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淄博霜降草木摇落秋将尽山明水净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丁兆云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岁月轮转,季节变换,在漫山燃烧的红叶中,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悄然而来。

秋色斑斓最后的辉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作“早霜”或“初霜”,在我国有些地方也将早霜称为“菊花霜”。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或在厅堂楼榭,或在山涧水湄,或在竹篱茅舍,或在野路荒径,秋菊层层叠叠,袅袅娜娜,不畏寒霜,尽情绽放。我国很多地方会在这时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聊斋志异》名篇《黄英》中,马子才爱菊、安贫,在购佳种途中结识姐弟二人,他们以陶为姓,姐姐名黄英,是作者对于他们身为菊花精本体的暗指,而“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又是蒲松龄对于菊花淡泊自立精神新的诠释。

“红叶缤纷晚,黄花烂熳秋”,是霜降特有的美,红叶与黄花是此时大地最美的微笑,一簇簇、一片片,绚丽、华美,还有金灿灿的晚稻、火焰般的高粱、树上彤红的柿子、枝头紫色的山楂……共同构成油画般的秋色斑斓,渲染着最后的辉煌。秋色如画,秋韵如诗。郁达夫说,“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他对北国之秋爱到了极致,“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由“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到“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逸周书》将霜降三候进行了分解:“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管子》说“秋霜降,百草零落”,西晋时以《三都赋》使洛阳“一时纸贵”的大才子左思有《杂诗》:“秋风何洌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短短二十个字就写出了这一时节的景象,而遗憾的是,他用一年时间为家乡临淄创作的《齐都赋》如今只有十余句留存在《水经注》《太平御览》等书籍里:“犄岭镇其左,四扈推移。其草则有杜若蘅菊,后兰芷蕙。紫茎丹颖,湘叶缥蒂。胜火之木,冲水之草,露桃霜李。”这段对淄水两岸秀美风光及奇花异草的描写,把临淄的自然之美烘托渲染得非常引人入胜。

“霜降至立冬,种麦莫放松。”“霜降抢秋,不抢就丢。”“霜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对于农民来说,霜降依然是忙碌的。

充满文化内涵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霜降节气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和祭祀之情的节日。古人会在霜降这天举行与金秋告别的仪式,叫“祭秋”。秋属金,而金主肃杀,所以古代兵家霜降时节要“祭旗纛神”,简单地说就是祭军旗,表示有肃杀之威和驱逐鬼魅、祓出不祥之意。与“祭旗纛”紧密相连的还有军队演武厅“打霜降”。霜降前夕,州、府总兵和武官们要身穿盔甲,全副武装,手持武器,标兵开路,鼓乐前导,浩浩荡荡,耀武扬威,从衙门出来,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

而在民间,因为同在农历九月,霜降与重阳节紧密相关,习俗也基本重叠,如登高、赏红叶、迎霜宴、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也可列为霜降的习俗。

在山东地区,有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砍白菜”的说法,和很多地方一样,淄博也有霜降摘柿子、吃柿子的习俗。民谚称“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在淄川、博山、沂源的山村,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衬着碧空如洗,是最亮丽的风景。淄川的牛心柿是淄博的特色水果之一,从唐末宋初种植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果皮细、肉脆多汁味甜,深加工能力强,耐贮存,可吊饼,可酿酒。

柿子是应季药食同源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果糖、胡萝卜素、钙、铁、磷,各种维生素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营养全面均衡,《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甲,性涩而能收”,有健脾、涩肠、止嗽、止血等功效和好处。北宋诗人张仲殊曾赞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柿子不仅好看,好吃,还有好彩头。霜降这天,人们会买一些苹果和柿子来吃,寓意“事事平安”;商人们则买栗子和柿子来吃,取大发“利市”之意。

温暖开始成为关键词

《礼记·月令》称霜降“寒气总至”,是秋季与冬季的过渡期,一年中温差最大的时节,气温变化不定,应该如何养生呢?专家提醒:此时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腹泻等消化道疾病。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起居穿衣要注意保暖,贴身衣服应定期换洗。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从而避免秋乏的发生。同时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现象。此时,要注重情绪养生,学会调整心态,多与人沟通,可以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亲友聚会、旅游、养花等,周末可以去户外爬爬山,登高望远,有助于保持乐观情绪,神志安宁。

经历淬炼迎来新高度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曹雪芹在《红楼梦》《葬花吟》中借林黛玉之口控诉“霜”的无情与冷酷,可在自然界中,枫叶经霜始万山红遍,菊花傲霜成黄金战甲。人们常用“霜打了的茄子”来形容一个人精神状态欠佳,可实际上经过“霜打”的一些果蔬,如萝卜、白菜、红薯、柿子等,味道往往会变得更加清甜可口。

暮秋难免充满着无尽的悲情,但乐观的人也总能在忧患之中看到生机:杜牧山行乐享美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赏秋逸兴横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杨万里《秋凉晚步》惊喜发现:“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乐观豁达的苏轼《赠刘景文》自勉勉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一叶知霜降,一雨感秋深。霜降是秋天最后一抹惨淡而又美丽的景色,有秋风冷雨,寒霜遍地;也有云淡风轻,山明水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走过万水千山,内心历经百转千回,不必频频回首或悠悠喟叹。愿你染尽霜华,心中依旧温暖如初;愿你收获岁月赋予醇香的累累硕果,从容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11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