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高,而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之一,其可能导致的致残(截肢),长期的伤口不愈让许多糖尿病人忧心忡忡,而糖尿病病人任何一个划伤都会令其紧张。而真实的糖尿病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一什么是糖尿病足?
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糖尿病足应当具备几个要素:第一是糖尿病患者,第二是应当有足部组织营养障碍(溃疡或坏疽),第三是伴有一定下肢神经或/和血管病变;三者缺一不可,否者就不能称其为糖尿病足。没有组织缺损的足可以是“高危足”。感染不是必须的,但是大多数都会有感染,尤其是缺血情况下极易感染。
二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足是一组足部病变的综合征,不是单一症状。如有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足部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裂破损,易引起感染;感觉神经病变:感觉减退或缺乏,微小病变不能及时治疗,导致伤口迅速扩展;运动神经病变:足畸形、肌肉萎缩。如有下肢血管病变就会引起下肢缺血,如间歇性跛行,皮肤发凉,肌肉萎缩,足部出现溃疡,静息痛,坏疽等表现。
三糖尿病的病人如何自我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风险呢?
1.首先判断足部的皮肤是否有变化,是否皮肤干燥,脱屑,有胼胝(鸡眼),足趾形态是否有变化(如足趾下垂等);走路的时候是不是洗脚的时候先用水试一试水温,再用脚试一试水温,体会一下两者的区别,如果感觉有异常,可能存在周围神经病变。
2.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看看是否有搏动。(图一)
图一(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位置)
3.如果出现皮肤红肿,温度增高,破损,可能出现了感染,医院就诊。(图二)
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