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是人生的常态。我们都曾有过茕茕孑立,默默独行的时刻。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一种游子的孤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一种行将迟暮的孤寂;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是一种无奈的孤寂。
孤寂是源于心里的一种无奈。孤寂不仅是由于一个人的孤单,更多时候是思念一个人的惆怅。
诗人这个群体都是感情丰富的,都有孤寂之心,但却各不相同。黄庭坚说春天很孤独,“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高适说旅途很孤独,“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李白孤寂时白发三千丈,“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程颢孤寂时寻找快乐,“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今日分享十句关于寂寞的古诗词,总有一句触动你。
睡起不胜情,闲拾瑞香花萼。
寂寞。寂寞。
没个人人如昨。
——宋·吴潜《如梦令》
一个人在清晨醒来,心情无法平静,只能随手拾起瑞香花的花瓣来排遣寂寞。“寂寞。寂寞。”表示诗人深深的孤独感。“没个人人如昨”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感叹现在已没有人能像过去那样陪伴自己。
猿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
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
——唐·权德與《夜》
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听到猿猴的叫声传到枕头边,让人感到更加烦躁和难以入睡。做的梦都是忧愁的,梦境杂乱得难以整理。夜深人静的时候,感觉特别冷清又寒冷,就像青色的霜降落在秋天的水面一样,给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感觉。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唐·戴叔伦《杂曲歌辞。新别离》
手中还握着分别时别人赠送的杏花枝条,这是诗人第一次经历离别之苦,直到黄昏时分,她一人回到自己的房间,独自面对内心的情感,这种孤寂,只有自己能深切体会,别人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一唐·王维《早秋山中作》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柴门前孤寂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刘方平《春怨》
纱窗外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渐渐降临;宫门幽闭,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酒无通夜力,事满五更心。
寂寞谁相似,残灯与素琴。
——唐·刘威《冬夜旅怀》
天气严寒,诗人晚餐时喝了一点酒,既可解乏,也能暖身,诗人当然还希望自己可以借助酒力畅游梦境。可是诗人并未获得“通夜力”,反而在五更天未到时,就显得心事重重,难以入眠。自己内心深感寂寞,其境况就像床边的残灯、以及墙上挂着的素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
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唐·韦应物《寄卢陟》
柳树的叶子覆盖着冰冷的池塘,清晨的霜冻结在高高的阁楼上。我在这里已经待了好几天,感觉很是留恋,但自从我们分别之后,这里就变得非常寂寞。
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唐·王建《宛转词》
轻盈飘逸如纱帐舞动,园中花儿红绿交相辉映。夜色中乌鸦纷纷飞落,孤寂之感笼罩离别人家。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