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将至,九月霜来年荒,十月霜兆丰年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d/263946

进入10月以来,各地气温一改9月的反常高温,开始不断降低,个别地方甚至已经迎来今冬第一场雪了。当然,大多数地区从气温上看,仍然处在秋季。

到了现在,很快就要迎来今年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即霜降。霜降是一年当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其到来意味着冬季已经不远。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名字是“霜降”,但这一天并不一定真的会有霜,因为霜的产生,需要满足白天夜晚温差大这个条件,而霜降前后,气候特征正是气温变化强烈、昼夜温差大,因此这个节气就以霜降命名。霜降这一天可能会有霜,也可能没有,不是说霜降必须有霜。

今年的霜降是在10月23日,农历是九月二十八。关于霜降,古人总结了很多俗语,有不少都是跟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用以给种地农民提供未来一段时间的农事活动指导、天气预测等服务。以下这些关于霜降的俗语,你都听过吗?

九月霜来年荒,十月霜兆丰年

这句俗语说的是如果霜降是在农历九月份,那么第二年很可能就会出现饥荒;如果霜降节气是在农历十月,那么就预示着第二年可能是一个大丰收年。为啥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出现“九月霜”,意味着今年秋季结束得较晚,冬季也来得晚一些。相应地,等到第二年,冬季也会结束得较晚,那么就很可能会出现倒春寒。

对农业生产来说,倒春寒可以说是一种气象灾害,对小麦等庄稼作物危害很大。本来春季小麦开始快速生长,再遭遇倒春寒,容易遭受冻害,从而导致庄稼减产。古代生产力低下,一亩地可能也就产出一二百斤的麦子,再遇到气象灾害,往往会大量减产,导致口粮不够吃,进而出现饥荒。

今年霜降节气在农历九月二十八,那么明年会不会出现“荒”呢?大家可以放心的是,现在科技发展进步巨大,水利设施完善,抵御各种自然气象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再加上科学的预测,包括“倒春寒”之类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很小了,已经不可能再出现古代那样的情况了。

霜降无雨一冬暖,霜降有雨冬雪多

这句俗语是根据霜降当天的晴雨情况,判断未来降雨的多少,从而给农民参考。霜降这一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这个冬天就会偏暖;反之如果霜降下雨了,那就意味着这个冬季雨雪天气较多。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冬季暖冬,其实是不利于作物生长的。俗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如果冬季过于暖和,冬小麦旺长,容易遭受冻害,还易发病虫害,同时还很可能出现早衰,影响产量。农民种地,都希望“风调雨顺”,该下雨下雨,气温该高时高,该冷时冷,这样才容易大丰收。

因此,对农业生产来说,冬季冷比暖更适合,雨雪较多,有利于小麦越冬,“瑞雪兆丰年”就是这个意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1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