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临
全国各地都在建议大家就地过年
在剑川,这个春节
不妨让我们留下来、慢下来
去感受雕刻中的古镇时光
静享书香里的魅力剑川
用心去感受剑川浓浓的年味
体验剑川传统的春节仪式
尽情品尝地道美食
感受舌尖上的剑川
……
01
第一部分:剑川景点
剑川古城走街串巷感受烟火气息
有一座古城,叫剑川~
宛若一位老者,温婉谦逊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剑川古城
古朴典雅、布局严谨
有不少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一颗印”等特色白族民居古建筑
古城中的西门街,古巷幽深,古宅较多
上营盘巷赵将军府第、
云南“国葬第一人”段高选的公祭祠堂昭忠祠、
官至太仆寺卿何可及故居等
是明洪武至崇祯年间的古宅院
西门古樵楼下“振威将军府第”鲁宅、
西门外寇家大院等则是清代至民国典型古建筑,
还有西门街明代一进三院的大寺庵等古建筑
各具特色,名扬三迤
走进古城一条条古巷
一扇扇敞开或关闭的大门上
楹联是一道亮丽的景
吸引着眼球
一副副自撰对联
一幅幅手绘贴画
串起古城院落的“文化味”
古城格局错落有致,井井有条
青石板铺成的巷道曲曲弯弯
巷道旁潺潺的流水日夜不绝
无论是清晨,傍晚,还是午后,
您在古城中信步漫游,一定会别有一番情趣
满贤林中登高望远领略千狮千姿
进入满贤林去体验深山群狮的壮美景观
景区内只石狮子和高达25米的石狮王
被称为“世界双绝”
蜿蜒上山的石台坡叫“千台坡”也称为长寿坡
有俗语“每天爬爬长寿坡,老来能活九十九”
长寿坡在修建时设计的是九百九十九台阶
大家可以一边爬一边数
步入千狮坊
石坊正面题刻“落入瑯嬛”
背面题刻“一望云深”
云深之处就是美丽的剑川坝子
因石而成、神形兼备、千姿百态的的石狮子
它们栩栩如生
在路边、在林间
这里有千年古刹贤林禅寺
寺后悬挂在峭壁半空的亭台楼阁
是满贤林最为奇绝壮观的古建筑群
石壁上有一棵巨柏拔地冲天
“擎天”是对这棵“倚天”冲霄柏的绝妙写照
“不到狮王非好汉”,向它挺进吧!
狮王身高25米,长18米,宽12米
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石狮子
百名工匠历时两年雕刻而成
这里清雅幽静
处处即景,景中有景
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
形成千狮山天然氧吧
石宝山寻幽探古品味历史经典
石宝山中怪石嶙峋
“石头开花”的丹霞地貌
堪称世界一绝
石宝山里景点众多
但景景有别
走进石宝山
一路上密林遮掩
静谧而深幽
古寺就深藏在这片绿色的世界里
海云居
这里四季烟雾缭绕
寺院周围松林密布,古柏参天,清闲恬静
寺中有乾隆皇帝来此喝茶的典故
一定要在此采摘几片野茶细细品味一番
宝相寺
宝刹镶嵌在雄奇万丈的悬崖峭壁上,
景象壮观无比
这里风光秀丽之奇美
引来了很多野生猴群,在此嬉戏繁衍
山间的刻文“悬空妙境”就是对这里最好的诠释
石钟山石窟
石窟雕刻在连绵三平方公里的
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红砂龟背石上
每一座石窟都是一个故事
每一处雕刻都是一个烙印
对于爱好石窟艺术的游客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石龙村
石宝山深处的小村庄
这里是剑川白曲和白族霸王鞭的发源地
这里的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
在石龙村中转转
体验一下保留最为完整的白族民风民俗
学两句白族调或是学上一招两式的霸王鞭
不虚此行
茶马古道驻足徒步体验古镇今昔
沙溪古镇
这是一个让时间能够倒流的地方
时间在这里不是向前进,而是向后退
一直退到遥远的马帮时代
这里有远离城市喧嚣的寂静
和悠悠古道历史的深邃
寺登街位于沙溪镇中部
