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在秋天的尾声里,看冬天的脚步渐行渐

●文|鱼子笺南方的秋天,时间上短而近无,印象上淡而近无。所以,对于那常常被夏和冬挤压得没有分量了的秋天,我一直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很多时候仿佛直接地从夏天便到了冬天。相对来说,我也不是很喜欢秋天的,哪怕它金风送爽,哪怕它天高云淡,哪怕它果实累累,哪怕它丰收在望。我曾经寻思过为什么会如此的理由,能找到的理由竟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素来就有“悲秋之叹”。咳,真有些矫情了。后来,由于某些缘故,结识了一些北方的朋友,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才知道被挤压在冬夏之间的薄薄的南方的秋,实在是算不得真正的秋天。真正的秋天,在北方。北方的秋天,以金色作为主旋律。苞米,稻米,菊花,桂花……美到极致的是让人几乎受不了的是沙漠上胡杨树的叶子,灼灼烈日下,那叶子仿佛是透明的。透过胡杨树薄薄的叶片,阳光变得明亮却并不刺目。这是一种成熟后的宁静,怪道人家说“如秋叶般宁静”,胡杨树作了最好的注解。很多人都知道“金秋”这个词,我也很多次地使用过。然而,仅仅只是用而已,把它当作一个固定词组或习惯用语在运用。直到如今才知道:秋天,原来真的可以是金色的。到底是自己孤陋寡闻了。当然,有一点得说明的是,北方的秋虽以金色作为主旋律,却并不单调,因为在漫长的秋日里,还有各种绚烂和斑驳,仿佛春日之花。这,完全颠覆了我对秋天的印象。昔年刘禹锡曾有诗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一直觉得,那不过是倔强而又豁达的诗人借一幅心中的图景在表达自己的不同流俗。而今看来,只怕也是实景。当然,那得是在北方的平原或是旷野上。晴空啊,那是落了叶后的天空,一碧万顷,湛蓝如洗,连云朵也舍不得在那上面作了逗留。这样的秋天,和南方的春天有何不同呢!我,颇有些矫情的南方女子,竟然爱上了金灿灿却又杂采众色的北方之秋。只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居然这么快就走到了霜降,这秋天里的最后一个节气。公历10月23日前后,夜里的温度常常会下降到零度以下。没有云彩的秋晚,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六角形的霜花或细微的冰针,于是,我们便能在溪边、桥间、树叶或泥土上看到白而疏松的霜了。白露为霜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南方北方,都是梦里的家乡。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可见得动物植物都在做着越冬的准备了。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只不过前两者是液态的,而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则成为更高级别的固态了。这也是在昭示着秋季向冬季过渡了。咳,“霜降”日,在这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里,再矫情一次。霜叶如花,霜华如花,霜降时节,我以愉悦而又明媚的心情,聆听着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近。鱼泡泡:●谢谢您对本文的阅读。对于即将走过的秋天,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把你的理解告诉我,我们共同进步呀。●本文系百家号独家首发,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抄袭责任。●文中所用的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yfjy/1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