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丨心晴第十一期种植孩子的

心理疏导职业培训

用心疏,不堵

用理导,不纵

编者语:『心晴』是薪情丨健康福利中心推出的心理健康专栏,内容涵盖职场、校园、人际交往、情感、婚恋、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各个领域……种植孩子的挫折意识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特别脆弱,听不得批评的话,吃不了一点苦,受不得一点委屈,只能赢,不能输,心理承受力特别差,来看看小计的故事:15岁的小计刚刚初中毕业,聪明、好学、善良,在家长、老师、同学眼里是个懂事、性格温和、好相处的孩子,确实小计青春期逆反的倾向不明显,相反跟父母关系很好,对于父母的各种安排也很配合,很接纳,可是就这样一个温顺平和的孩子,在上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刚入学没几天,直接且非常干脆地提出辍学,无论父母如何想尽一切办法,苦口婆心,软硬兼施,他坚决坚持自己的决定,休学回家。首先,其实我们成年人先不要站在传统的道德的高度评判或者指责小计的行为,凡是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的行为在当时的智慧、能力、资源、环境等等条件下,其实都是那时那刻我们最好的选择和决定。小计从小家教非常好,家庭氛围良好,不缺爱,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所有的大道理他都懂,之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辍学,一定是发生了让他那时那刻难以承受的事情,果然经过我深入咨询,终于发现了个中原委,简述下事情的大概经过:一、参加高中入学军训,结果住所条件很差且不干净,伙食难以下咽,一周的军训让小计体会到了人间地狱般的感觉。二、由于各种原因,小计晚了三天去学校,一走进班级教室,他感觉同学们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以为他是哪里找关系进来的插班生,小记他就是这样解读的。三、第一节课数学老师说“咦,来了个新同学,抓紧进入学习状态啊,否则跟不上就麻烦了”,这句话成了摧垮小计促成他离开学校的最后一根稻草。心理学上有一个ABC理论,A指的是事件的前因和本身,C指的就是事情的后果和对他的反应,B指的就是信念或对事情的评价与解释,决定后果和我们的反应C的往往不是事件的本身A,而是我们的信念和对情境的评价和解释,也就是B。换句话说,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才使我们产生了情绪困扰。由此看来,引发小记辍学的诱因本身已经不是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