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古戏台是整个古镇的最高点
它是人们唱戏,跳舞,耍狮的地方
更是白族优秀建筑的典范
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园和大理洋人街中的戏台
可都是仿照它修建的呢
古戏台对面是最有代表性的
佛教密宗“阿吒力”的寺院——兴教寺
大殿内还保存着20多幅明代佛教彩绘壁画
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沙溪古镇作为当年重要的驿站
各个巷道内分布着无数马店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堪称五星级马店的欧阳大院
到玉津桥去走走看看
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古朴的石桥
绵绵的黑潓江
还有对岸那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
还可以在玉津桥边找一匹马骑骑
体验一下当年马帮在这里行走的感觉
也可以租上一辆自行车
感受这田园骑行的惬意
也可以在小镇上找一家咖啡馆
听听音乐、品品咖啡
聊一聊小镇的故事
享受一下这与世隔绝的悠闲时光
别忘了还有每周五的沙溪非遗集市
可以带走属于剑川的“技艺”
高原明珠泛舟遨游尽揽勃勃生机
一提起剑湖,大家肯定不陌生了
这里有环剑湖健身步道、剑湖湿地公园
其中有一片白杨林
被剑川人亲切的称为“剑湖小树林”
剑湖烟波粼粼、蒹葭萋萋
鸥鹭翔集、水色澄清
远望“天镜”一面
近观游鱼历历可数
剑湖周围大多是白族聚居的村庄,
也有白族与回族相居的村庄
有狮河、回龙等木雕村;
有海门口、沙沟尖、柳营等渔村;
也有专门从事烧瓦制陶的上登村、下登村等。
更多的则是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击壤而歌”的田园农耕村落
让人挪不开脚步
这里的美景
仿佛误闯入油画中一般
在这里
可以安逸的欣赏这属于大自然的馈赠
02
第二部分:剑川春节传统仪式
打饵块
在剑川
家家户户打饵块是春节约定俗成的仪式
每逢春节前夕
白族人家的“当家母”们便提前相约
备好精米,选好日子
天不亮就忙碌开来
打饵块首选剑川本地花谷米
将大米经过清洗、浸泡、蒸制
机器碾压、人工揉和等工序后
最终形成椭圆或正圆形状
刚出炉的饵块最是好吃
看到热气腾腾的“白胖子”一亮相
孩子们急不可耐
揪着一团就喂到嘴里
真香!
手工制成的饵块
烤、炸、炒、煮、蒸
口感都细腻又有嚼劲
无论是年夜饭后围炉烤之
还是大年初二手切蒸之
都是剑川人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味“乡愁”
无论走多远,嚼一口家乡饵块
年味,便近了
写春联、画门神
剑川白族人家的春联讲究自画自写
每逢节日庆典或是婚丧嫁娶
都乐于自书对联寄怀表情、营造气氛
新春佳节也不例外
每年春节前夕
除各家自书春联外
县内书画名家也会在剑川古城和沙溪古镇
现场挥毫泼墨
将一幅幅满载家国愿景的春联和年画
送到群众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
剑川白族人家的门神很有特色
既不扛大刀,也不骑红马
将诗书画印结合,充满文人情怀
大年三十这天
家中老者打好浆糊
嬉闹孩童尾随其后
贴完春联贴门神,贴完门神贴福字
春节的“笔墨香味”随着厨房里的年味一起飘出
年,便来了
吃猪头肉
说到“剑川年”的香味
猪头肉当之无愧
临近除夕
白族人家的主人就将年猪留好的头尾部分取出
生火去毛,浸泡刷洗
等待一家团圆
洗好的年猪头尾或蒸或煮
耗时一天
煮好后呈金黄色,香味四溢
待祭祀祖先后
“当家母”们便会洗净双手,剔骨撕肉
孩子们上前哄抢
还没开饭肚子就饱了大半
除夕夜的餐桌上
猪头猪尾拔得头筹
预示着一年有头有尾、平平安安
至此
年,便香了起来
和“元宵馅”
吃过年三十的猪头和年初二的饵块
怎么能少了年初一的元宵
