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地带签约作家bull于丽荣

隐忍善良的妈妈

文/于丽荣(内蒙古)从小到大,我总是听到婶娘们说:“你妈是大户人家的人,跟我们不一样!”大娘跟妈妈的关系,就像是同事,凡事商量的口气;二娘跟妈妈就像是好朋友,嘻嘻哈哈,你掐我一下我拧你一下,互相逗趣;三娘岁数小,就像妈妈的小妹妹,还能给妈妈担着一些事情,护着妈妈。妈妈在妯娌里排行老四。我还有三个婶子。大婶排五,最有福;第二个婶子排六,乐观豁达,是唯一一个有工作的女性;小婶子排七,最小,是务农的一把好手。我从小就看着她们妯娌之间的快乐交往,经常聚在一起打情骂俏的闹腾。时常听到她们对妈妈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妈妈爱干净,高高的个子,长得很漂亮,长头发总是用一款银质的花卡子卡在脑后。妈妈刚刚嫁给爸爸的时候,是梳着两条辫子的,有照片为证。妈妈针线活好,什么样的衣服鞋子都会做。跟邻居妯娌们互换鞋样子,做各式各样的时兴的鞋子,还教给她们怎么开衣服领子。我和妹妹穿出去的新鞋和衣服总是被婶娘和邻居们反复的看和评论,夸奖着妈妈的手艺。我发现妈妈说的一些话,妯娌邻居们很少驳她的。杀年猪的时候,要煮猪肝和血肠吃。她和父亲合计着把整个猪肝全给我奶奶拿去,因为奶奶最喜欢吃猪肝。要知道,她的独生儿子也喜欢吃这个。她说:“你们还小,吃的时候在后面呢!”她会愧疚的跟我们说这个话。妈妈和爸爸一辈子什么事也说不到一块去,唯有孝敬父母这个事,能达成共识。再说我们上学这个事情,我哥哥一直读到上高中,人家不让上了才算完。到我这,整条街的女孩子都不上学了,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晃荡着上学呢!有邻居就笑话妈妈:“女孩子上学没有用,长大了还得给人家!”妈妈说:“只要她念,我就供!”还跟我们说:“我说啥也得让我的丫头小子睁开眼睛!”妈妈的意思是认识字就是睁开眼睛了,不识字就像是瞎子一样。妈妈有个实实在在的好姐妹,她的闺女看上了一个死了媳妇儿的男人。一个要娶一个要嫁,当妈的不同意。那个姑娘就告诉她对象,只有来找我妈妈,这个事才能成!男的就来求我妈妈。两个人双双给我妈妈跪下,求妈妈一定要成全。妈妈知道这个事难办。她就一遍又一遍地问这个姑娘:“是不是真的非他不嫁?”又问男的:“是不是真的非她不娶?”两个人都到了那个死去活来的程度了,得到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了!妈妈就拉下脸来去说服女孩的妈妈,她的好姐妹。“你的闺女愿意,你为啥不愿意?你不为闺女的幸福着想,就想着自个的那张脸啊?你不怕闺女有个好歹的?”“她都愿意了,你还驳楞啥?”“你就不知道有钱难买我愿意吗?”“你再不愿意,人家两个人哪天双双跑了,你找都没有处找啊!”“还不是赔上面子又赔了闺女!”把她的好姐妹说的昏死过去好几回!最后这个姐妹撂下话:“她愿意嫁就嫁吧!以后咱们俩也就谁也不认识谁了。”妈妈成全了一对有情人,自己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在外面看到哪个人穿了新衣服,妈妈就告诉我们:“不要巴求着看个没完!”遇到左邻右舍的,她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叫了人再说话。”在街上站着的时候,妈妈会告诉我们:“要自然的站立,不许好几道弯!”“不许把手放在兜里跟人说话。”走路的时候,妈妈告诉我:“不要从人家的身后走过来走过去的。”见到人打招呼,妈妈说:“要笑着跟人家说话,因为谁也不该你的!”妈妈跟我讲过三件事情,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第一件事是在我哥哥五,六岁的时候,邻居家丢了一只鸡,堵着我家的大门口骂了三天。就说是我们家偷来了。那个时候人们都穷,一只鸡就是家里的半个银行,丢了可就了不得啊!说我们家都飘出来炖鸡肉的香味儿了。妈妈一做饭,他就来骂。哥哥在屋里玩呢,就叫妈妈:“娘,他又来骂了。”