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橡树教育的第篇文章
鸦胆子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
主治: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小指月说,爷爷,像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都可以清热解毒,治痢,都是下痢要药,有何不同呢?
老爷爷说,白头翁治的是热毒痢,肛门灼热,便脓血;马齿苋偏于治的是湿热痢,力量较弱;而鸦胆子,它主要是治时轻时重,时好时坏的休息痢,不过鸦胆子治痢疾有特殊的服法。
小指月说,什么特殊服法呢?
爷爷说,鸦胆子有毒,一般不入汤剂,需要用龙眼肉、大枣肉或胶囊包裹吞服,而且味道极苦,你如果不小心咬破,或吞得不够快,就容易恶心呕吐,所以这种服法,是防止对食道胃造成损伤,直接暗渡陈仓,到达肠道去发挥治痢疾的效果。
小指月说,那内服也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哦。爷爷说,一般十二粒以上就有中毒的危险,内服剂量,一般要控制在两克以内。
小指月说,我看爷爷用这鸦胆子来治疗鸡眼?
爷爷说,没错,这鸦胆子可以直接腐蚀赘疣,这鸡眼就是人体的一种赘疣,把鸦胆子仁捣烂,直接敷在那地方,就能够把这鸡眼赘疣腐蚀掉。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吉云旅钞》曰,治里急后重:鸦胆去壳留肉,包龙眼肉,每岁一粒,白滚水下。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鸦胆子:俗名鸭蛋子,即苦参所结之子。味极苦,性凉。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性赤痢(赤痢间有凉者),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分之热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诚有奇效。愚生平用此药治愈至险之赤痢不胜纪,用时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
鸭蛋子味甚苦,服时若嚼破,即不能下咽。若去皮时破者,亦不宜服。恐服后若下行不速,或作恶心呕吐。
故方书用此药,恒以龙眼肉包之,一颗龙眼肉包七数,以七七之数为剂。然病重身强者,犹可多服,常以八八之粒为剂。然亦不必甚拘。
鸭蛋子连皮捣细,醋调,敷疔毒甚效,立能止疼。其仁捣如泥,可以点痣。拙拟毒淋汤又尝重用之,以治花柳毒淋。其化瘀解毒之力如此,治痢所以有奇效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小故事,大道理,中医整体论治,讲究阴阳平衡,阴阳平衡百病消。
在小橡树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深入浅出的通过故事讲解,让孩子领略中医文化的风采,学会用中医的视角,感知身体变化,有效管理情绪,做自己健康的管理者,做家庭保健的参与者,为此小橡树老师们汇总了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天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让每个孩子都能用中医的理念去更好地生活起居、灵活地进行生活常见病的调护,感受全方位的中医文化盛宴。
-?-点击链接进入中医故事会▼
○一味香薷治阴暑○施比受更有福○香薷止血之功○湿毛巾与香薷治水肿○止嗽散里头的荆芥○治荨麻疹的金刚钻○赌鬼的眼疾○阴阳道与痰饮消
○郁闷与鼻不通气
○脉道
○辛以润之通秘结
○外敷肚脐治小儿口疮
○串珠的譬喻与白芷
○都梁丸与白芷美容
○蛇药丸与白芷
○乳头皲裂的外用方
○小指月尝药
○鼻子通气与学习成绩
○鼻塞三药与辛走肺
○愁!愁!愁!目内生翳膜
○不花一分钱治好鼻息肉
○单味鹅不食草熬糖浆治百日咳
-扫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