新春晨起
端出又大又圆的元宵
咬上一口
香在齿间,甜在心头
元宵馅都是自家做的
红糖、核桃、花生、芝麻
最少不了的是现摘现剥的橙子皮
所有味道切细剁碎,充分融合
发酵出春节的团圆味道
年,甜起来了
挂灯笼、逛灯会
剑川白族过春节
从初一到十五都有活动
焚香鸣炮抢头水,出游赏联祭本主
好不热闹
相比白日里的热闹而言
一年一度的春节灯会
在夜幕降临时呈现出一派别样的新春景象
扎灯笼,是剑川春节的老传统
院落一角,老少围坐
或是书画名家,或是读书孩童
选图、裁剪、写画、上胶、定型
忙得不亦乐乎
整个剑川古城被千余盏花灯点亮
人们扶老携幼、络绎不绝相邀赏灯
你说谜面,我猜灯谜
在星星点点之中
传统文化和书香气息绵延传递
家国愿景和新春愿望交相辉映
年,越来越热闹了
03
第三部分:剑川美食
剑川“八大碗”
荤素搭配的“八大碗”
味美可口,色彩丰富,老少皆宜
体现了白族好客的情怀,富有民族特色
“八大碗”不但具有美好的寓意
还把白乡人民深深情意寄寓在菜肴中
每一碗都有隐喻吉祥与祝福的名字
分别是:
延年益寿,年年有余,千岁平安,和和睦睦
情意绵绵,舒舒服服,圆圆满满,百年好合
“延年益寿”—红曲肉
用三线肉加红曲米
经特殊加工烹饪而成
肉通过煎煮脱脂
吃起来清香爽口
食之添福加寿~
“年年有余”—粉蒸鱼
用蒸米粉和鱼相拌蒸煮而成
借“鱼”的谐音
表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千岁平安”—千张肉
制作时要将肉块切成长长的薄片
象征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千岁平安
“和和睦睦”—木耳豆腐
黑白相煮
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借“木”的谐音
象征和和睦睦
“情意绵绵”—水粉丝
粉丝越长越好
以见不到头尾为最佳
象征常来常往
天长地久,情意绵绵
“舒舒服服”—酥肉垫竹笋
酥肉借“酥”的谐音
而竹笋却表示为人处世“高风亮节”
“圆圆满满”—金丝芸豆
白族以白素为最纯洁的象征
将洁白无瑕的金丝芸豆作为相思豆
借“芸”谐音“圆”
象征圆圆满满,相思百年
“百年好合”—上百合
百合扣肉馅后,二者紧密相依
合二为一,象征百年好合
“吉星高照,亲亲爽爽”—拼盘
宴请尊贵的宾客时
还要加上“吉星高照,亲亲爽爽”拼盘
以白族传统腊味
咸鸭蛋、香肠、吹肝、肉片拼成
咸鸭蛋摆放在拼盘中央,表示“吉星高照”
借白族话中“辣椒”和“青蒜”谐音“亲”和“爽”
表示美好寓意:
大家在一起亲亲热热地吃了这饭
就成了亲戚,就是一家人了
剑川“三道菜”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一方水土也造就一方特色
由剑川山水养育的土鸡、东山花心洋芋
和“东山萝卜”(蔓菁)组成的三道菜
不仅色香味俱全
温凉搭配也很别致
土鸡一只两种做法
鸡身切块放足大料黄焖煎炒
头足鸡杂煮成鲜汤
前者让人食欲无限
后者温润又爽口
剑川东山特有的花心洋芋
切开里面白里透着紫红的颜色
叫人产生无限遐想
其肉质细腻,淀粉含量较高
吃法多样
可烧可煮,可煎可炸
味道酥甜可口
将花心洋芋切成厚片
油炸至熟透微黄
洒上自制的辣椒粉后微焖
一上桌便令人垂涎欲滴
“东山萝卜”(蔓菁)为剑川东山特产的蔬菜
将萝卜切成小块
经武火清煮,甜美爽口而清火
到了冬季,还可把切成片
用篾片穿成串,悬挂晒干,称为“干那夫”
可以做汤或炒菜
去油消脂、健脾胃
还附加一个小菜“轰炸机”
——油炸剑川红辣椒
炸得又香又脆的辣椒
虽是辣椒,入口却是辛中有甜
食客每每吃得一干二净
“3+1”的菜式
眼看五彩斑斓,色美如玉
食之,味蕾得到极大满足与享受
亲友围桌,谈笑风生间
味觉享受上又多了一层精神享受
吃过,想忘也忘不了
山老腿
山老腿
顾名思义,就是山里的老火腿
每至年关
放养了一年的年猪
猪后腿大都用来腌制成火腿
火腿制作讲究时间、品质、工序
时间要在每年腊月间
选年猪上品腿肉
经修整定型,上盐腌制
堆码翻压,烟熏风干4道工序
存放3—5年后方能食用
