼是因长期机械刺激引起角质层增生所致,属于物理性皮肤病;跖疣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的良性赘生物,属于病毒性皮肤病。在诊断时,注意仔细观察皮疹细微的变化,避免进入以部位来定鸡眼跖疣的误区,在临床上还是不难鉴别的。

治疗

鸡眼

先用热水浸泡患处,使角质增厚处变软,削去表皮角质增生部分,再选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将鸡眼膏内药块敷在患处,每周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去除已软化的角质,直到脱落。

2、鸦胆子仁捣烂,胶布贴敷患处,每日一次。

3、六神丸50g醋调患处,每日一次。

也可通过电灼、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防护上要嘱咐患者穿宽松柔软的鞋子、棉袜,鞋内垫上较厚的棉垫。

跖疣

局部外用药可选咪喹莫特、10%水杨酸、5-氟尿嘧啶、维甲酸、鸦胆子等,操作时注意保护周围皮肤,适用于皮损较大者。数目较少者可选用手术刮除、电灼等治疗方法。

多发者可予以口服中药治疗,方选铲疣软坚汤加减,灵磁石、代赭石、生牡蛎、珍珠母各30g,地骨皮、茯苓皮、薏苡仁各15g,川牛膝、柴胡、赤芍、桃仁、红花、皂荚刺各6g,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两次服。

参考:1.凌伟军,刘忠绪,刘波,etal.跖疣误诊为鸡眼例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3(4):-.

2.周林,郑永根.病毒感染性跖疣误诊为鸡眼2例[J].人民军医,(11):-.

来源:红杏e生

作者:王朱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基层医生全科诊疗技能研修班”年6月开班,欲了解研修班详情,







































元旦预防白癜风
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bd/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