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周文王患有脚疾,一个叫“治工”的人用方便铲治好了他的脚,于是中国历史中有了“病足”的文字记载。
鸡眼由于外观像鸡的眼睛而得名。最早在隋朝《诸病源候论》中被称为“肉刺”,到了清代鸡眼这个名称才被载入史册。
脚上长了鸡眼很疼、很麻烦,走路就像鞋子里垫着指压板。
鸡眼都分布在哪里?一般出没在脚上易摩擦、挤压处。有些人手上、胳膊上也会长,有软硬之别。硬的好发于脚底及小趾外侧、趾背等骨突出或易受摩擦处,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扁平,质硬。软的多发于两趾之间的一趾,由于潮湿而被浸软,灰白色,且有恶臭。
鸡眼是脚部长期摩擦和受压造成角质层(老皮)增生。但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肤最外层的部分受到摩擦、增厚,向内推进,中心有倒圆锥角质栓嵌入真皮,角质栓尖端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带来疼痛感。
鸡眼最喜欢这四种人:
第一种是爱走路的人,他们的脚经常摩擦受压。例如运动员。
第二种是打死也不走路的人,他们的脚也会受压和摩擦。例如哨兵。
第三种是不好好走路的人,他们的脚更易受摩擦和挤压。
第四种是鞋子不合适还非要走路的人,他们的脚就是摩擦摩擦再摩擦。喜欢穿高跟鞋的女士肯定深有体会。
脚上长了鸡眼并不是什么大事,说明我们不是好吃懒做整体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人。
鸡眼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长在脚上却很麻烦不是。作为一个需要每天使用双脚的人来说,不带任何不是的双脚简直不能再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鸡眼。
一是好好做人,好好走路。
二是穿适合自己的滑板鞋。鸡眼长在自己脚上,痛了只有自己清楚。鞋穿在自己脚上,合不合适也只有自己最清楚。
三是常洗脚、泡脚。注意脚部的卫生和清洁工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