放置越久的火腿
肉质细、油脂薄、色泽红润
火腿的食用也是花样繁多
可生吃、清蒸、爆炒、油煎、炖菜、火锅等
无论以哪一种食用方式来享用
火腿都是鲜香缭绕唇齿间,历久弥新
传统手切饵丝
春节,家家都会准备好多饵块
就着年三十的猪头汤
做一碗手切饵丝
是最地道的剑川白族风味
饵块手工切成细丝
放蒸锅里蒸软
拿出来放碗里,淋鲜汤
铺上鸡蛋丝、泡皮丁、洋芋丁、绿豆芽
青菜丝、藠头炒豆腐、腊肉丝、酸腌菜
油辣椒、酱油等拌一拌
是多少剑川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美食
羊乳饼
将鲜羊奶煮沸,凝结后压成饼
羊乳饼的吃法多种多样
新鲜时不需任何烹调加工就可以生吃
熟食时可先将乳饼切成豆腐干样的小块
用文火在熟香油中煎炸到两面发黄
即可上桌作为佐餐下酒的美味
还可以切成薄片
再两片之间夹进一片老火腿
形似西餐中的“三明治”
放入甑子蒸熟后食用
乳饼鲜香与火腿
芬芳竞相媲美,相得益彰
另外剑川还有一种独特的吃法
即把乳饼与甜米酒、火腿和食糖混合拌匀
放在碟碗中隔水或者搁在甑子里蒸熟后食用
剑湖酸辣鱼
把活鱼去鳃和内脏
待锅里的油沸后
把鱼放火锅内
加入水,放入葱、姜、干辣椒面、食盐
滴入适量酸醋
加进嫩豆腐
然后用猛火煮沸后
再用文火慢煮
鱼汤味浓且咸
吃到口里又酸又辣
有回味鲜甜感
是白族待客的一道美味佳肴
剑湖三拼
剑湖里的小鱼、小虾、水蜻蜓三者
油炸呈金黄色
口感香酥而不腻
焦香,松爽
剑湖咸鸭蛋
放养在剑湖边的鸭子
以剑湖里的小鱼小虾为食
产的鸭蛋红白分明
是纯天然的色泽
腌制后的咸鸭蛋味道更是一绝
吹肝
冬季宰猪时
取出新鲜猪肝,吹气使肝膨胀
扎好气孔,擦上盐、花椒、辣椒等
悬挂风干,一年四季可以食用
有多种烹调方式
可切成碎块同粥一起熬,有败火的功效
也可切片加入佐料凉拌而食
亦有清热败火的食疗效果
剑川所吃的八大碗拼盘中腊味一碗中
吹肝是必不可少的
腌鱼
腌鱼的制作一般在春节前后
把鱼腹内掏空,切成段
用盐、辣椒、酒等作料相拌密封于土陶罐中
吃时用甑子蒸
是春节时家家必吃的菜肴
猪肝鲊
用猪肝、猪肠、猪肚等
切碎混合辣椒面、油、盐、酒腌制而成
拌饭佐菜,蒸熟食用
有红油渗出
咸辣伴有肉、酒的混合香味
让人胃口大开,深受喜爱
鸡豆粉
剑川鸡豆粉
因其原料“鸡豆子”极似鸡眼而得名
鸡豆粉爽滑细腻,豆香四溢
配上自制的花生酱等佐料,十分可口
是剑川街子天最得民心的一道小吃
地参子
白族称为“根结子”
是生长于海拔米以上的野生草本植物
主要产于剑川石宝山、沙溪一带
其甘甜香脆,味道可口
形似虫草,也叫“虫草参”或“虫虫草”
洁白脆嫩营养丰富
既可炒食、油炸、凉拌
又可制成各种风味食品或罐头食品
白杜鹃花
剑川杜鹃花种类繁多
通常仅食用经加工之后的大白杜鹃
煮、煎、炒、腌
可做出10多道珍稀菜肴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是无污染的天然山珍食品
龙须菜、石花菜
龙须菜长在高大的栗树上,极似老人胡须
石花菜主产于老君山下双河石菜江中
夏天采回后,漂洗晒干
食用时将两者用开水浸泡
挤干水分,配上酸醋、酱油、麻油等调料
味道独特,堪称美味山珍
“母子相会”汤
蚕豆母豆叶加豆米相煮而成
故称为情深义重的“母子相会”汤
汤味独特清香、鲜嫩可口
相传,这道菜历史上还曾进贡到京城皇宫里
“空务此”汤
用剑川剑湖里的特产海菜做的汤
汤色鲜亮,海菜鲜碧
味道鲜美,入口柔软嫩滑
苏裹梅
用梅子、紫苏叶、花椒、蜂蜜、红糖等原料
精心加工制作而成
在剑川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
工艺讲究
先将梅核取出,雕成梅瓣
装入配料,外用紫苏叶层层包裹
然后装入陶罐,再放少许白酒,密封贮藏
贮藏时间愈长愈佳
其酸、甜、麻、香、醇五味俱全
口感极好,有生津健胃之神奇功效
综合自剑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世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