“咱们没听见。你不要吱声!”“嗯。”妈妈心里憋气,就回娘家去。这个时候我姥爷已经去世五、六年了。她就到我二姥爷(妈妈的叔叔)家,我二姥爷是妈妈的亲叔叔,解放前是教书的先生,很有学问。妈妈就跟她的叔叔说这个事情。问:“我可咋办啊?”我二姥爷说:“你别搭言!不是咱们干的。让他骂去吧!”妈妈很听话,就让他骂吧。这还不算完,那年秋天腌咸菜,妈妈的一大缸咸菜,全部让这个人给捞走了。大月亮地底下,就眼瞅着他在那院子里捞。后来他家的鸡在他家的老柴火垛里找到了,挤到里头出不来都饿干巴了。这个人后来,对我妈妈那个惭愧啊!第二件事,也是个邻居把鸡丢了。那家的老太太是见着我妈妈就骂,指桑骂槐。妈妈有口不争辩,几次把来到嘴边的话都咽了回去。只在心里默默的念叨:快让她的鸡找着吧!这是头年秋后的事。第二年的春天,她家的那个鸡才在大粪坑的边上找到一把骨尸体。原来那个鸡站在粪篓子上吃蛆虫,踩翻了粪篓子把自己给扣到里头了,过了一大冬天在里头饿死了。春天掏粪的老李头一翻腾粪篓子才发现了这个死鸡。当时这个事闹的人尽皆知,那个老太太骂了我妈妈整个一冬天。这回真相大白了,老太太可愧疚死了!从此跟妈妈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为什么谁家丢了鸡都要赖在妈妈的头上呢?有缘由的。妈妈每年都要养一大群鸡,不用怎么喂它们,要不也养不起啊!我家距离生产队的打谷场院只隔着一条马路,早上鸡们自己就溜达到场院里自己找吃的去了。家里有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肯定招人眼红的。第三件事情也是因为鸡,这个时候我已经记事了。前街有一对老两口无儿有一女,男主人姓唐,都叫他“大老唐”。此人高高的个子,既横又倔,长年拄着个拐棍。应该是妈妈上一辈子的人物。有一天的傍晚,妈妈在做晚饭,边向灶里添着柴边拉着风匣。我在院子里玩。鸡们大部分已经进窝了,只有少数几个还在东瞧西望不愿意进那个屋门后的小窝里去。就见“大老唐”拄着拐棍大步流星的进来了,站在我家门口就说:“他家的鸡眼瞅着就飞到我们家里来了,他来抓鸡回去。”妈妈就说:“这鸡刚进窝,你看看哪个是你的,你就抓走吧!”妈妈在灶坑那里没有起身,显然是生气了。“大老唐”看看外面这几个不是他家的,拿着拐棍就去捅鸡窝,把鸡全部都豁楞出来,怎么看都没有。妈妈就有意的把锅盖掀开,露出锅里热着的菜窝窝头也给他看看。妈妈说:“你看看有你家的没?鸡这个东西,白天在一起找食吃还行,天黑了它是不会进错窝的。我的这十六只鸡各个都有名字,你看多出来了没,多出来的就是你的。”气的“大老唐”站在街口上连骂带比划:“我的鸡,眼瞅着就飞到这儿来了!它咋就没了呢?”他的家跟我家隔着一道街还有个供销社大院呢!他就在那里瞎摆话,这时候已经没有人听他的了。我就跟着他来到大街上,看他还要干啥,就看到大街上人头攒动的,好多人啊!都在看着这个事情怎么发展下去,由于妈妈的智慧做法,避免了一场闹剧的发生。生活中,我每每遇到沟沟坎坎,就会想到妈妈当年的这些事情,自己就有了信心和勇气,觉得什么事情都不是事儿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意可联系删除。

总编:张同辉

作者简介

于丽荣,内蒙古赤峰市人。文学爱好者,自幼年起,就有个文学梦。随着阅历的增长,感觉自己还有一份责任。愿在文学的路上走的远一点,再远一点。

投稿需知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拒绝抄袭。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体裁以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五、投稿时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并添加总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5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