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拴马槐火车从桥上驶过“北方小九寨”许村风光在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有一座始建于距今约年前北宋年间的村庄——许村。整个村子山水环绕、绿植相拥,因为自然风光秀美被称为“北方小九寨”。“北方小九寨”许村风光解放战争时期,陈毅、粟裕曾率部驻许村,燃油灯、居茅屋,运筹帷幄莱芜战役之大计。在许村驻扎期间,陈毅时常到拴马的千年古槐树下与百姓对弈或展望未来。多年后,村民为纪念这段红色岁月,在陈毅拴马槐树旁立石碑铭记,如今,陈毅拴马槐已成为一处红色革命教育景点,向村民及游客们诉说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照亮后辈革命精神传承之路。不姓“许”的许村美景故事多霜降已过,秋意渐浓。在驱车前往的路上,记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关于许村的美图。由沂源县城驱车向西南大约20分钟后,穿过“许村”门楼后,沿蜿蜒曲折却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前行,不觉间就来到了被当地称为“醉美银杏林”的网红打卡地。据说许村当初就是因为这片美丽的银杏林而火得一发不可收拾。虽说现在刚步入深秋,银杏叶还未完全变黄,但不少游客已经提前来感受她的风采了。银杏林对面是“萌娃乐园”,这里是为孩子们打造的游乐世界。沙滩上,人力过山车、蹦床、秋千、独木桥等游乐项目吸引着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玩。“萌娃乐园”乐翻天玻璃栈台上好风光继续前行,在村中心广场见到了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庆友。当记者问道在许村姓“许”的是不是大户时,孙庆友呵呵一笑道“恰恰相反,我们村没有一户姓许的。”看着记者一脸疑惑,孙庆友解释道:“相传北宋时期,一冯姓人家迁居于此,后又有马、吴、侯、阴等姓氏相继迁入,村庄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南宋时期因宫廷政变,一公主逃难至此,被村里一壮士所救,两人互生爱慕,情定终身。后皇帝感其救女之恩,遂赐婚。不过公主未婚而亡,葬于村西凤凰山,后人引用皇帝‘许婚’之意,命名此处为‘许村’,以此纪念。”虽然许村不姓“许”,却有一段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随后,孙庆友带领记者一行参观了广场旁边的热带水果园,能近距离看到热带水果在我们北方茁壮成长,感觉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科学的种植加上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硬是让火龙果、香蕉、木瓜等一众热带水果克服了北方的水土不服,在村里“安家落户”。一排排整齐的火龙果树上挂满了鲜艳的果实;四五米高的香蕉树枝繁叶茂,粗壮的树干上垂吊着一米多高的香蕉串;郁郁葱葱的木瓜树上,青木瓜沉甸甸地挂在树干,个个肥嫩硕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这里仿佛置身一片热带雨林。热带水果园里的火龙果坐上观光车,一路登山而上,便来到可以俯瞰“天湖之眼”的玻璃栈台。“你可以向下看,那片树林是不是很像一只眼睛?现在马上就到了这里最美的时候了,树叶泛黄,造型优美,很像南方的九寨沟,所以被称为小九寨。”碧绿的湖水宛如一颗翠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置身于此不再是赏画,而是入画,尽情体会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写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所描绘的神奇美妙感觉。一条路,打开许村致富的“窗口”“许村地处偏远、道路不通,曾经是个贫穷的山村。”孙庆友说,上世纪90年代,沂源县开始大力发展林果业,许村凭借紧靠张庄河、田庄水库的优势,在相邻的凤凰山和瞭景台山广泛种植桃树、西瓜、葡萄。但是,当村民们把水果采摘下来之后,因为山路崎岖、道路不畅,他们只能用小推车往外运。村民种植的中华寿桃又大又甜孙庆友说:“咱这个路要是不修的话,坑坑洼洼的,遇到个下雨阴天什么的,车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村民的劳动就白费了。”像西瓜和葡萄这种水果很容易因为道路颠簸而破碎,当年一车的水果从村里拉到县城,能摔坏一半。所以才有了那个顺口溜“黄瓜掉了刺,西瓜裂了纹,葡萄剩了粒,老百姓落了泪。”“当时反复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会,大家认为要致富,先修路,最终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先把路修起来。”孙庆友说,“但是没有跟村民要一分钱,通过上面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再加上我们村办企业水泥厂投了部分资,把这个路就修起来了。”如今,蜿蜒的山路与笔直的高速路连接在一起,许村出产的水果不仅卖到了中心城区,还卖到了济南、青岛;该村出产的寿桃,自年开始长期供应香港市场,大部分村民就此走上了致富路。路畅通了,农产品不愁卖了,市场需求量大增。许村人又开始琢磨建设大棚种植水果蔬菜。在街道办的帮助下,许村在靠近张庄河的地方建起了高标准的钢结构大棚。现在,即便是在冬天,大棚内的草莓、黄瓜、香菇依然长得非常好。由村党支部牵头,许村于年注册成立沂源县农乐果蔬专业合作社,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充分整合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先后投资余万元,流转土地90余亩,建设农业产业大棚26个,大棚以火龙果、香蕉、草莓、蔬菜等种植为主,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建设投资入股合作社,收益按比例分成。年十一假期游客泛舟游玩“村集体+托管合伙人”开启文旅农商新模式许村“第一书记”曾宪锋说:“村里的景色这么好,要让更多人看到,但是村民不懂经营,得找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我们‘第一书记’到村就要帮助群众解决这些问题。”曾宪锋说“我们联系了一家叫圣邦的旅游发展公司,请他们来参与打造乡村旅游,进一步开发我们村的旅游项目。”就这样,通过探索“村集体+托管合伙人”模式,许村把村庄景区资源交由第三方公司统一运营,拉动乡村旅游的人气。“‘村集体+托管合伙人’文旅发展模式正式运营开始后,确实大大增加了来村旅游的客人,特别是每逢周末、节假日,游客的车辆一直停到村口!”孙庆友说“今年的五一假期,我们许村日接待游客量更是突破人,还有很多公司、单位都来村里搞团建。”“漫宋乡街”“自从我们村火了以后,收入比以前大大增加,原来一天只有两三百元收入,现在轻轻松松就能达到五六百元。”村民孙连美说“家里有西红柿大棚,除了批发还能在村里坐着卖给游客,挣钱变得轻松多了,生活也有了奔头。”年,许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出余亩土地,建设了28个大棚种植热带水果。“大棚里除了火龙果、木瓜、香蕉、莲雾等多种水果,还有一些无土草莓等应季蔬果,可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8万元。”孙庆友说,此外村里还有余亩中华寿桃,年销售额达到万元。许村“第一书记”曾宪锋说:“随着许村名气渐长和乡村游的火爆,现在村里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借助专业旅游公司,以景区的标准打造村内设施,用经营景区的理念经营乡村,最近正在进行建设的项目是民宿,建成后可供游人住宿”。吸引青年举办集体婚礼站在观光玻璃栈台上向远方眺望,唯美的山水风光尽收眼底。火车从桥上驶过,桥下是迷人的“小九寨”风光。“我们村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你每一次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元帅古槐”见证了许村的昨天,新槐树正朝气蓬勃,孕育下一个春天,等民宿和农耕体验区等项目完成后许村旅游又是一番新景象!”望着远方,孙庆友充满信心又自豪地说。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晓明王超通讯员刘克伟尹玉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zjjy/1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