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截肢梦魇走出糖尿病足的认识误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血管及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减弱,对疼痛、高温等刺激的敏感性减低,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因此,正确的日常护理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今天下午3点,上海医院脊柱创伤科主任戴号将做客节目,聊聊糖尿病足的日常保健。

 错误的日常护理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诱因:

  1.“热宝宝”——糖足患者的致命“杀手”

  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时,常感觉足部发凉,用“热宝宝”热敷或热水“泡脚”会感觉舒适。但由于患者常同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部感觉减弱、麻木,容易导致足部烫伤。一旦皮肤破溃、感染,会导致肢体坏疽。

  2.“挖鸡眼”要小心

  糖尿病合并严重周围神经病变时,足部感觉减弱或消失,足部处于“麻醉”状态,对于外伤无疼痛感。“挖鸡眼”,甚至“拔指甲”,都不会有明显痛觉。但皮肤破溃后,因血供不足,足部伤口不愈合,细菌感染扩散,可致骨髓炎甚至截肢后果。

  3.鞋袜要“合脚”

  “糖足”患者足部感觉减弱,容易受外伤,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足部皮肤磨损非常重要。高跟鞋,尖头鞋或质地较硬的鞋容易造成足部皮肤破损。因鞋袜不合适,致足部皮肤破溃感染的患者在临床中亦十分常见。

  4.谨慎剪趾甲,当心“一剪没”

  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剪趾甲需谨慎。因足部感觉减弱,即使剪刀伤及皮肤或甲床也不会有明显痛觉。一旦皮肤破损,或甲床外露,易导致足部感染。感染扩散致骨髓炎,足趾坏疽,甚至严重的肢体坏疽时,需截肢手术治疗。

  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与保健

  糖尿病足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并非不可“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严重的糖尿病足感染发生之前,患者常早已出现下肢缺血或神经病变症状:下肢发凉,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易皲裂等。如能早期察觉,并给予正确的日常护理,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发生。常见预防措施包括:

  1.控制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检查,评估下肢血供及神经病变,如有严重下肢供血不足或神经病变,及时诊治。

  2.选择合适的鞋袜,不宜穿高跟鞋及尖头鞋,避免因局部受压或摩擦造成皮肤破损。

  3.适当进行下肢的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4.注意足部卫生,适宜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洗脚。可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皲裂。

  5.避免足部冻伤及烫伤。冬季注意保暖。禁止热水烫脚或使用热水袋热敷。

  6.正确修剪指甲。洗脚后,使用专门指甲刀修甲,注意不要剪得太短,损伤皮肤。

  7.定期检查足部有无鸡眼,胼胝、足癣、擦伤、水泡等。如发现,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处理。

《活到岁》,您身边的健康顾问!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阿基米德平台

赞赏

长按







































如何治疗白癜风快
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