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是我国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糖尿病足患者会出现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甚至出现足部溃疡、坏疽,治疗以控制原发病,控制血糖,给予营养支持为主,该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预后较差。所以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病的症状缺血型糖尿病足:由于下肢血管缺血导致足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下降,足部皮肤变黑、溃疡,伴有间歇性跛行。神经型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感觉减退,袜套样感觉障碍,脚踩棉花感,可导致足部皮肤溃疡。混合型糖尿病足:混合型糖尿病足上述两种类型症状的混合,出现足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下降、皮肤溃疡、间歇性跛行、足部袜套样感觉障碍、行走时有脚踩棉花感等症状。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
1级糖尿病足:足部已出现溃疡,但溃疡较为表浅,仅限于皮下,未达筋膜。这类患者的溃疡如处理得当,均能痊愈。2级糖尿病足:病变已达筋膜,未伤至深部肌肉。这类患者如果处理得当,一般也能避免截肢。级糖尿病足:溃疡病变已深入至深部肌肉,甚至骨骼,造成骨髓炎。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综合治疗,部分患者需要截肢。4级糖尿病足:足部出现了局限性的坏疽,一般为足趾的坏疽,没有严重疼痛的坏疽提示有神经病变。5级糖尿病足:全足坏疽。大动脉阻塞为主要的原因,常继发神经病变和感染。这些患者一般需要截肢,而且截肢水平相对要高。哪类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足部健康
1、长期吸烟酗酒者;2、肥胖体质,长期缺乏运动者;、常患有真菌感染或其他足部疾病者;4、年龄较大,患有其他基础疾病者;5、患有踇外翻等足部畸形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了解自己的脚
足部护理之每日检查:
1、双足有无水泡、皲裂、鸡眼、胼胝等问题;
2、鞋袜是否合适、宽松,鞋内保持干燥舒适无污染;、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4、视力较差者请家人代为检查。足部卫生之每日清洁:1、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清洗;2、水温勿超过7度,清洗前用体温计试测水温;、浸泡5-10分钟,洗毕用干毛巾擦干;4、可涂抹护肤品保护皮肤,但趾缝须保持干爽;5、易出汗者,应每日清洗2次。足部卫生之定期护理:1、趾甲需剪平;2、剪时勿短于趾头末端;、用锉刀磨平趾甲面;4、视力差者务必请家人协助;5、嵌甲请找外科医生协助处理。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左右。
戒烟戒酒。
合理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血脂的情况,避免诱发糖尿病足。
每天检查鞋袜,避免过度挤压足部。
出现鸡眼等医院进行处理。
加强足部皮温、颜色等的监测,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半年复诊一次的;有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血管异常的糖尿病足患者:~6个月复诊一次;既往有足部溃疡病史或截肢病史的糖尿病足患者:1~个月复诊一次。
糖尿病足病虽然可怕,但却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足部异常,一定不能麻痹大意,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避免截肢等悲剧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