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是足部皮肤角质增生性损害,呈淡黄或深黄色,与我们常说的脚底老茧略有不同,后者呈扁平状。
哪些人容易长鸡眼?
长久站立或行走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受压是重要的发病诱因。由于穿着不合脚的鞋袜(高跟鞋、尖头鞋等),足部解剖结构的差异或异常,足部反复机械性创伤而导致鸡眼产生。
也许有人会说,家里老人也没穿高跟鞋,怎么也得了鸡眼了?但没穿高跟鞋,并不能说明她穿了合适的鞋子,穿不合适的鞋子,长期的摩擦和皮肤受压,就容易引起圆锥角质层增厚、变硬。
鸡眼可恶,但可防可治
鸡眼的治疗方法多,可采用冷冻、激光或手术治疗。也可采用保守治疗,比如说鸡眼膏、药水等。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在患处贴上鸡眼膏,贴了好几盒,但还是无法祛除鸡眼,或者鸡眼出现了破损、流脓等异常现象。其实,大家在选择药物治疗时,最重要的是要看它能不能拔出长在肉里面的鸡眼根刺,拔出是指让毒素从内往外“发”出,而不是像鸡眼膏那样靠腐蚀掉鸡眼的原理。鸡眼膏治疗轻症还可以,如果对于重症,尤其是兑付比较深的鸡眼,就有点显得力不从心了,更主要的是,现实中很多人受不了“捥肉”的那份罪。
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在治疗鸡眼方面有显著效果,能够做到无痛苦,轻松从根部“发”出毒素,鸡眼患者只需每天早晚滴上两滴药水,滴在鸡眼处,操作方便,无需像鸡眼膏那样(贴上一定时间之后再起下来,然后又要用刀挖掉被腐蚀的肉,弄不好就把附近的好肉腐蚀了,让患者的患处扩大化,最主要的是痛苦不堪),轻者一周拔根,重者月余拔根。这种滴药水的方式对于那些受不了鸡眼膏“捥肉”痛苦的患者来说,对于那些受不了手术痛苦,也不想花高额费用治疗的患者而言,对于慎用冷冻法的特殊群体等人,是极佳选择。
欲了解更多相关问题,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