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难忘的抗美援朝生涯记抗美援朝

题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辣酸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满腔豪情。今天,新时代的我们可能没有机会体验枪林弹雨、饥寒交迫,但是透过老一辈军垦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窥见我们党、我们国家有如今的成就,当年他们付出了什么。有幸采访五团沙河镇92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尹金义,他带领我走进那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涯……今年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尹金义,出生于年,湖北枣阳人,现在生活在五团沙河镇。年底参加中共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尹金义随部队在辽宁参加建设。年退伍后回到枣阳。年支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胜利九场(现兵团第一师五团沙河镇)至今。

捡了条命

年底,22岁的尹金义响应国家号召,在枣阳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县里集训后就坐上了去前线的火车,火车只能开到辽宁丹东,大部队只能步行跨过鸭绿江,那时候敌军侦察机每天在头顶盘旋,因此,部队只能夜间行军,白天就潜伏在山林里睡觉。因为是增援部队,基本上都是新兵,尹金义所在的连队作为补充力量被安排在二线。刚到的第一天,班长说有饺子馅和白面,可以包饺子,尹金义主动提出去生火,班长要求生火不能冒烟,尹金义还没开始点火,同班的一个四川籍士兵走过来说:“班长让我过来换你回去,你们湖北人吃面多,让你回去和面。”尹金义刚离开没走多远,一发炮弹就打在身后,等大家都回过神来,经过一番救援,那个四川籍士兵已经牺牲,尹金义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捡了一条命。

鸡眼病

抵达前线的时候已经是战争最焦灼的时候,据尹金义回忆,战争相当惨烈,当年6月份参军的老兵已经没剩下多少,道路桥梁都是当晚修好第二天被炸毁,反反复复,所以运送给养特别难,别说吃菜,就连吃饱都是问题,每天就是白米饭拌黄豆,一段时间下来,战士们都得了“鸡眼病”,也就是夜盲症,夜里看不见,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偏方,要求大家用松树叶煮水喝,可能有点效果,不多久也就见好了。战士们用水都很困难,自己的碗都栓在裤腰带上,吃过饭都是抓一把土擦擦,下次吃饭再用衣服擦擦接着吃。战士们都睡在山坡上,连续几个月不脱衣服不洗脸不洗脚,有些老兵的翻毛军鞋里一抓就是一把虱子。刚去的时候他们还笑话老兵,后来大家都一样了。

六挺机枪打下一架飞机

敌军多架轰炸机飞来,上级命令打下来,当时只有6架机枪,一起开枪射击,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只打下一架飞机,因为都是新兵,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打,也不会计算提前量,也不知道是哪一架机枪打下来的,所以部队就都给大家给了表彰。

抗美援朝结束后,尹金义随部队来到辽宁参加营房建设,用石头砌房子,开山炸石,因为表现突出还获得三等功。退役没两年,他就支边来到兵团农一师胜利九场,也就是五团沙河镇,参加兵团建设,开荒种地,在兵团60多年,将自己的青春也献给了兵团建设。回想起兵团的岁月,尹金义轻描淡写,他觉得在兵团吃得苦都算不上什么,比起战争年代,已经是享福了。年中央还给他颁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尹金义说:“中央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去年给我发了一个纪念章,还给我元钱,我对国家的贡献不多,现在还有几千块钱的退休工资,挺好的。”

文、视频:梁君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zljy/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