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要是找到一个少数民族妹子结婚,
那你一定是幸运的,
但结婚过程就要有些麻烦了,
此麻烦非彼麻烦,
而是传统婚俗礼节需要,
逗腐君觉得还很有趣哦!
下面先看看咱凉都舍烹村布依族
一场传统婚礼吧,
娘娘山下的盘县普古乡舍烹村上演了一场传统的布依族婚礼。经过亲戚朋友的精心筹备、男女双方歌师的日夜对唱,潘跃粉在接亲队伍的前呼后拥下,嫁到了10公里外的水城县花嘎乡都银村,与初中时认识,继而恋爱,又一起外出打工的杨林结为夫妻,开启了人生的又一个美好征程。
女方亲人穿着民族盛装迎接客人唱《布依盘歌》是布依族传统婚俗的重要内容
男方为此专门请了五名经验丰富的歌师,作为“先头部队”提前好几个小时到达,女方家早已备好人马,并在门口摆上“拦门酒”“迎战”对方,“战歌”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潘跃粉出嫁才停止。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参战”人员都不能休息,不能离开唱歌的屋子。
发烟
给人发烟,是表示敬意和热情,无论男女老幼,是否抽烟,都要热情接受。过去没有纸烟,只能发土烟,现在有的地方用纸烟代替了土烟,但花嘎和舍烹一带的布依族保留了这一传统,增加了发纸烟的内容。
出嫁吉时将到,新娘精心打扮后穿上亲手缝制的嫁衣和头巾,与接亲女歌师一起吃饭。此时的新娘是喜上眉梢。
吉时已到,新娘在接亲歌师的护送下,手捧鲜花,打着红伞走出大门。
坐上婚车的新娘一脸喜色。婚车缓缓出发,驶出布依山寨。
第二天上午,新娘回门,娘家人提着酒,带着唢呐锣鼓提前到村口迎接。
娘家人祝贺新娘回门。
新娘在家人陪同下,走在回娘家的路上。
按布依族传统,新郎是不随新娘回门的,但会在三五天内择日来接新娘。
回门时,夫家又送来了24个12斤以上的糯米粑。
娘家人把送来的糯米粑、新鲜肉、酒等背回家。
回家后,新娘还要坐在出嫁时坐的位置,与大家说笑吃饭,但陪同的不再是歌师,而是双方的亲人。回门时也不再唱歌,而是吃饭摆谈后各自回家从事自己的工作。
至此婚礼算是圆满了!
当然其它贵州少数民族婚礼也很有趣,
小伙伴们快来围观:
1布依族贵州布依族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4.17%,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的镇宁、关岭的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及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布依人家唱酒令都匀布依族婚俗。闹新房时先唱“荷包歌”,两人一对,一个主唱,一个帮腔。唱满12首“荷包歌”才得一个荷包。荷包里装着白果、花生等物,取意早生贵子。“报古”是布依语中对男性接亲者的称呼。结婚时,女方寨中孩童聚集在村外面,用稀泥、水枪等投向男性接亲者。意思是:你们来接我们寨中的姑娘,就要给你们添点麻烦。
2苗族贵州苗族有万人,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自治州、毕节、铜仁地区、六盘水市、贵阳市郊区。
▲苗家婚礼的长桌宴雷山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迎亲要过三道酒关,第一道是进寨关,由女方的家族成员把守,干完3碗酒才能通过;第二道是“还娘头钱”关,由姑娘的娘舅们把守,交纳“娘头钱”后,喝完3碗才过关;第三道是“主家”关,由姑娘的父母把守,迎亲客们要想进门,须饮完3碗牛角酒。
▲苗族“游方”寻觅心上人雷山县桥港、掌批、掌雷、桃江等地苗族的婚俗。苗族人在选择结婚良辰吉日时,男方父母与媒人同赴女方家商定。杀公鸡一只,煮熟之后,双方共同观看鸡眼。如鸡的双眼睁闭一致者为吉,双方就开始协商婚期。如一只睁一只闭着,则认为不吉利。若双方的孩子也相配,经双方父母商定婚事也能成。
3水族贵州的水族人口有36.97万人,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0.08%,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都匀市、独山县、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
▲水族婚礼
结婚当天新郎新娘不能同房,新娘由伴娘陪伴歇宿,但当晚男方青年歌手们可以找女方伴娘对歌,男女双方歌手对唱水歌到天亮。第二天早上,新娘在新郎陪同下挑一担水回来,以示新娘已开始操持家务和在夫家生活。
如男方入赘女方家,婚礼程序亦大同小异,只不过以女娶男嫁的方式进行。婚后夫妻感情不和可以离婚,但限制甚严,若女方先提出,则要偿还男方在结婚时所花费的钱财。
4瑶族贵州瑶族有4.44万人,主要聚居在黔南自治州荔波县,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丹寨县、榕江县,黔西南自治州望谟县。
▲瑶族凿壁谈婚荔波瑶族姑娘进入婚龄后,便单独住进一个小房间,并在房间临街面楼梯边的木板上凿一个小孔,小孔对着姑娘床头。看中姑娘的小伙子,夜间便到“谈婚洞”前,用木棒将姑娘捅醒,若姑娘有意,便起身坐于床上与洞外小伙子细语轻歌,建立感情,直至缔结婚约。
晚上举行结婚仪式时,新郎新娘要在司仪的指导下完成一十二跪拜礼。跪拜的主要对象是祖父母、父母、叔叔伯伯和兄弟姊妹等,按辈受礼逐一进行,每拜一位都要行一十二次跪拜礼。
5仡佬族贵州仡佬族人口55.9万人,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96.48%,主要分布在遵义的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平坝、普定县、关岭自治县、铜仁地区石阡县,毕节地区黔西县。
▲仡佬族婚俗
定亲第三年,男方打扮一新,备一段蓝色布匹到新娘家。新娘出门,新郎将布匹扔向新娘,伴娘将布匹围在新娘腰间,新郎就接新娘回去。
在迎亲这天,新娘要换三双鞋。早穿白底布鞋,出娘家门时换一双鞋,到男家门口时再换一双鞋。这习俗意味着新娘自出生直至嫁到夫家,心地纯净,贞洁无瑕。
6侗族贵州的侗族有.8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5.01%,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各县和铜仁地区玉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万山特区。
▲侗族婚礼接亲现场
黔东南一带侗族青年的交往活动。侗族小伙看上姑娘,会在赶场时候,跟在身后故意踩对方脚后跟。对方中意,跟着小伙走。不中意,就不理睬。
每逢农历三月三的,镇远地区居住的侗族姑娘们,便会手提装有葱蒜的竹篮来到小溪旁,她们以冲洗葱蒜为由,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如果姑娘觉得满意,便愉快地把葱蒜篮子交给他,建立联系后就约定送还篮子的时间。
有没有想找一个少数民族姑娘结婚的冲动呢?
去看看、吃喜酒也是很不错的!
文字:逗腐果
信息来源:六盘水政协网、新浪等
未注明图片来源网络
商务合作请加凉粉团6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