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体温变得比较低:体温下降1度C,免疫力就下降30%
白血球可说是免疫系统的中枢,一旦体温上升,就会让它的贪吃和杀菌能力跟着变活跃。
感冒或身体状况不好时,常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这是因为此时身体的免疫军队正处于奋战的状态,也就是身体正在让体温上升,好让白血球的免疫作用能够火力全开。
★现代人的免疫力比以前的人弱体温比正常值多升高1度C,免疫力就会瞬间提升5~6倍;相反地,体温一下降,就会让白血球的活动力变得迟缓,造成免疫力低落。
从研究了解,当体温下降1度C,免疫力就会下降超过30%以上。
现代人的体温越来越低,50年前的日本人平均体温为36.8度C,但是现在却下降到顶多为36.2~36.3度C,而大多数人的体温其实只有35度而已。也就是说,现代人比以前的人,体温下降了近1度C,代表着免疫力也下降了超过30%。
另外,一般人认为癌细胞在35度C的环境下最容易繁殖,一旦体温在39.3度C以上就会凋亡。或许这能说明体温大多是35度C的现代人,为何会这么容易得到癌症。
★体温低是所有大病小病的原因一旦体温下降、免疫力低落,除了癌症以外的其他各种病症也会很容易发生。体温一下降就会出现的不适症状:
●疼痛
头痛、腰痛、神经痛等疼痛,很多是因为体寒所引起的。若疼痛的那个部位连带会感觉热热的,就是身体想办法要加温,好让血液循环顺畅以治好疼痛的证据。
●感冒
感冒的英语是「COLD」,正如字面的意思,感冒是由于体寒而引起的。得到感冒或支气管炎就会发烧,这就是为了保护冷掉的身体所产生的症状。
●便秘、浮肿
肚子太过冰冷,会让肠胃的运作变迟钝而导致便秘,也会让小便和汗的排泄变差,因而让水分和排泄物囤积在体内,容易造成身体浮肿。
●精神疾病
因忧郁症而自杀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寒冷地区居多,由此可看出忧郁症和体寒有关。
免疫力会下降的两大原因
1生活中运动减少,身上肌肉变少,身体变冷变寒了
2过着不运动的"轻松生活"
不使用肌肉的生活造成免疫力下降现代人的体温低、免疫力下降的一个很大原因,可以说是因为过着便利轻松的生活,不需要运动到身体所造成的。
在50年前,人的平均体温比现在约高了1度C,因为打扫房子时会用长掸子、扫把、抹布清扫;洗衣服时会用洗衣板,用力敲敲打打,将污渍敲掉后,再将衣服一件一件地晾起来,像这样的做家事方法,就是全身运动。而且以前的交通不太发达,走很长一段路买个东西、上班、上课、办事,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但现在的社会,不管是吸尘器或是洗衣机这类的家庭电器,都十分普及,所以就算不怎么运动到身体,也能做好家事,不用站站坐坐,也能用一指神功按一按遥控器,将万事都搞定。
因此,我们的运动量变得非常少,使用肌肉的机会也减少了。如果我们不使用肌肉,会有什么后果呢?
人体的体温约有40%使由肌肉负责产出的,而现代人就是因为不使用肌肉,才会造成体温下降。
相反地,使用肌肉,就能让体温升高。一般的情况下,做运动或劳动肌肉到身体稍微开始出汗时,体温会上升1度C,也就是只要我们动一动身体开始流汗时,免疫力也会一瞬间提升5~6倍。
腹部和腿部的肌肉变少了「人体发热器」——肌肉「肌肉」可产生40%以上的体温,为重要的发热器官,它占了男性约45%、女性约36%的体重比例,可说是人类最大的器官。
举例来说,一位体重50公斤的女性,全身大约会有18公斤的肌肉。
你知道我们全身的肌肉,有70%是集中在下半身吗?所以腹部和腿部的肌肉变少,会让体温变低,进而直接造成免疫力变差。
「老化从腿部开始」,意思就是指人到了某个年龄之后,集中在下半身的肌肉量会变少,免疫力也跟着变差。
步行对提升免疫力非常有效。做运动锻鍊下半身,有助于打造健康的身体。
腹部暖暖的,身心更健康中医认为腹部是「正中心」,就是指腹部位于身体的中心处,此处是生命基本的重要部位。
摸一摸腹部就能得知身体的各种状况,而其中不得不令人在意的,就是腹部变冷这件事。
「正中心」寒冷则全身都冷,即使怕热的人,若肚子摸起来冷冷的话,也算是「易冷体质」。
寒冷会让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但其中又以腹部发冷,最容易让免疫力大幅下降。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肠道里存在着集合淋巴结免疫器官等全身约70%的淋巴组织,因此肠道可说是人体免疫力中心。
此外,全身约有90%的血清素存在肠道中,应该有很多人听过血清素这个名词,它是神经传导物质,目前认为血清素不足和忧郁症之间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所以负责保护肠道的重责大任,就有赖腹肌了。腹肌无力,肠道就会变冷、变寒,造成免疫力和精神变差;相反地,腹肌有力,腹部温暖,肠道的血液循环就会畅通,身心也会变得有朝气、有精神。
小儿常识
小儿感冒
小儿发烧
小儿腹泻
夜啼
妇科
月经
宫寒
乳腺
丰胸
减肥
美容
养颜
排毒
痘痘
手麻
泡脚
脚气
脚臭
辐射
衰老
男科
补肾
腰痛
腰间盘
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痛
背痛
腿痛
颈椎病
痛风
高血压
糖尿病
风湿
胃病
胃痛
小腹突出
便秘
痔疮
眼病
养肝
感冒
咳嗽
咽炎
鼻炎
牙痛
口腔溃疡
解酒
皮肤
手脱皮
脚跟痛
抽筋
脚鸡眼
手脚皲裂
白发
脱发
失眠
长寿
补血
湿气
经络
偏方
↓点下面阅读原文看更多养生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