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湖科普小课堂鸟类科普之三道眉草鹀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656376.html

保安湖科普小课堂

第37期鸟类科普之三道眉草鹀

它喜欢在开阔地环境中活动。有着极具醒目的黑白色头部图纹和栗色的胸带,以及白色的眉纹。繁殖期雄鸟脸部有别致的褐色及黑白色图纹,胸栗,腰棕。雌鸟色较淡,眉纹及下颊纹黄色,胸浓黄色。因为它的奇特长相被人称之为“大白眉”。它的冬春季食谱以野生草种为主,夏季以昆虫为主。这就是本期的科普主角--三道眉草鹀。

三道眉草鹀

?学名:Emberizacioides

?俗名:大白眉、犁雀儿、三道眉、山带子、山麻雀

?特征:三道眉草鹀雄雌个体同形异色。雄性成鸟额呈黑褐色和灰白色混杂状;头顶及枕深栗红色,羽缘淡黄色;眼先及下部各有一条黑纹;耳羽深栗色;眉纹白色,自嘴基伸至颈侧;上体余部栗红色,向后渐淡,各羽缘以土黄色,并具黑色羽干纹,而下体和尾上覆羽纯色;中央一对尾羽栗红色而具黑褐色羽干纹,其余尾羽黑褐色,外翈边缘土黄色,最外一对有一白色带从内翈端部直达外翈的近基部,外侧第二对末端中央,有一楔状白斑;小覆羽灰褐色,羽缘较浅白;中覆羽内翈褐色,外翈栗红色,羽端土黄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中央黑褐色,羽缘黄白;小翼羽,初级飞羽暗褐,羽缘淡棕;飞羽均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缘灰白,次级飞羽的羽缘淡红褐色;颏及喉淡灰色;上胸栗红,呈显明横带;两胁栗红色而至栗黄,越往后越淡,直至和尾下覆羽及腹部的砂黄色相混合。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羽基微黑。

雌性成鸟体羽色较雄鸟差淡;头顶、后颈和背部均呈浅褐色沾棕,而满布黑褐色条纹;耳羽也沾土黄色,眼先和颊纹沾污黄色;眉纹、耳羽及喉均土黄色;胸部栗色横带不显明。幼鸟上体黄褐,有的腰以下微沾黄;下体砂黄,除腹和尾下覆羽外,通体满布黑褐色条纹或斑点。

虹膜栗褐色;嘴灰黑色,下嘴较浅;腿脚肉色。

脸部颜色三道上体余部栗红色

?习性:夏季多见于丘陵及高山上;冬季抵达山脚或山谷及平原等地。常栖息在草丛中,矮灌木间、岩石上,或空旷而无掩蔽的地面、玉米秆上、电线或电杆上等。冬季常见成群活动,由数十只结集在一起;繁殖时则分散成对活动。雄鸟有美妙动听的歌声,特别是在繁殖时期。到了冬季,它们就会冲到山脚下和平原处生活。在电线杆上、岩石上、空旷的地面上、草丛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一般它们都是成群结队的集体活动。在进入繁殖期时,它们就会分散找配偶,此时它们的叫声会更加的动听,可以说的上是惟妙惟肖。食物大部分为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及其幼虫和杂草种,如蓼、稗、狗尾草、鹅观草、荸荠、萝卜、麦等种子。

繁殖期成对生活,雏鸟离巢后多以家族群方式生活,冬季集结成小群,而很少单独活动。性颇怯疑,一见有人便立刻停止鸣叫,或远飞或快速藏匿。

雄鸟鸣声动听,特别在繁殖时期,从清晨到中午站在小树尖端或电线上鸣唱不已。在吉林地区,它于4月间开始鸣叫,5-6月最强烈,8月后呜叫减少,但在冬季明朗天气时也进行"大合唱"。此鸟在草丛中有时发出3至4声的"jê一ji-ji"声。

冬季以各种野生草子为主,也有少量的树木种子、各种谷粒和冬菜等;夏季以昆虫为主,食物中以鳞翅目昆虫幼虫最多,其次是甲虫、小型蝗蝻,间或有蠕虫。吃植物,包括蓼、稗、狗尾草、鹅冠草、葶荠、萝卜、稻谷、麦等种子,但主要为草子。其次为直翅目与同翅目昆虫;也吃少量双翅目、膜翅目昆虫及蜘蛛等。成群活动很少单独活动

?繁殖方式:三道眉草鹀在中国东北地区4月间分散到巢区进行配对,5月初营巢,5月中下旬孵卵,6月末7月初孵第二窝卵。巢一般筑于山坡草丛地面,极少数在灌丛小树上,但在南方也筑在小松树上或茶树上,或筑于溪边,田边小而密的荆棘丛中,极少在高树上。在庐山巢多营造在茶园、菜地、道旁及住宅旁的灌丛和荆棘丛中。

仅雌鸟筑巢,4-5天完成。巢呈碗状,巢外壁主要为禾本科草茎;少量落叶松针、蒿草、锈线菊叶等;内壁多为植物须根、细草茎等;内垫少量兽毛、亚洲发衣等。巢由禾本科植物茎和叶构成,有的巢材混有须根,内垫须根和兽毛等。

每年一窝。巢筑完后,当天或隔一天开始产卵。内置4至5枚卵,卵壳色泽变化很大,但同一窝却基本相似。卵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钝端有蝌蚪状黑斑联成环状,其他部位少有斑点。或乳白浅蓝色;斑多丝发状,底层浅紫色,表层为黑褐色及浓黑色,密集于卵的钝端绕成一宽环,其余各处偶有零星的棒状或点状斑。雌鸟孵化,期限为12-13天。雏鸟一般1-2天出齐,留巢期为10一天,两性育雏,幼鸟离巢后在亲鸟带领下,在巢区附近游荡3-5天。8月末形成同种群,每群数量为10-20多只,多在食物丰富的灌丛、草甸中活动。冬季在公路旁、灌丛、草甸中活动,为同种群,每群一般5-10只。冬春季草种为食夏季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中国分布很广,从东北北部,西至新疆,南至广东,西南至四川等地。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食虫性益鸟中国多为留鸟

END

审核

吴清明毛卉

编辑

何明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qul.com/jyzl/7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