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迟播为何要增大用种量才能夺得高产,原

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农村俗语说“寒露油菜霜降麦,立冬过后种翻倍”,意思是说寒露是播种油菜的季节,霜降是种小麦的季节,这两种作物到了立冬以后播种,使用种子的量必须要翻倍。为什么小麦迟播以后,种子要翻倍的使用呢?这不是浪费种子吗?其实不然,到了立冬季以后播种小麦,种子量不翻倍,会影响小麦产量,原因在哪里?这是由小麦分蘖期的分蘖率来决定的,下面就来谈谈小麦播种与分蘖及其产量的关系问题。小麦播种一般情况下,长江流域以北广大麦区,适宜于霜降节以后播种,日常温度在25℃左右,非常适宜小麦的发芽和分蘖,但也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小麦播种期。

若平均气温高过25℃的时候,不适宜小麦的播种,因为这样的气温,导致小麦发芽快,出苗早,提前进入分蘖期,使小麦容易出现旺长,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对小麦后期的管理非常不利,将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到了气温在25℃以下的时候,才适合小麦播种,这个时候小麦播种后一般情况下7~10天时间出苗,当小麦出苗以后,气温缓慢下降到20℃左右,非常适合小麦在幼苗期的分蘖,小麦幼苗进入分蘖期,大约到大雪节过后,气温下降到8℃左右,幼苗生长和分蘖基本停止。这个时候,一粒小麦种子发芽以后,在小麦分蘖期可以生成3~9株分蘖株,小麦的产量就是由这些分蘖植株所形成的,这些分蘖株是形成小麦产量的主要来源,称之为“有效分蘖株”。

所以,小麦播种过迟的时候,气温比较低,小麦发芽缓慢,出苗慢,压缩了小麦的分蘖期,导致小麦幼苗分蘖不充分,有效分蘖株,数量过少,只有2~3个分蘖株,造成形成产量的分蘖株数量过少,影响小麦的产量。小麦在霜降以后适时播种,其种子的用量大约为18~28斤之间,播种越早用种量越少,分蘖程度越强,这样小麦的亩单位形成产量的基本苗,即有效分蘖株,就能满足人们对小麦产量的要求的。小麦在霜降以后,播种期推迟了,气温下降了,小麦发芽的时间拉长,逐渐压缩了小麦有效分蘖株的分蘖期,导致形成小麦产量的分蘖减少,因此,为了补救这一缺点,只有通过增加小麦种子的播种量,才能保障小麦产量不下降,所以在立冬节之前播种的小麦种子不能低于28斤/亩。

到立冬节以后播种小麦,因气温逐渐下降,小麦种子发芽时间在10~18天之间,小麦的有效分蘖期下缩了,导致小麦形成产量的有效分蘖株不足,必须通过增加小麦种子的量,来满足小麦的产量要求。通常的时候,小麦在立冬以后播种,其小麦的用种量,必须成倍的增加,一般情况下每亩的用种量是30~45斤之间,离立冬季时间越长,用种量越多。只有这样就能避免小麦有效分蘖株数达标,产量不会下降,否则就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导致夏粮减收减产。以上纯是本人经验和观点,大家对此看法不一样,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zljy/11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