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生
懒蛇是村里的光棍,贫困户,贫困是因为懒。这年头政策好,稍为勤快一点儿的,一年也能挣个几千块钱。可懒蛇懒,懒到什么程度?天天熬一锅稀饭,吃三顿。熬好后直接端起锅来喝,为的是懒洗勺子和碗筷。因为没有菜,也无需用筷子。
在脱贫攻坚中,帮扶单位给过懒蛇现金,可懒蛇很快换成酒肉打牙祭;给过小猪小羊等生产物资,可懒蛇不久就宰来改善生活,并说小猪小羊的肉又嫩又好吃。
帮扶是硬性任务,懒蛇脱不了贫,帮扶单位很头疼。后来帮扶单位灵机一动,给懒蛇送去40只毛绒绒的小鸡崽,叫懒蛇养,养大后帮扶单位负责收购。到那时,40只跑山鸡至少也值块钱,那么懒蛇就可以脱贫了。
懒蛇收下鸡苗,好不烦恼。满耳的叽叽声,这么小的鸡,吃没法吃,卖吧,又不值钱。那就养吧,反正地方宽敞,屋后又是山林,小鸡自已能出去找到吃的,晚上又会自动回窝,不需要怎么管理。
白天到山林里觅食的鸡比较多。懒蛇的鸡因为没有母鸡带,集体观念不强,爱跟别人的小鸡崽走。为此,懒蛇与其他养鸡农户发生过纠纷。后来懒蛇到村会计那儿要来一瓶蓝墨水,把自已小鸡的脊背全部染蓝,这样就好辨认了。他把自已的鸡称为“蓝色幺鸡”。——“幺”是当地方言,小的意思。
这天早上,懒蛇打开鸡棚放鸡出来觅食时,发现蓝色幺鸡死了一只。他捡起来看了看,死鸡身上有踩出来的乌斑。看来是因为鸡棚太小,鸡的密度大,发生了踩踏。懒蛇决定把那间空下来的厢房改作鸡舍。
懒蛇把死鸡扔到茅坑里后,发现邻居梁庆的母鸡带着一窝小鸡过来觅食。那窝小鸡有十几只,大小跟蓝色幺鸡差不多,也是金黄色的绒毛,十分可爱。懒蛇一动歪心思,抓过一只小鸡崽,关上门,拿过蓝墨水,把小鸡的脊背染蓝,之后把它关到鸡棚里。只要关上一天,小鸡以后就会认窝了。
傍晚,蓝色幺鸡陆续回来,懒蛇把它们赶到腾空的厢房里,再把那只偷来的小鸡放进去。这样一混杂,连自已也认不出哪只是偷来的小鸡啦。
懒蛇出来后,碰到梁庆。后者说:“我家小鸡少了一只,会不会跑到你这儿来了?”
“怎么会!你家小鸡有母鸡带,不会乱跑。我家小鸡的背上都染了蓝墨水的,好认得很。要不你进来看一下吧。”懒蛇说着把梁庆带到厢房,拉亮电灯,让他看鸡。梁庆看了看,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梁庆原来也是贫困户,父亲有残疾,母亲长期患病,因病致贫。但他经过努力,已于去年脱贫,目前进入巩固阶段。
梁庆出来时对懒蛇说:“你这鸡舍有些潮湿,待会儿到我那儿去拿些石灰来撒撒,消一下毒。”懒蛇应了声,他见梁庆没有认出那只偷来的小鸡,暗自得意。
第二天,懒蛇打开厢房门,放鸡出来。恰好梁庆的母鸡带着小鸡从大门前面经过,那只偷来的小鸡见了,马上叽叽叫着奔向母鸡,显得很高兴。梁庆扛着锄头出门,见状说:“嘿,我家的小鸡找到了。”
懒蛇一愣,说:“那是我家的蓝色幺鸡。它们是孤儿,看到母鸡就亲。”这样一说,梁庆才发现那只小鸡的背部是蓝的。他把那只小鸡捉起来,细细看后说:“你染错了吧,这只小鸡应该是我家的,你看它的额部有个小圆点。”
这样一说,懒蛇才发现梁庆家的小鸡额部都有一个略略突出的小圆点。但如果承认那只小鸡是梁庆的,不等于在说自已偷鸡了吗?懒蛇说:“帮扶单位送给我40只小鸡,难免有一两只长颗痣什么的,这有啥稀奇的。”
“鸡会长痣吗?”梁庆笑了,放下那只小鸡,小鸡马上跌跌撞撞地追上母鸡。懒蛇说:“咋不会,我脚上还长鸡眼呢。”梁庆没再说什么,下地干活去了。
