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的足球人们,似乎有“翻身得解放”的感觉了吧?
原来,某知名外卖平台的CEO王兴,来了一句“当年有些国脚,12分钟跑还不如一些普通清华大学生”,这句不太严谨的话,似乎捅了中国足球人的马蜂窝,但也给其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像什么C罗前队友的董方卓,就要跟王兴比12分钟跑;因言“我的护球像亨利”而出名的前国脚李毅,则声称第一时间卸载了王兴的外卖APP,其还号召球迷一起卸载,当然,响应者显然廖廖。
还有足球媒体人黄健翔、刘建宏、赵震等,跟王兴玩起了笔杆子,对其口诛笔伐起来。
只不过,仍有不少足球圈外人士,也加入到怼国足的“天团”中来。
比如,北大教授王小东,人大毕业的项立刚,清华教授尹鸿等,也出来反驳足球人,像王小东称:“国足贡献为大负数,还不如清华北大的一个系呢!”——于是,足球人的炮口调转,大有要将这些教授们批得体无完肤之势了。
可像清华教授尹鸿却称:“真不知道,原来男足还这么傲娇!”
而有着红色背景的知名导演叶大鹰,则评论尹鸿的话说:
“这个话题,对很多球迷来说就是个超级‘痛点’,中国足球就是个笑话。这和谁说的有关系吗?外卖平台老板骂两句,和外卖小哥骂两句,本质上有区别吗?足球先生们心眼儿都长在脚丫子上吗?——那叫脚鸡眼吧?尊贵的国脚们,越是和人家对骂越把自己往沟里掉,不是吗?”
“严重同意项立刚的观点!”;“我还真不知道这个人(项立刚),就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事论事,中国足球那么臭,被人骂几句怎么了?一帮所谓的‘国脚’,牛X哄哄得一副得罪不起的样子,有本事拿成绩来回答呀。你说对吧?”
其实,叶大鹰所言,显得更为直截了当——毕竟,国足说再多,有用吗?如果不能拿出成绩,用胜利来证明自己,作为竞技体育中的一员,其实,你还有多少存在价值?
人们当然不会要求取消足球运动,但是,对于一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N多年,总是“不进则退”,现在到了连泰国、越南、菲律宾都赢不了的地步,则国足难道不得不面对一个“终极质问”:能拿成绩,而不是用嘴说话吗?
更令人诟病的是,像国脚球员在中超的薪酬,竟是近邻日韩球员的7倍,可我们国足的成绩呢?是不是跟日、韩国家队比,要差了十万八千里呢?——所以,如此收入与能力、成绩不匹配的国足,被人臭骂两句又咋了?
想被人尊重,先自我尊重——玩儿似的都能成为千万、亿万富翁的中国球员们,却拿不出好成绩,则想不被人骂,只有一条路通往罗马:踢出好球,别无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