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白露

白露时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节气物候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这会儿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传统习俗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诗意节气谚语俗语

白露秋分菜,寒露霜降麦,芒种前后秧。江苏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头齐;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江苏

白露白露,身子不露。江苏(南京)

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江苏(南通)注:“白茫茫”指下雨。

诗词

白露

《白露》

杜甫(唐)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

《玉阶怨》

李白(唐)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白露

《秋露》

雍陶(唐)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白露

《南湖晚秋》

白居易(唐)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编辑:蔡阳艳

审核:张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zjjy/12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