梁庆一走远,懒蛇就把那只小鸡抓回来,关到院子里。那只小鸡拼命地叫,母鸡听到叫声,欲回来寻找,懒蛇把母鸡轰远。那只小鸡因为孤独无伴,叫得特别凄厉。懒蛇做贼心虚,听得心惊胆战。还给梁庆吧,可小鸡背部已经染蓝,洗都洗不掉,怎么办?懒蛇想了想,就把自家的蓝色幺鸡赶回来,关到院子里。这样,那只偷来的小鸡有了伴,就不怎么叫了,即使叫,其叫声也被其它小鸡的叫声淹没了。
可院子里没有什么可吃的,家里也没有喂鸡的杂粮,倒是有一袋大米,那是帮扶单位过年时送的慰问品。大米拿来喂鸡了,自已吃什么?不行!小鸡们因为饿,叫声越来越高,几乎要把瓦片掀掉。没办法,懒蛇只好扛上那把锈迹斑斑的铁锹,提上一只粪桶,到荒芜多时的坡地上挖蚯蚓喂鸡。
懒蛇把坡地从头挖到尾,累出一身大汗,掘了小半桶蚯蚓。他把粪桶提回来,将蚯蚓倒到院子里。小鸡们高兴地冲过来,争先恐后地来抢吃。有时两只小鸡同时啄住一条大蚯蚓的两端,就你来我往地“拔河”。懒蛇被逗笑了,很有成就感。
此后,懒蛇天天把小鸡关在院子里,天天上坡掘蚯蚓给小鸡吃。不知不觉,就把自家的坡地翻了一遍。懒蛇趁机点上玉米,玉米越长越高,小鸡越长越大,背部的蓝色也越来越浅。
令懒蛇惊讶的是,随着小鸡往大里长,那只偷来的小鸡越来越与众不同,越发像只野鸡,倒跟梁庆养的那窝小鸡一模一样。原来梁庆在养野鸡,听说家养野鸡的市场价格高。梁庆这小子就喜欢爆冷门。
鸡越大,吃得越多。懒蛇掘一天蚯蚓,已经无法满足鸡的食量,只好扯一些野菜来喂鸡。到后来,野菜也不够鸡吃了。没办法,懒蛇只好把鸡放出来,白天让它们自已到山坡上觅食,傍晚回窝再喂一顿。
此时,那只偷来的小鸡已长得十分另类,不仅模样跟其他的鸡不同,个子也显得特别高大,格外醒目。
“懒蛇,你养的这群鸡里,怎么出了一只鹤?鹤立鸡群。”有村民打趣道。懒蛇说:“帮扶单位送的鸡苗,我怎么知道?”
那只另类鸡走出院门,一看到梁庆家的鸡,马上跑过去扎堆,因为它们长得一模一样。此时都已长成半大鸡,不再需要母鸡带了。
梁庆家的鸡,越长大越怪异:头颈几乎全裸,只有稀疏羽毛,并生出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根本就不是野鸡。梁庆告诉懒蛇,他养的是火鸡,又叫吐绶鸡,成年火鸡的体长可达1米多,重20多斤。目前是试养,规模不大,所以只从网上买了十几只受精火鸡蛋,让自家的母鸡孵。物以稀为贵,他很看好火鸡养殖,摸索出养殖经验后,他要扩大养殖规模。
“火鸡是群居动物。你那群鸡里也有一只火鸡,母的,我再送你一只公火鸡,免得它孤单。”梁庆对懒蛇说。
懒蛇听后,脸羞得比火鸡的肉瘤还红。他结结巴巴地说:“那只火鸡,是我当初偷你的,我还给你吧。”
“不,你养大了,归你吧。我看你在养鸡的过程中,把懒惰的毛病给治好了。人变勤快了,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勤快,没有脱不了的贫。”梁庆说着,把最大那只公火鸡捉给懒蛇。
懒蛇很感动,谢过之后,他说:“等我把这批鸡卖掉,我也不是贫困户了。以后我跟你学养火鸡,壮大规模。”
“好,赖小龙,”梁庆叫懒蛇的大名,“我们一起努力!”
他没有告诉懒蛇,帮扶单位给懒蛇送鸡苗的点子,是他出的。他此前也规模养过鸡,知道要把40只小鸡崽养大,人根本就懒不起来。鸡一饿,那叫声铺天盖地,令你坐立不安,你只有去给鸡找吃的,平息它们的叫声,渐渐地,再懒的人也会变勤快了。
●冯亦代|水仙
来源《故事林》杂志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
书香八闽