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秋暮露成霜,滴酒知浓香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gpitp.gd.cn/new/20180818/89359.html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在深秋时节,苏轼的诗句带给我们的依然是旷达和从容。在苏轼看来,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于每年公历10月2—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节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也预示着大地的丰收和万物生命的蛰伏。在这个节气,自然界开始为冬季做准备,万物也开始为来年春季的生命勃发积蓄力量。

霜降三侯

一侯豺乃祭兽: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二侯草木黄落: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尽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触及人心。

三侯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的美。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因此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最好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霜降的传统习俗

吃柿子

俗语云:“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容易感冒、流鼻涕。在霜降前后,柿子正当季,皮薄、味甜,因此很多地方都有“霜降吃红柿”的习惯。

赏枫赏菊

国内以枫叶美景著称的景点有南京的栖霞山、苏州的天平山,以及北京的香山。夕阳西下,红叶参差交错,极目远眺,仿佛熊熊燃烧的火海,十分壮观。霜降时节,菊花正开,所以霜降过后的第一场霜又被称为菊花霜,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等活动。赏枫叶和菊花可以算作秋天的一大视觉盛宴以及美的享受。

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

霜降秋将近,酒暖人自知

天气冷了,喝酒也有讲究,不像夏天的时候,啤酒加烧烤,饭后吹吹风也有温度,身体不会有什么大碍。但是进入秋冬酒得多加注意了,我国自古也有“饮酒取暖”一说,但如何做到饮酒与养生兼顾呢?

饮好酒

顾仲在《养心录》中所言:酒以陈者为上,愈睐愈妙。饮酒养生之道,对于酒的品质是最为看重的。要么不喝,要喝就喝好酒。中鳯冬酿的黄酒,客家甄选,精选优质糯米,取甘泉之水,传承千年酿酒工艺,匠心铸就。其色澄黄,其香醇和,其味甘甜隽永,其质永驻不变,此乃适宜大众享用的佳品。《本草纲目》记载:“东阳酒,常饮、入药俱良”。

空腹勿饮

“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这也是饮酒养生的一个窍门。

酒后少饮茶

自古以来,不少饮酒之人常常喜欢酒后喝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则不然。酒后喝茶对身体极为有害。李时珍说:“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孪痛之疾。”现代科学已证实了他们所说的酒后饮茶对肾脏的损害。据古人的养生之道,酒后宜以水果解酒,或以甘蔗与白萝熬汤解酒。

霜降已至

也开始走向尾声

你准备好与中鳯一起过冬了吗?

各位“鳯粉”们记得添加衣物做好保暖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zjjy/1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